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5
誰的月光
 
親愛的W︰
 
一邊寫著演講稿,心裡一邊想著有關月光的事。
 
嗯,先放下稿子,說說美麗的月光吧。
 
一位自稱對音樂完全不懂的好友,偶然裡聊到他對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感受。他說他覺得貝多芬的月光聽起來像是從晦暗中顯現出的亮光,和德步西清靈唯美的月光很不一樣。
 
是的。貝多芬一生除了愛情十分不順遂,耳疾更帶給他無人能理解的痛苦。他在聽不見聲音的世界裡獨白著生命的旋律,在黑暗的絕望裡刻畫著內心的皎潔,所以他的月光美之更美,潔之更潔。
 
誰說「學」音樂的人一定比較懂音樂?有寬大溫柔宇宙之心的人,便能在音樂裡無入而不自得,悠然與藝術家產生跨越時空的生命共鳴。好友直覺的感受,完完全全契入了這兩位作曲家的人格本質與生命歷程。
 
傳說,貝多芬這首題為「幻想式的奏鳴曲」——月光奏鳴曲,是題獻給一位當時他心儀已久卻得不到青睞的女性。貝多芬一生愛慕過不少女孩子,卻從沒有結過婚,他與這些心儀的對象總是無緣。現實短暫人生裡不可得的,只能在音樂裡留下深情的印記。
 
想到此節禁不住心頭一熱,眼眶濕潤了起來。
 
回轉頭來聽聽德步西的月光,卸下了貝多芬沉重的生命感,一片乾淨明亮如詩亦畫,便是無負擔的輕盈,或許還帶著一點潔癖。
 
然,無論是誰的月光,皆是對愛與美不渝的追求。
 
於是我想著:什麼時候也寫下自己的月光?
 
石頭
 
舒伯特
 
親愛的W︰
 
日安。
 
幾天前一對很優雅的夫婦邀請一位朋友和我去舊金山市的Davies Symphony Hall聽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演奏會。車子一路沿著Highway280開去,約一個鐘頭路程。
 
這對夫婦的先生當年是台大交響樂團的團員,太太也在台大合唱團裡擔任女高音solo。二位都是古典音樂迷,對於美國的交響樂團及指揮家們如數家珍,頗有研究。
 
八點鐘音樂會準時開始。曲目安排得有點冷門:舒伯特的交響樂作品,還有一首委託創作的現代作品。
 
舒伯特並不以交響曲的寫作聞名於世,他的音樂成就主要在藝術歌曲上。幾百首的聲樂作品流世,為他贏得了「歌曲之王」的美稱。
 
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出他的交響曲《TheGreat》是1826-27年間完成的。那時舒伯特大約是二十八、九歲。這首樂曲風格接近莫札特式的簡潔,帶著舒伯特音樂特有的純真感,四平八穩,聲響和色彩也屬於古典時期的溫暖和諧。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