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7
《書劍恩仇錄》新修版閱讀札記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先生的第一部小說,寫作之始雖屬奉命倉促上陣,但故事的主線卻大致上還是清晰而又完整,小說中精彩地講述了乾隆和陳家洛這對兄弟的命運衝突故事。只是講故事的方法和言語,經過了第一次修訂時的反覆琢磨。在流行版,即第一次大修後的《書劍恩仇錄》的「後記」中,作者說:「現在修改校訂後重印,幾乎每一句句子都曾改過,甚至第三次校樣還是給改得一塌糊塗。」1其態度的認真嚴謹,由此可見一斑。
 
新修版再作修訂,仍然是逐字逐句地看過,只不過,並非每句話都有改動。新修版問世後,大家看法不一,意見紛紜。究竟如何,需要認真的比對和分析。本文是由我閱讀新修版過程中的札記整理而成,對新修版和流行版進行了比較仔細的比對和思考,按照實事求是的方法原則,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評論。
 
具體分為:一、改得好的例子;二、改得成問題的例子;三、應該改但卻沒有改的例子;四、有關陳家洛對霍青桐的情感專題;五、有關方有德其人其事的修訂;六、有關小說的尾聲,六個部分。
 
最後,本文使用的版本是,流行版為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九四年五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新修版為臺北遠流出版公司二○○三年八月四版一刷。
 
一、改得好的例子
 
新修版改得好的例子很多,大部分字句的修改都很不錯。只不過,若是每一個字的修訂都要評述,既占篇幅,也無必要。所以,這裏只涉及相對重要的情節和細節的修訂,而不涉及一般性的文字修訂。
 
如此就開門見山,看新修版第一回的結尾,增加了一段陸菲青的心理活動:「這一番話,陸菲青都聽在耳裏,尋思……多半這紅花會是我們一條線上的兄弟,跟屠龍幫差不離。這件事今日教我撞上了,陸菲青若是袖手不理,圖他媽的什麼明哲保身,『綿裏針』還算是人不是?」這一段話,就是修改得好的典型例證。
 
此一心理活動,在文中有多重功能:第一,是從旁觀者的角度界定了紅花會的性質,這是最儉省也最具權威性的界定方法。第二,是表現了陸菲青這一人物的主觀心理,此人是這部小說中出現的第一個武林人物,開始的時候,會讓人覺得此人是一個躲避風頭甚至膽小怕事的人,從這裏開始,我們就要對他刮目相看了。第三,這一段心理活動邏輯嚴謹,但卻又風趣生動,個性突出。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