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五章 夢的材料和夢的來源
一、尷尬的裸體夢
人們夢見自己在陌生人面前一絲不掛或衣不蔽體時,有時候會絲毫不感到羞愧。不過,我感興趣的只是做夢者感到羞愧和尷尬的裸體夢。做夢者很想逃走,或是躲起來,但卻被克制住,只能待在那兒動彈不得,而且無力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只有兼具這兩個條件的夢才是典型的裸體夢。這一類夢的要點在於:基於本性中的羞恥感,人們會感到非常難堪,通常都想用逃開的辦法來掩蓋自己的裸體狀態,然而卻辦不到。我想,絕大部分讀者肯定都有過這樣的夢中經歷。
通常,具體的裸露方式在夢中都很模糊。做夢者可能會說「我穿著襯衫」,但這並不是一個清晰的形象;由於衣衫不整的情形難以確定,人們在描述夢境的時候乾脆用替代的辦法模糊應對:「我穿著襯衫或襯裙。」一般來說,如果是衣著出了問題,還不至於嚴重到讓人感到羞愧。如果是皇家衛隊的隊員,經常會以自己違反了制服穿戴規定來代替裸露的夢境,如「我走在街上的時候沒有佩戴軍刀,恰好碰到幾個軍官走過來」,或「我沒有打領帶」,或「我穿了一條方格紋的便褲」,諸如此類。
讓做夢者感到羞愧的,幾乎從來都是陌生人,相貌模糊難辨。在典型的裸體夢中,做夢者從來都是因為衣衫不整而感到難堪,而不是他人的關注或責備,相反地,周圍的人會顯得無動於衷,或者像我在一個非常清晰的夢中所感受到的那樣,人們的表情完全是漠然的。這種情形很值得我們深思。
做夢者的尷尬和旁觀者的冷漠構成了矛盾,而且這種矛盾在夢中經常出現。鑒於做夢者的感受,那些陌生人表現出來的態度,似乎應該是驚訝、嘲笑或憤怒才對。不過我認為,在這類夢中,旁觀者的反感是由於願望實現的需要而被抹掉了,而做夢者的尷尬卻因某種力量保留了下來。其實,這是基於願望實現的需要,夢部分地偽裝了自己,導致人們難以理解。關於這一點,有個有趣的證據─這類夢已成為很多童話創作的素材,其中以安徒生的版本(《國王的新衣》)最廣為人知,近期的例子則是德國劇作家富爾達的《護身符》。安徒生講了兩個騙子的故事,他們要為國王編織一件貴重的衣服,不過只有善良和忠誠的人才看得見它。當國王穿著這件看不見的衣服出行時,畏於這件衣服所具有的試金石力量,所有人都裝作沒看到國王其實是裸體的。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