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6
治還是不治,「救」是個問題
 
在醫院裡,醫病雙方經常為了病人需不需要進一步的救治,產生兩難、緊張甚至衝突。由於醫病雙方對醫療、病情與預後的理解程度有差異,加上切身感受與期待不同,對於醫療處置的決定難免會有不同的觀點;如果加上病人相當危急,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做決定,那就更為難了。
 
其實不同的科別、醫師有時候也會對於病人的救治方式有不同的見解;病人和家屬、或家屬之間的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也不少見。隨著社會的發展、制度化和多元化,也有更多因素(比如健保、經濟、法規、和同意書等)會影響到醫病雙方對醫療處置的決定,都使得這件事情要比以前來得更加複雜。
 
馬偕醫院著名資深小兒科醫師、前衛生署副署長黃富源教授,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醫師(前台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分別在他們的書《悠悠醫者心:─半世紀獻身台灣兒童醫療的故事》和《生死謎藏: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中,描述了不少自己經歷或得知的臨床事件,讓我們看到這個醫病互動點的多元面貌。
 
狀況一:醫師對救治有所保留,家屬堅持力拼到底
 
臨床上最常見到的情況是病人病情極不樂觀,但是家屬情感上無法割捨,堅持請醫師治療到底。黃勝堅醫師曾診治過一位惡性腦瘤末期的小孩,插管前,醫生告訴媽媽:無論插管與否,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插管,採用安寧療護的話,會少受很多苦;插管之後,可以預見的是反覆血管栓塞及手術,最後死於大出血。聽完之後,這位母親還是選擇插管,不放棄任何救治的機會。後來病童果然在幾度大出血與手術中度過最後的生命,顏面被腫瘤撐到完全變形,死於大出血。半年後這位媽媽寫信給黃醫師,表達內心的懊悔與傷痛。由於自己的執著與不捨,讓孩子受到如此的煎熬,使得她連求自己和孩子原諒自己當時獨斷獨行的勇氣都沒有。
 
另一個故事是頭部嚴重外傷、內臟多處破裂的十七歲男孩,醫師會診後確認病人救不回來了,家屬了解後打算隔天早上才將病人帶回家,但考量社區的風俗,病人必須留一口氣回家,才能進入村莊。醫師為了順應家屬的要求,整夜施打強心劑、點滴和輸血,以穩定其血壓,結果隔天早上病人從瘦瘦的男孩水腫成連五官都無法辨認的大胖子。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