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8
導讀
 
國際關係研究的科學革命
 
2016年的國際關係出現了太多的變化,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英國決定退出歐盟,美國、歐洲、俄羅斯、中國及其他大國出現民族主義的風潮,甚至於是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的對抗。氣候變遷及非傳統安全問題更為嚴重。核子擴散在朝鮮半島及其他地區懸而未決。國際法、國際安全及國際政治經濟學都無法解決南海島嶼主權爭議、金融及能源危機、移民問題。
 
知識社群面對的挑戰更為嚴峻。2014至2016年的國際問題愈來愈複雜,2014年正好是一次大戰爆發一百周年,太多著作出版,提醒世人悲劇可能會重演。由於太多問題無法解決,世界政治、國際關係或全球化被認為是失敗的,就連國際法及國際政治經濟學也受到質疑。主要媒體、大學、研究機構及政府出面呼籲,國際事務相關的學科研究及人才培養方法應該重新思考,減少自波洛那、巴黎、牛津及劍橋大學創立以來,培養辯論家的傳統老路。他們不是主張放棄原有的人文思考、歷史學習或哲學訓練,而是認為傳統象牙塔式的訓練方法已經過時。資訊時代的變化太快,二十一世紀的文明社會需要有恢宏及實用的世界觀及國際觀來應付重新回籠的民族主義、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及數不清的新問題。或者更簡單的說,冷戰根本就沒有結束,反而變得更嚴重。
 
世界觀及國際觀本來是哲學、社會學及歷史研究的重點。客觀的說,他們是由下列因素組成:
 
一、中西的文史哲、政治、外交及軍事知識。
 
二、對於國際關係、外交制度、國際法、國際組織、國際政治、經濟及國際安全的了解。
 
三、個人的認知、信念、理想、價值判斷及意識型態,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心理圖像或認知體系。
 
四、特定的政治經驗或記憶形成意識,指導當事人對於國際事件或外國領導人的判斷。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