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股海奇兵之成長型投資

股海奇兵之成長型投資

  • 作者:蕭非凡
  • 出版日期:2019/03/15
內容連載 頁數 1/3
何謂成長型投資?
 
對於「成長」這件事,讀者一定有自己的認知看法,但請務必重新瞭解這裡我對它的定義,而這些定義會決定怎麼進行「成長型投資」。
 
首先要界定的是觀察什麼東西成長。大凡一個企業由小變大的成長軌跡可以從股本募集以及其變化看出,而募集來的資金假定都用於本業,可以擴充生產線、招聘員工並購買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透過生產流程做出產品,最終銷售產品出去產生營收。這個過程看起來既合理又似乎有其共通關聯性,實則非必然!
 
成長型企業股本一定會隨成長而變大嗎?事實上,它們除了成立早期階段會快速增資股本外,在成長階段中除非必要,可能有好長一段時間會維持股本不變。所謂「必要」就是有較大規模的擴張,可能內部增加產能,還是跨入新產品新事業,或者進行外部併購,否則無論適度擴張或營運週轉所需資金,皆可以倚靠累積的獲利支應,也許搭配合理範圍的銀行借款。其他會增資的動機可能來自增加股票流動性,或者引進策略投資者等等。
 
產能規模與員工數更無法全然界定成長。這些優秀的企業會儘量不讓事業淪為軍備競賽的可規模化,而是藉由製程改善與良率提升,加上運籌管理來提升單位產值,更有可能是選擇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這些都可以在產能不變下達到成長。員工數也是一樣的概念,利用廉價勞力成本的人海戰術,絕非「正常」成長企業所擅長,反之成長企業往往朝提升自動化發展,人工卻越用越少,所以員工數常是反指標,惟研發人數除外。
 
至於以營收作為成長觀察指標,不能說不對,因為大多數企業的成長動能來自於營運規模的擴大,且可說是最容易觀察,也最為領先的指標。惟從最近幾年我注意到某些企業,它的成長模式並未建構在營收的規模成長,就是說營收或許只有微幅的增加,但因產品組合改變,通常是對毛利差的產品降低比重甚至放棄,而轉向或增加毛利較佳的產品,使獲利得以相當程度的提升,當然靠原有產品漲價也是可能,只是這現象不易見也難維持。反之有不少企業空有營收的大幅成長,卻因產品跌價或是低毛利產品比重增加,獲利不進反退。所以光以營收之增加,實不足以論成長全貌。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