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2扇門
讓故事時間變成更親密的交流
 
「說故事」往往只能照本宣科,不能任意改變故事的內容,故事情節的舖陳令孩子感到失望或錯愕的時候,何不考慮自己來編故事呢?即使你不是大作家或大編劇家,但是照樣可以成為孩子專屬的故事大王。現在就一起來編個故事給他聽吧!
 
‧打開親子交流的寶盒
 
有的父母會問:「我買了很多童話故事書,而且都是經典名著,還每天撥出時間說故事給孩子聽,為什麼還要我再絞盡腦汁編故事呢?」
 
媽媽能堅持說故事書給孩子聽,費心挑選了經典名作,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除了說故事給孩子聽外,如果能有為他們量身打造的故事情節,那又是另一件美好的事。
 
單純說故事固然是很好的親子閱讀狀態,卻存在一些小小的缺點。
 
首先,說故事容易流於只是「念字」、「讀句子」的空洞形式,而編故事則是著重在與孩子的「親子交流」。當你在說故事時,你的眼睛、嘴巴和思考,基本上是跟著書中既定的情節走的,書裡的故事怎麼描述,你就怎麼讀,即使加強了抑揚頓挫的語氣,還是很容易變得照本宣科。雖然有時不得不停下來為孩子解釋裡面的情節或人物,但基本上還是會忠於原著,不會任意更動故事的情節和結局。
 
有些父母怕孩子打岔,還會事先約法三章:「我說故事時你不要插嘴」、「等我全部說完你再問問題」,如此一來,說故事好像變成了大人的獨角戲。但如果等到故事說完才讓孩子提出問題,多半的孩子早就忘了剛才要問什麼了!
 
還有些父母把說故事當成不得不做的「工作」,純粹只是「應觀眾要求」。一旦說故事的人失去了對故事本身的熱情時,孩子其實很容易從語氣中感受到你的不耐煩,所以聽完故事時也不會覺得開心。此時你也會感到特別無辜:「我不是已經說故事了嗎?為什麼你還不開心呢?」
 
年幼的孩子還不懂得如何完整表達自己的需求,但會透過一些行為,讓父母了解他們要的不只是「說」故事而已。比方他會要你說更多的故事,不遵守約定說好的結束時間,甚至鬧脾氣不願睡覺!孩子想聽更多,父母卻只想趕快結束,最後大人和小孩都可能不愉快。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