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一章
夢中靈感


時間是一九六三年十一月。

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睡醒後,心中縈繞著一段他在夢中聽見的旋律。這名二十一歲的流行歌手,住在倫敦市中心溫坡街五十七號頂樓的房間裡。他踉蹌走向房內一架小型鋼琴。

那是什麼旋律?

他坐在鋼琴前,試著重現在睡夢中聽到的音符。

感覺真熟悉。

他終於拼湊出來了:G和弦、升F小七和弦、B和弦、E小和弦、E和弦。他彈了一遍又一遍。他喜歡這個旋律聽起來的感覺,但他確信這個旋律一定來自某一首他曾經聽過、但幾乎忘掉的歌曲。就跟許多音樂家一樣,他擔心自己可能挪用了另一首歌的旋律。太耳熟了,他心想。我以前在哪裡聽過?

麥卡尼在夢中聽見的旋律,最後譜成了〈昨日〉(Yesterday),是音樂史上翻唱次數最多的一首歌,有三千種不同版本。這首歌在美國的電視和廣播節目中表演超過七百萬次,還是史上獲利第四高的歌曲。

麥卡尼本人談到這首知名歌曲時曾說:「這可能是一首世紀之作。」事實上,〈昨日〉很可能是二十世紀最紅透半邊天的一首歌,而且看樣子是做夢得來的結果。麥卡尼告訴《真蹟紀念輯》(The Beatles Anthology)其中一名採訪者,這段經驗強烈影響他看待創意的方式:「它就這樣在夢中找上我,實在不可思議。所以我不敢妄稱什麼都知道;我覺得音樂實在神祕得不得了。」

對研究創意的人來說,保羅‧麥卡尼腦中突然浮現優美的旋律,是天分閃現、創意無預警找上藝術家的經典例子:此時「靈光一閃」,點子猛然浮現在人的意識知覺中。這些靈感爆發的狀態沒有顯而易見的來源,在本質上無法預料。正因為這樣的本質,使得靈感爆發具有一種超自然的特性。所有在淋浴、跑步或走路時想出超棒點子的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這種時刻。

不管是J‧K‧羅琳在前往倫敦的火車上突然想出撰寫《哈利波特》的點子,還是莫札特不費吹灰之力便譜出曲子,這些情境在現代成了我稱為創意靈感理論的要素──也就是成功的創意事蹟來自神祕的內在流程,中間穿插令人料想不到的天分閃現。而且我們的文化始終認同一個概念: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如果生來擁有絕佳天賦,能夠純粹因為靈感而有驚人之作。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