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太古之道:太古在華一百五十年

太古之道:太古在華一百五十年

  • 作者:鍾寶賢
  • 出版日期:2016/05/13
內容連載 頁數 2/5
森姆爾的長子約翰‧施懷雅(John Swire of Liverpool, 1793-1847)就誕生於這段艱難時期,小小年紀便目睹祖父和父親接連破產。1812年,只有十九歲的約翰隻身跑到當時英國最重要的港口及商貿城市利物浦,投靠表兄的小商行當學徒謀生。這次利物浦之旅讓他見證到「工業革命」為英國帶來的巨變,並獲得許多啟發,他的兒子日後不僅跨越大西洋到美洲大陸闖天下,更會遍遊澳洲,最終落戶中國,發展出一個環球商業王國。
 
十九世紀的利物浦航運世界
 
約翰身處於一個不平凡的歷史性時代,工廠式生產引伸出對大規模運輸的需求,沿用昔日的小規模遠洋木製帆船運輸已不再合乎經濟效益。早年,木製船身因技術限制體積較小,而且帆船由風力推動,只能仰賴季候風作季節性航行,每次遠航之後均需花費較長時間泊岸維修;另外,船東為了平衡開支,又要等待收集到足夠貨物才願意回航。以上種種限制未能配合大規模運輸的需求,直到鋼鐵和蒸汽機相繼誕生,一個全新的航運格局才終於出現。
 
蒸汽引擎面世後,航運界發展出大型船隻,可以不受季候風影響定期航運,完全改變了航運業的經營和管理模式。不過,蒸汽輪船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早期的蒸汽引擎技術和性能皆有相當限制,相比起傳統帆船依靠免費的風力推動,經營輪船所費不菲,船主不單要花費巨款購入煤炭作燃料,更要在船艙騰出珍貴空間,存放沿途所需的燃煤,令存貨空間大減,經濟效益受壓。要經歷數十年的技術進步,輪運業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方法才漸漸成熟,到十九世紀中,一艘典型的三千三百噸輪船,能夠長年在海上航行,而且可載貨一千一百噸、載客一百八十位;到十九世紀下半葉,隨著技術突飛猛進,輪船性能更為可靠,維修時間縮短,一艘四千五百噸輪船可載貨三千噸、載客一千一百多人,蒸汽輪船終於成為潛力無限的生財工具。
5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