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展
2017葉俊逸正統農民曆

2017葉俊逸正統農民曆

  • 作者:葉俊逸
  • 出版日期:2016/12/23
內容連載 頁數 1/1
接神、送神的習俗與禮儀

【接神日:農曆正月初四日】

由於民間傳說前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為送神日,即神明返回天庭述職後,直至來年的農曆正月初四日再返回人間,繼續接受人間百姓的祭拜與監察人間的善惡。因此,該日必須非常謹慎地迎接眾天神下凡,故稱為「接神日」。

民間留傳「接神晚,送神早」又俗稱「送神風,接神雨」,是期望諸神能有風神協助早些昇天;正月初四接神時,則希望能下雨,此被視為天神下凡時所攜來的神雨,以求來年好播種、豐收。

然而,隨著人民生活習俗的改變,以及官場的習性,有些頃向「迎官早,送官晚」的盛情心態。

【送神日: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只是送天神,地神是不送的。

原本在人間鑒察人民言行舉止善惡的灶君、太歲與民間諸神一年一度要返回天庭述職,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善惡的重要日子,以決定來年人們的吉凶禍福,俗稱「送神日」。

因此,該日特別要準備祭品獻給諸神明們送行,好讓祂返回天庭時多說好話、少說壞話,其中特別是灶神(灶君)。

但送神後,玉帝大帝會另外派遣代天巡狩之神或其他天神下凡,監護人世,稱為「天神下降」。仍有天神來接替該職,直到「接神日」後再返回人間繼續其任務。

人們常利用『送神日』來【清囤】,其實是不恰當的。因為有代天巡狩之神或其他天神下凡,監護人世。因此,大為不敬。真正的【清囤】日是除夕當日:歲官交承,百無禁忌。

有些人也會利用該日安太歲符(供奉太歲星君)在神明廳或灶君旁。

有人說送灶神是以前有灶,而現在沒有灶就不用送了;這是不對的,只不過是把灶換成瓦斯爐而已。

【接神、送神的禮儀】按古禮,接神、送神要供奉二桌(高、矮各一)。

高桌是供奉神明用的,一般的供品不外乎牲禮:三牲、酒、甜料、菜碗、水果等及當地節令特產等,金紙是用壽金。

矮桌是供及神明的座騎(腳力)用的,一碗水、一盤雲馬草(早當收割的稻草),金紙是用甲馬。

時代文明正在精進中,古代文化漸漸地流失。此刻不落筆加減寫,恐怕未來你我的子子孫孫,都不知道了。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