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常見的 3 種艾灸療法

保健、養生、預防是目前現代人越來越注重的觀念,不像以前有病才去醫治,這是治未病之法。保健養生的過程中,總有一些部位是藥物達不到,針也無法觸及的地方,那麼人們就要尋求另種方法。而古人留給我們另一筆財寶,那就是艾灸,艾灸療效可以穿透身體任何部位,與現代的養生理念非常契合。

1. 艾炷灸:艾葉苦辛,能回垂絕之陽

艾炷是將艾絨做成大小不等的圓錐形艾團,把艾炷直接或間接置於穴位上施灸即「艾炷灸」。製作方法是先將艾絨放在手心,用拇指搓緊,再放到桌上,以拇、食、中指來回捻轉成上尖、下圓、底平的圓錐狀。麥粒大者為小炷,黃豆大者為中炷,蠶豆大者為大炷。

在施灸時,每燃完 1 個艾炷,稱為一壯。施灸時的壯數多少、艾炷大小,可根據疾病的性質、病情的輕重、體質的強弱而定。艾炷灸可分為直接灸(著膚灸)和間接灸(隔物灸)。一般用於直接灸時,艾炷要小些;用於間接灸時,艾炷可大些。以下為大家分別詳細介紹:

(1)直接灸

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這是灸法中最基本、最主要且常用的一種方法,古代醫家均以此法為主,現代臨床上也常運用。施灸時多用中、小艾炷,可在施灸穴位的皮膚上塗少許潤滑油或其他油劑,使艾炷容易固定,然後將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用火點燃尖端。當患者有灼熱感時,用鑷子將艾炷夾去,並更換新艾炷施灸。完成灸治後,可用油劑塗抹,以保護皮膚,此法適用於一般虛寒證及眩暈、皮膚病等。

(2)間接灸

在艾炷與皮膚之間墊上某種藥物而施灸,具有艾灸與藥物的雙重作用,以及此方式火力溫和,患者容易接受,故廣泛應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科疾病。間接灸根據其襯隔物品的不同,可分為多種灸法,如下:

①隔薑灸:用厚約 0.3 公分的生薑 1 片,以針穿刺數孔,將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患者感覺灼熱不可忍時,可用鑷子將薑片夾起稍離皮膚,灼熱感緩解後重新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膚潮紅為止。此法簡便,易於掌握,一般不會引起燙傷,可以根據病情反覆施灸,對虛寒病症,如腹痛、泄瀉、經痛、關節疼痛等均有療效。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