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3
見鬼香港:談香港鬼魅與異類空間電影評論者鄭政恆
 
文/蔡綉敏

 
「我說有鬼,你就會相信,你相信有鬼,鬼就會存在。」─《異度空間》
 
過去香港的城樓、街道處處攢著陰影,住在香港的孤魂野鬼都在此處溫存,人世的困頓、絕望、犧牲、軟弱,魘住著這個地方。現在,我坐在香港古老的戲院看戲,座椅老得像一把受損的骨頭,撐不住觀眾的腰脊,往日的香港,彷若歷歷在目。
 
恍然間聽見有人在戲院正哼著電影《倩女幽魂》裡張學友唱的:「自尋路望前路自由人間道/山與水走了幾多未去數/千條路/都導返家鄉路。」
 
時光轉瞬回歸到一九九○年代,當時的每條路,彷彿都走不回香港想回去的那條人間路,如今生活在香港的香港人香港鬼,手裡握著僅存的城籍,在「借來的地方」與「借來的時間」裡,終於不再遮頭遮眼,他們踏在被層層高樓覆寫掩埋的街市上,堅持走出自己的「鬼路」……
 
香港人香港鬼
 

香港電影中的鬼片,一直以來都深獲華人的喜愛。從三○年代的殭屍異軍突起、六、七○年代古典跟現代元素的結合、八○年代的都市傳奇,接著來到九○年代的功夫、喜劇等類型片的多元融合,香港電影總是被各種鬼魅不斷地「癡纏」。
 
接著,香港在社會上經歷了九七回歸帶來的移民與流徙,經濟上走過金融風暴帶來的迷失與變遷,電影工業遭逢市場結構的轉變,香港電影裡的鬼魅變得灰頭土臉,不得不向外尋求出路。那幾年,看著香港電影的人們都以為左眼能夠見到鬼,而活在香港電影裡的鬼,都彷彿成為在世間行走的人類。
 
香港在人鬼身分之間徘徊,其中香港的身分政治,一直都在香港電影研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論是導演或觀眾,都隱隱地在電影中影射自己的身世。電影評論者鄭政恆在談及港人身分問題時便說道:「《無間道》反映了香港人在身分認同的矛盾心理與焦慮。香港做為一個夾雜在中英殖民的背景下的城市,就像電影裡的主角做為一個警察以及臥底的雙重身分,就如同香港在中英殖民下的心理變化與難以適應的困境。」
 
香港人要在夾縫中求生存,找尋自己的身分,做為香港的鬼亦是如此,他們既與人世陰陽兩隔,又眷戀在世之情。如同電影《胭脂扣》裡梅艷芳所飾演的如花死後在陽間尋求自己的前世情郎,而最後張國榮飾演的十二少卻因對人世的眷戀未能履行盟約,如花神傷離去。鬼的身分無法被承認,而流連於世的人,做為人的身分卻是卑微不幸的,兩者之間,在淒美的愛情鬼故事之下,也走向了殊途同歸。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