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正解老子(圖文版)

正解老子(圖文版)

  • 作者:汪致正
  • 出版日期:2017/03/07
內容連載 頁數 1/4
學點老子的智慧
 
今天讀《老子》,可以讓你增長智慧,學會舉一反三。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一位姓李名耳字聃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在研究如何認識和實踐,如何趨吉避凶、趨福避禍、趨利避害方面,做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貢獻。古今中外的人們都十分崇敬他,因為他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全面、系統地論述了認識一切事物的「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無論是研究自然界,還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領域,他那充滿智慧的哲學思想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李耳是楚國苦縣人,因為長壽,再加上當時稱大知識分子為「子」,於是便被尊稱為「老子」了。老子當過周王朝的圖書館負責人,看了不少竹簡。老子的智慧體現在:他最早系統地提出了辯證認識和實踐的哲學思想,指出了如果要想在各個領域都能觸類旁通,那麼就要解決普遍存在的基本問題,認識萬物的「根本」或者說各種事物的「本質」到底是甚麼?認識各種事物為甚麼「必然如此」或者說為甚麼要遵循「規律」?老子還提出了應該如何認識,應該如何應用。而要認識這些,就得用心思索,歸納總結,理性認識而不能光憑感知現象所得到的經驗。
 
後來,老萊子、太史儋和其他一些學者在此基礎上,不斷補充完善老子的哲學思想,逐漸形成並完善了道家學說。後世學者把不斷完善的學說都歸於最早提出這種思想的老子名下,並把不斷完善的著作定名為《老子》,後來有人也稱其為《道德經》。由於先秦後期不同地域的多人曾參加過補充、完善工作,因此早期就已經出現了令後人莫衷一是的多種版本。
 
《老子》全書的大義是告訴你,如果想要趨吉避凶、趨福避禍,就要在觀察事物的具體規律呈現出的現象之後,注重用辯證思維的方式歸納總結,理性認識規律,掌握規律,遵循規律;反過來,如果違背了規律,就會出現問題,甚至可能受到規律的懲罰。
 
讀懂《老子》原本應該是件很容易的事。可是事實上,漢代以後的《老子》卻給人一種難懂的感覺,以至於有的學者振振有詞地說:「《論語》是給中等智慧的人讀的,《老子》是給上等智慧的人讀的。」一些學者把《老子》搞得難懂,這正是老子曾告誡的:「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沒有緣由而胡亂猜度,將道說得華而不實,那就是開始愚弄人了。)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