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5
1 依阿權勢,淒涼萬古
 
■ 原文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 譯文
恪守道德規範的人,可能會遭受一時的冷落;而那些依附權勢的人,卻會遭受永遠的淒涼。但凡通達事理、胸襟開闊的人,重視物質以外精神的價值,考慮到自己死後的名譽。所以他們寧願受一時的冷落,也不願遭受永遠的淒涼。
 
■ 活學活用:
 
依阿權勢,淒涼萬古
 
歷史上有不少恪守道德的高潔者,走的是寂寞的人生之路。如人們熟知的貧居陋巷、簞食瓢飲而不改其樂的顏回;身遭流放而後自沉於汨羅江的屈原;持節牧羊的蘇武;堅持抗金而血灑風波亭的岳飛等等。他們不是人生的春風得意者,但他們卻是歷史上的有德之人,千百年來,人格的魅力永遠傳頌。
 
相反,類似趙高、秦檜之流,生前趨炎附勢,雖可享盡榮華富貴,不可一世,卻也免不了被押上歷史的審判台,遭到審判,遭人唾棄。
 
據此來論,只要一個人的榮譽富貴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那麼,一切就如山林的自然盛開之花,繁衍不息,是建立在倚仗權勢基礎上的富貴名譽所不可企及的。
 
28 無過是功,無怨是德
 
■ 原文
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 譯文
為人處世不必追求功名顯赫,只要踏踏實實,沒有大的過失,就是功勞;幫助別人,不希求別人感恩戴德,只要大家都心平氣順,沒有怨言,便是德業圓滿。
 
■ 活學活用:
 
無過是功,無怨是德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認為自己有功就理應得到獎賞,自己幫助了別人就理應得到別人的回報。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施恩圖報,那就等於貪婪而不是給予。真正的給予,不是施小惠,完全是一種自我犧牲。真正的給予是犧牲自己照亮別人。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多奉獻,少索取,對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奢求不貪戀,應該順其自然,強求反而會適得其反。老子曾說:「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只有不以個人利益為重,無私奉獻,才能最終成就自己的大業。
 
「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從這個意義上講,不邀功就可以保持自我而不被功利所迷惑,才會把奉獻、給予當成一種崇高的精神追求,而這樣的人會得回報的。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