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_加碼
內容連載 頁數 1/7
前言 懂得走路,九成病能預防
   
「走路」這件事情明明那麼重要,但我卻實實在在地感覺到它正被我們嚴重疏忽。現代人每當生病,醫生首先都會對症開藥,而患者也會抱著諸如:「請給我可以治好病的藥」、「請給我改善症狀的藥」這類的想法,祈望能拿到處方。
   
所謂醫療,原本應該要以飲食或運動療法為優先,最後才是藥物。然而這數十年來,藥物已變成了人們的第一選擇。「這樣究竟是好是壞?」這個疑問始終在我心中揮之不去。
   
仔細想想,打從我以醫學院為目標一邊準備考試一邊工作那時起,心裡就一直有這樣的想法——
 
「為什麼醫生要開這麼多種類的藥呢?」
 
「如果只是開藥,電腦不也辦得到嗎?」
   
依照問診結果判斷病名並選擇藥品,或許藉由優秀的電腦就能自動完成;如果開藥就算醫療,那根本不需要醫生。「改善人們的生活習慣,並提出建議,這才是醫生的工作不是嗎?」在進入醫學部之前,我便一直這麼覺得。
   
正因如此,我決定當一個盡量不依靠藥物的醫生,開業時甚至還在診所牆壁上貼了:「不提供三種以上的藥品!」這樣的告示。想不到,隨著醫院轉診來的患者數量增加,我也漸漸無法維持這項原則了。
   
只要仔細看看那些轉診患者帶來的轉診單,就會發現他們往往正服用著十~二十種藥物,而且那些藥物通常都是無法突然就停止服用的,即使想要減量,太突然的變動也只會產生危險,所以必須要一點一點慢慢遞減才行。在這種情況下,我開始變得無法維持「藥物最多提供三種」的原則。
   
這次之所以會想針對「走路」來寫書,正是因為現代人明知走路有益,卻依然理所當然輕忽它的緣故;同時,我也希望可以重新檢視現今的藥物至上主義。
   
每天,我們的餐桌上都可能會出現一些電視節目介紹說「有益健康」的食品;又或者,人們會在聽說「揉小腿能幫助促進血液循環」之後,開始每天聽話地拚命揉小腿;然而,如果問:「平時有經常走路嗎?」大多數人卻都是支支吾吾地說:「嗯……沒什麼時間耶……。」
  
明知走路有益,不常走路的人還是很多。我想這應該是因為大家不夠了解走路的重要,即使知道走路是件「好事」,但仍不相信它可以改善病症。然而「走得越多,生活習慣病就越會獲得改善。」是個千真萬確的事實。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