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6
第四章 獨處
 
獨處的重要
 
在我們能有效益地討論獨處之前,需要更了解這個詞的意義。為此,我們可以向一對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尋求指引:雷蒙•凱斯利奇(Raymond Kethledge)和邁克•爾文(Michael Erwin)。
 
凱斯利奇是美國第六巡迴上訴法院的法官,備受敬重。爾文是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前陸軍軍官。他們首度見面是在二○○九年,當時爾文駐紮在密西根州的安娜堡(Ann Arbor)攻讀碩士學位。儘管凱斯利奇和爾文的年齡和生活歷練不同,他們很快就發現他們對獨處這個話題有共同的興趣。凱斯利奇以措辭犀利的法律意見書著稱,他需要長時間的獨自思考,才能寫出那樣的法律意見。他常在一個簡易翻新的穀倉裡工作,裡面只擺了一張簡單的松木辦公桌,無法連線上網。他笑稱:「在那個辦公室裡,我的智商可以馬上提高二十分。」爾文則是在密西根州的玉米田邊獨自長跑,藉此克服剛從戰場返鄉所面臨的複雜情緒。他開玩笑說:「跑步比治療便宜。」
 
凱斯利奇和爾文初次見面後不久,便決定合寫一本談獨處的書。他們花了七年的時間寫作,二○一七年出版了《內向思考:為什麼孤獨的人總會很優秀?》(Lead Yourself First)。那本書以聯邦法官和退役軍官的縝密邏輯,歸納了作者的觀點,並主張獨自思考的重要。不過,在說明他們的主張之前,他們先提出可說是全書最有價值的貢獻:為「獨處」下了一個精確的定義。許多人誤以為這個詞是指實體的分隔,以為獨處可能需要到遠離人跡的偏遠小木屋。這種誤解衍生出一種對多數人來說不切實際的獨處標準,是一般人難以經常辦到的。然而,凱斯利奇和爾文解釋,獨處是大腦的一種狀態,與周遭的環境無關。因此,他們定義獨處是一種主觀狀態,在那種狀態下,你的大腦不受其他大腦的影響。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