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宮廷與海洋的交匯

宮廷與海洋的交匯

  • 作者:李其霖
  • 出版日期:2017/07/12
內容連載 頁數 1/1
也是舶來品:清宮中的花式鏇床

前言

從十六世紀初期歐洲人開拓新航路直接與亞洲往來之後,西洋的舶來品就陸續傳入中國,尤其是隨傳教士相繼到達中國,西洋舶來品也引起了中國人一定的興趣。這樣的興趣也使得西洋舶來品對在當時歐洲人與中國的往來關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論是想要打開與中國通商大門(例如葡萄牙人、荷蘭人等)、志在傳教(耶穌會及其他教會的傳教士),還是受命尋找或主動奉承上意(地方官員),來自西洋的舶來品似乎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進入到十八世紀清代盛世時期,隨著清宮對西洋事物的態度,以及留存檔案資料的豐富,我們看到進入清宮的西洋舶來品,無論是知識面還是物質面,亦在東西交流中不同程度地扮演著一定的角色。

說到進入清宮的西洋舶來品,通常想到自然物料,例如香料、礦物、珊瑚、鴕鳥蛋、象牙等;或是人為製品,最常見的是鐘錶、織品、玻璃鏡、玻璃器、各種光學儀器(例如望遠鏡、三稜鏡、顯微鏡)、工具盒等,我們從當時商貿檔案、外交使節或傳教士禮物清單,以及地方官員進貢的貢單中可見一般。除此之外,舶來品可能也包括我們很少會聯想到的工具,例如本文所要探討的對象—西洋鏇床,但這個部分卻少見討論,一方面因為工具類的實物很少有留存,文獻的紀錄也幾乎付之闕如。另一方面,對歷史學者而言,工具可能不會是一般議題中被討論的主要對象;對中西交通史、科學史學者來說,可能會在中西交通史或中國科學史的脈絡中討論西洋鏇床傳入中國的定位及意義,但是目前尚無論著涉及這方面的議題。然而從東西交流的角度來看,西洋鏇床工具的傳入不但涉及具體工藝技術的傳遞,也包含相關實用知識之傳遞。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