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天使與橋者:七等生小說中的友誼

天使與橋者:七等生小說中的友誼

  • 作者:廖淑芳
  • 出版日期:2017/03/23
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一章、七等生在文學史上的意義
 
臺灣1960年代,可以說是充滿青春的騷動與壓抑的張力的年代。政治上尚是國共對峙的高壓冷戰階段,經濟上並未進展到以工業與城市集中為主,然而文學界同人雜誌紛出,各種形式實驗將文學藝術的純粹性與神聖性張顯到相當的高度,而洋風洋味也洋溢在臺北的咖啡館與文藝圈。這些特色尤其呈現在以七等生及其參與《文學季刊》出版時期的1960年代中期。七等生之不茍合於人群與文藝圈,與其和《文學季刊》的分合有正相關性,這些關係與其中轉折,在其小說中有不少呈現,也正隱喻著整個時代的特質。因此,其小說不僅呈現出七等生獨特的思維,也透顯了時代的幽微與褶曲面。而其小說中的許多天使形象與友誼敘述,更可以讓我們找到認識這一位充滿哲思的創作者的特殊進路。本書將由1960、70年代時代氛圍切入,拉到七等生的寫作,尤其將七等生文學內外友誼書寫與互動的連帶作為本書重心,並拉到與七等生交誼多年的另一位重要小說家沙究的文學探討,切入天使與橋者形象意義的核心命題。
 
一、1960年代政治的外張內弛與青春咖啡館
 
1960年代,對大多數的臺灣年輕人來說,距今超過五十年,早已是比上個世紀末都要久遠很多的「石器時代」。對很多臺灣文化人來說,那也是個壓抑而蒼白的階段,比如葉石濤在《臺灣文學史綱》中便以「無根與放逐」來形容戰後第二代作家如陳若曦、歐陽子與王禎和等人。認為這幾位作家「都是土生土長的,光復後接受本地教育到大學的第一代,不幸他們開始也都是『無根與放逐』的」。葉石濤認為他們不但未能接受大陸過去文學的傳統,同時也不了解臺灣三百多年被異族統治被殖民的歷史,且對日據時代新文學運動更缺乏認識。「他們跟文化傳統雙重的隔絕,使他們同樣陷入『真空狀態』。」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