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3/9
等他笑過了,我又讀第三段,記的是靜安寺寺僧爭嘗產,由杜月笙調解平息。他聽後又笑了一陣,他說:「今天端午,收到的禮物很多,但我最喜歡的倒是你的這本簿子,以後有任何新聞,你都替我留心剪下來,補貼在這本簿子上。」接著就閒聊了許多上海掌故,他聽了覺得非常有趣。他說:「你以後多來來,以這個時間為最空閒。」話未說完,來訪的人已經絡繹不絕,於是我和韋鍾秀就告辭了。歸途中,我感到有一種印象,杜氏並不是理想中的偉男子,完全是一個文弱書生的品型,真所謂「英雄見慣亦平常」,但是韋鍾秀對我說:「普通客人去探訪杜先生,他只是用手一揮,指著旁邊的紅木椅子,說:﹃請坐,請坐﹄四字為限,坐到煙榻上的人便是上客,要橫臥下來陪他的便是上賓,到他那裡去的人文人極少,他特別看重你,你該常去走走。」
 
▌識字不多而明事理
 
照我的記憶,杜先生最初不是叫月笙,他自己只識得自己的姓名「杜月生」三字。因為浦東人的習慣,取名都叫金生、根生、貴生之類。後來不知道是那位風雅人士在他的「生」字上,加上一個竹字頭,成為「笙」字。才改作「杜月笙」的。
 
其時他認識的字,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大約只識「一至十」十個數目字,這是我最初見到的情況。後來請了一位教書先生,天天為他讀報,約三十分鐘。此外還給他認兩個方塊字。就這樣經過了若干年,竟會看信看報。
 
他對熟人並不諱言,一生從未受過教育,只是幼年時由浦東高橋渡海,到對面楊樹浦一間小學校,當了五個月的一年級學生(其時無幼稚園,初讀方字),學費是小洋五毫。到了第五個月,因五毫子籌不到,就此輟學。
 
他飛黃騰達之後,大達輪船公司新船下水,請他去主持下水禮,車經楊樹浦,他遠指一間毀損不堪的小學校,告訴那位船東說:「我曾經在這間學校讀過五個月書,後來再也沒有讀書的機會了。」
 
他常常提起少時在一家生.舖當學徒。有一次,四川有位師長范紹曾在國際飯店宴客,吃到終了,侍者端上了一碟生梨,大家在談笑之間,都怪洋刀太鈍,削皮不易。惟有杜氏在片刻之間,把生梨的皮削去,晶瑩光滑,范師長見到他這般削梨技術大加稱道,杜氏卻坦白的告訴范說:「我本是這一行出身」,范聽後不敢讚一詞。
9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