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戰後臺灣文學典範的建構與挑戰:從魯迅到于右任──兼論新/舊文學地位的消長】/黃美娥(節錄)

一、前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佈投降,自此臺灣文學史便步入「戰後」階段。面對戰後的到來與日治的結束,臺灣與日本、中國之間原有的文學互動狀態,為此產生重大改變,其間所發生的文學場域的調整、平衡,其實滿佈著延續、斷裂與嫁接的複雜張力關係,值得細加咀嚼。對於這段需要以更為動態的「臺灣文學新秩序的生成與重構」視角,去看待與詮釋的戰後臺灣文學轉型、發展過程,過去學界較為常見的論述內容,主要包括:其一,從後殖民史觀出發,以「跨越語言一代」描述臺灣新文學日語作家群所處的「去日本化,再中國化」創作困境與艱難心境;其二,從《臺灣新生報》「橋副刊」論戰聚焦省內、外文人的交鋒與交流狀況,以及剖析鄉土文學論述在臺灣文學史上的位置與意義;其三,關注戰後初期新現實主義的話語內容與魯迅熱潮湧現的現象;其四,勾勒國共內戰官方派系權力鬥爭樣態,以凸顯臺灣文學被國族政治所箝制的文學特質;大抵以上持論精彩,唯因較集中於新文學面向的討論,以及偏重關切省內、外作家在左翼文學的合作情形,故不免有其侷限性。那麼,究竟從戰後初期開始的古典文學與右翼文學實際發展狀況如何?其與新文學或左翼文學有無連結、對話與對峙關係?而箇中交錯、互涉或角力現象,對於往後的戰後臺灣文學發展,又會具有怎樣的刺激與影響?上述種種疑問,說明了唯有更為全面的釐析與關照,才能獲致更多真相。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