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李宗仁回憶錄(下)

李宗仁回憶錄(下)

內容連載 頁數 1/5
李宗仁返「國」始末
 
李宗仁夫婦於一九六五年六月,祕密離開紐約赴蘇黎世,然後再由蘇黎世專機返大陸,在當時是一件國際上的大新聞。這新聞原是我首先向哥倫比亞大學當局打電話,其後再由哥大校長寇克氏(Grayson L. Kirk)向新聞界宣布的。
 
李氏返「國」定居,是他早有此意,但是其發展的過程,卻是透過不同底路線的。
 
我個人所得最早的線索似乎是在一九六三年的春天。他那時有意無意地告我,他「要去巴黎看戴高樂」!
 
李宗仁和戴高樂有什麼親戚關係呢?
 
原來戴高樂於一九六二年冬,在法國大選中,大獲全勝之後,威震西歐。憧憬當年拿破崙之餘威,他要在西歐政治中壓倒英國,在世界政局中擺脫美國,而自組其以法國為首,立於美、蘇兩大集團之間的「第三世界」(le tiers monde)──「第三世界」這個名詞,是戴高樂最初發明的,其意義與今日所使用的顯有不同──但是環顧全球,能與法國攜手,共奠「第三世界」之基礎,與美、蘇兩大集團爭霸者,那就只有剛剛脫離蘇聯集團,同時仍與美國對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了。
 
所以在六十年代初期,戴高樂主義形成後的第一著棋,便是與北京建交!
 
至於巴黎、北京之間的祕密建交談判的「內幕」,歷史家雖尚無所聞,而戴高樂想討好北京,幫同人民政府解決「台灣問題」,則是意料中事。
 
加以戴高樂在法國政壇登台之時,正值「金門炮戰」,華府、北京的緊張關係,已達使用原子彈的邊緣;這時北京深感莫斯科之不可恃,亦顯然有另覓友邦的意圖。法國乃乘虛而入,戴高樂因此想──也可能是循北京之請──來居間調解國共之爭,以為中法「關係正常化」的獻禮。而國共之間的牽線人,當然最好是一位由左右為難,轉而為左右逢源的中國政客。這樣,戴高樂可能就想到在美國當寓公的李老總;而李老總也就要到巴黎去看戴高樂了。
 
可是李氏巴黎之行,始終沒有下文。這後果,老實說也是在我當時的逆料之中。因為戴老頭沒有讀過中國近代史,他不知道這位在政治上已一敗塗地的李寓公,在蔣、毛之間,絕無做政治掮客的可能。國共之間的政治掮客是有其人,但決不是李宗仁──這是當時筆者個人的觀察,李宗仁之所以去不成巴黎的道理。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