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好詩不厭百回讀

好詩不厭百回讀

  • 作者:袁行霈
  • 出版日期:2018/05/22
內容連載 頁數 1/1
自序
 
《好詩不厭百回讀》是北京出版社的編輯高立志兄策劃的,他起的書名,他搜集的文章,也由他擔任責編。這省了我很多事,我很感謝。我猜想這書名的靈感來自蘇東坡的兩句詩:「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這兩句詩的典故出自魏魚豢《魏略》:「董遇好學,人來從學,每曰:『當先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從學者云:『苦難得暇日。』遇曰:『當以三餘:冬,歲之餘;夜,日之餘;陰雨,時之餘。』」
 
既然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那就無須講解了。但為何還要講呢?原來這「講」不過是跟讀者的一種交流、一種彙報,講的是自己的體會,也可以說是向讀者繳的一份作業罷了,讀者不可完全聽信的。董仲舒說:「《詩》無達詁,《易》無達占,《春秋》無達辭」。這樣看來,百回讀不是死讀,而是要不斷琢磨,不斷領悟,既要得詩人之用心,也要有自己的體會。元遺山說:「文須字字作,亦要字字讀。咀嚼有餘味,百過良未足。」(《與張仲傑郎中論文詩》)他強調「咀嚼」,強調讀出「餘味」來,也是經驗之談。
 
好詩是多義的,是有啟發性的,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餘地,讓讀者參與藝術的再創造。在準確理解寫作背景和字詞典故的基礎上,讀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譚獻說過:「詩人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復堂詞錄序》)這是深得詩之奧妙的。如果把詩當成數學原理或公式,只能有一種理解,而排斥其他,豈不是把一川活水變成一灘死水了嗎!詩歌語言的生機不也就被扼殺了嗎!
 
我還有這樣的經驗,同一首詩,在不同的年齡讀來感悟不同,在不同的境遇中讀來,感悟也不同。正如黃庭堅論陶淵明所說:「血氣方剛時讀此詩如嚼枯木,及綿歷世事,知決定無所用智。」(《書陶淵明詩後寄王吉老》)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