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8
李安 Ang Lee(1954~)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設立七十多年來,2001年首次頒給華裔導演李安,和這個獎項擦身而過兩次後,終於如願以償以《臥虎藏龍》獲此殊榮,李安也因此成為最具未來價值的傑出導演。在此之前,他還獲得美國影迷投票選出來的「最不容錯過的導演」稱號。
 
1954年10月23日李安生於台灣,1973年進入國立藝專(即今日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975年製作了一部八釐米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懶散》;1978年移民美國,1980年取得伊利諾州立大學戲劇系學士學位,後來繼續深造1984年取得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碩士學位。1982年研究所期間他拍攝了一部學生作品《陰涼湖畔》(Shades of the Lake),獲得新聞局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獎,雖是一個小獎項,對李安卻是極大的激勵。1985年他的畢業論文作品《分界線》(Fine Line) 是一部43分鐘的劇情片,再度獲得金穗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並獲得紐約大學沃瑟曼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影片獎,後來也曾在公共電視網及亞美影展上放映。從這些他學生時代的練筆之作,不難窺見他在電影藝術上的才華。
 
1991年李安自編自導的《推手》是他的「父親三部曲」第一部,描述移民美國的台灣老人與兒子、兒媳婦間的中西文化衝突,李安處理兩代之間與親情議題的獨特視角廣受矚目,該片獲得新聞局最佳劇本甄選與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同時得到金馬獎九項提名並獲選為柏林影展的「觀摩影片」,可以說是出師告捷。
 
1993年推出的《囍宴》是「父親三部曲」第二部,仍舊探討儒家傳統遇見西方文化的矛盾衝突,並從理解包容角度涉入同志題材,使可能的悲劇化為喜劇收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與柏林影展金熊獎和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次年,他執導了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飲食男女》,每個周末等待三位女兒回家吃飯的退休廚師,面臨的家庭問題與兩代衝突。李安運用烹飪哲學將情感與飲食文化結合,兼及時代變遷下的親子代溝與兩性價值觀的更迭,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也是坎城影展首部成為開幕影片的台灣電影。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