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香港金融與貨幣制度

香港金融與貨幣制度

  • 作者:馮邦彥
  • 出版日期:2016/02/02
內容連載 頁數 1/4
前言
   
2008年1月,美國《時代》週刊(亞洲版)發表一篇由該雜誌副主編邁克爾.艾略特(Michael Elliott)所寫的題為《三城記》(A Tale of Three Cities)的署名文章。該文章創造了一個新概念—“紐倫港”(Nylonkong),即世界上三個最重要的城市紐約、倫敦及香港的合稱。
   
文章認為,這三座城市都曾是製造業的中心,但都成功地實現了轉型,將經濟的重點轉向服務業。如果說19世紀是帝國的時代,20世紀是戰爭的時代,那麼21世紀則是金融的時代。正是銀行、投資公司、共有基金和資金管理人員,吸收了客戶的資金,將它們投向世界各地,從而構建了全球經濟今天的格局。文章指出:現在大銀行都將其總部和關鍵的地區辦事處設於“紐倫港”三地,如花旗銀行集團、高盛公司、滙豐銀行和摩根公司。這三地也是那些雄心勃勃的公司前往融資或謀求上市的地方。特別是香港,成千上萬希望在全球市場籌資的中國公司帶來的業務使它獲益匪淺。香港股市資本總金額在1996年後的十年中幾乎增長了三倍。文章的結論是:在金融全球化時代,香港金融業的重要性正迅速提升,香港有可能成為金融全球化總體格局中的重要一級。當然,香港要成為與倫敦、紐約並駕齊驅的全球性金融中心,仍然受到經濟規模細小、經濟腹地有限等因素的制約。香港要發揮其金融業的比較優勢,躋身全球性金融中心行列,必須突破制度上的制約,有效拓展其龐大的中國經濟腹地。
   
可以說,過去30年間,香港經濟最矚目的“亮點”之一,就是她的金融業的發展及其在金融全球化中的戰略地位。這是多種因素複合支持的結果。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其具國際水平或者說與國際接軌的金融及貨幣管理制度。不過,倘若從歷史的長河來看,香港的金融及貨幣制度的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一個與時俱進的發展歷程。概括地說,大體經過了以下三個發展時期: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