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9
【推薦序】──張輝誠(中山女高國文教師/學思達發起人)
 
◆我思,故一生都在
 
在推廣學思達教學(課堂上著重訓練學生自學、思考、表達能力的教學方法)的演講場合中,我經常會被家長們問到類似的問題:「張老師,我要怎樣才能在家裡訓練小孩自學、思考和表達能力?」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一言難盡,而我試著用最簡單的回答是:「不要直接告訴小孩答案,而是不斷用各種問答題反問小孩,然後傾聽孩子的看法,有必要時就和小孩一起動腦、甚至動手(查書、查網路),尋找答案。」──話雖如此,但真正操作起來,可以從很單純、很簡單,一直進展到非常複雜、極度專業、專精的境域。
 
台灣的家長們為甚麼這樣焦慮我們的下一代:不會思考?
 
我的看法是,台灣的家長和老師們大多習慣於輕易單方面、快速而直截地把答案告訴小孩,將知識灌給小孩,小孩的好奇心很快得到滿足,久而久之,便容易失去探索的習慣、追根究柢的精神、失去了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知識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迂迴曲折、終至豁然開朗的喜悅、甚至失去了犯錯的機會、克服、超越知識艱難的滿足與成就感。
 
一旦我們把知識的答案,直截而快速地提供給小孩,小孩很容易便只剩下「理解知識」的能力,再加上學校的評量方式大多不能參看任何書籍,於是我們的小孩又變成只著重在「記憶力」的鍛鍊。時間一久,小孩的思考力逐漸弱化,等到有一天,他們對於知識的灌輸感到飽足、對知識失去吸收的耐性,甚至對知識的被迫灌輸感到厭煩、甚至噁心,通常就會出現一個可怕現象:「學習終點」。──很不幸的,我們的孩子出現「學習終點」經常出現於「離開校園」或是「不再有考試」的那一天。
 
話說回來,老師和家長為什麼如此習慣快速而直截地將知識灌輸給小孩呢?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我們的老師、我們的上一代也大多是這樣教育著我們。於是乎,一代傳過一代,不斷循環。
 
這個不太好的循環,此刻,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技術出現,我們認為終於有機會可以打破了。
9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