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文學動起來:一個應時文創的新藍圖

文學動起來:一個應時文創的新藍圖

  • 作者:周慶華
  • 出版日期:2017/10/27
內容連載 頁數 1/5
【一 在後全球化時代想文學】(節錄)

艾菲爾鐵塔在設計前,以小說家莫泊桑(G. de Maupassant)和小仲馬(A. Dumas, Jr)為代表的數十位著名人士,連署極力反對它的興建,他們認為「這個乾巴巴的鐵架,會給我們巴黎帶來無比的侮辱和破壞」;但建成後,這些文人卻也經常光顧鐵塔。有人問莫泊桑為什麼常去鐵塔吃飯,他的回答是「只有在那裡面,才看不到鐵塔這個怪東西」。或許這會被批評為一場鬧劇,自我辯解的人最後都成了令人發噱的丑角。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科技造就了艾菲爾鐵塔,而文學人在抵拒不了的情況下,卻可以為它「粧點風景」。也就是說,像莫泊桑他們那樣勤於到鐵塔走動,形同把文學作品帶到了那個地方,足以引發人聯想翩翩。

還有2001年9月21日紐約世貿中心遭到恐怖攻擊後,德國音樂家史托克豪森(K. Stockhausen)對外宣稱那是「史上最偉大的藝術作品」。對此,美國哲學家兼藝評家丹托(A. C. Danto)有一段評論:「這雖然因此而飽受抨擊,但此一說法實際上也總括了一個事實,也就是藝術這個領域已經無所不包,儘管為了搞藝術而不惜讓航空班機撞進人員眾多的大廈也未免太過於恐怖了。」這不啻是在詆諆上述那類無所不包的藝術觀是一種「美的濫用」。然而,話說回來,對雙子星這種非人性化的現代建築,最好的文學語言就是「摧毀它」,此外似乎所有的推崇都會增加人心對它的恐懼。因此,史氏也許要另外創作一首史詩來為他的宣稱作註,這樣我們才會覺得科技變成一堆廢墟後不致反向的「悵然若有所失」!

顯然我們活在這個到處無不有科技產品向人示威兼壓迫的時代,藉由文學審美的柔性溫慰,勢必是越來越見「需求殷切」。它不只像海德(L. Hyde)《禮物的美學》所徵候的「當詩人處在靈光乍現的心境時,世界顯得很大方,對他吐露芬芳」那樣世界會因為有文學而自動向它啟開,而且還有如巴舍拉(G. Bachelard)《空間詩學》所隱喻的「『世界,就是我的想像。』在縮小這個世界一事上我越是聰靈,我越能佔有這個世界」這般文學可以使我們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換句話說,我們已經遭遇了一個空前受科技宰制的世代,要解脫,除了節欲逆返,就是靠文學來療癒。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