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6/10
以上提及的歷史時段,可以作為我們觀察遺民群體誕生的重要指標。遺民固然是易代或政治變革的時代產物,但其生成的脈絡卻顯得繁複與弔詭。晚清時期排滿抗清的激進革命思潮正盛,但亡明的遺風卻死灰復燃,構成晚清官方與民間舞臺上重建的歷史記憶與文化風景。明清易代因此是一套需要重新展示的歷史氛圍、政治熱情和語言表述。當時人們為明朝遺烈修祠建廟,重現與確認「晚明三大家」的學術與文化意義,在海內外蒐集明末遺民著述,進而在中國境內重刊。尤其是海外心懸落日的遺老孤臣,如避居終老日本的朱舜水,堂堂正正走入晚清到民初時刻的民族主義革命視野,在振興中華故國與愛國民族大義的層面,受到廣泛推崇。這一套晚明記憶的重述與重建顯得轟轟烈烈,卻難掩其詭異之處。當時梁啟超以「殘明遺獻思想之復活」總結這種現象的根源,強調知識分子援引明清易代「經世致用」資源的現實需求。然而,這不也暗示了這些殘明遺老的思想精華和事蹟,同時發揮效力的乃是一套遺民話語。遺民的「正統」,恰好補強了革命的力道。在推翻帝國,建立民國的進程中,他們率先肯定了一套遺民邏輯。為清末民初的鼎革,埋下歷史與政治的內在連結,一道文化想像的理路。
10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