讀書日
善用獎懲的教養新配方

善用獎懲的教養新配方

  • 作者:楊順興
  • 出版日期:2015/12/24
內容連載 頁數 1/8
不符現實的實驗卻被奉為教養圭臬?

理想的模式難適用於不理想的人性


一九七一年Edward Deci等人進行一個研究──「獎勵對內在動機的影響」,其所得到結果,在心理學上稱為「過度辯證效果(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Wikipedia(維基百科)對「過度辯證效果」定義有清楚說明:

過度辯證效果指「外在的誘因」(如錢或獎品)降低一個人做事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套用在教養層面上,會發生的狀況可能是「一個孩子本來就喜歡某項活動,如畫圖,而父母為了使孩子持續進行(或畫得更好),以金錢或獎品來鼓勵,這反倒讓孩子失去最初喜歡畫圖的動機。之後,一旦抽掉獎勵,孩子也不會再喜歡畫圖了」。

當時共進行3天實驗,過程是「請受試者解謎題」。受試者隨機分兩組,一是普通組,只解謎題,全然不給獎勵。另一是獎勵組,第1天不給獎勵,第2天告知會有獎勵,第3天又變成沒獎勵。

此外,實驗者刻意在實驗進行中,設計一些「休息時間」,並觀察受試者的表現。「休息時間」的行為表現,就是觀察重點。

透過實驗,Edward Deci等人發現,獎勵組因為告知第2天有獎勵,所以「休息時間」比普通組認真許多,花較多時間在解謎題。但是第3天在得知不會有獎勵後,獎勵組在「休息時間」比普通組還懶散,根本不願意花時間解謎題。

重點來了。實驗者將這種現象做了詮釋(interpretation):

外在的金錢獎勵,會減少一個人做事情的內在動機(intrinsicmotivation)。講白一點,就是當你用一些外在獎金獎品去鼓勵一個人的時候,他就不再那麼喜歡「這件事情本身」了。

這個實驗後來被其他研究心理的人重複地做,證明的確會有這種現象。所以,就開始有「過度辯證效果」這個名詞出現。

我個人認為,雖然實驗的結果與其驗證的現象都是真的,但就實用的角度來看,它仍是一個瑣碎、無用的研究。很無奈的是,這樣的實驗結果,在臺灣卻被教育專家高度引用,他們建議父母:

「別獎勵孩子本來喜歡的事,否則孩子就不喜歡做那事了。」

「父母不可能一直都在獎勵孩子啊!」

「不要獎勵孩子,要讓孩子喜歡這件事情本身。」……

最常被談論到的例子是「讀書」。專家說:「用獎金或獎品鼓勵孩子讀書,他可能有動機讀書。可是未來呢?他讀大學時,你的獎勵還能滿足他嗎?那時,他不就完全不讀書了?」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