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交通巡禮:歷代交通與水陸運輸

交通巡禮:歷代交通與水陸運輸

  • 作者:唐容
  • 出版日期:2020/04/10
內容連載 頁數 1/4
先秦官道與棧道
 
先秦時期仍是以奴隸制為主,在原始社會的基礎上建設改造,交通逐漸趨於發達。歷經春秋戰國後,官道與棧道逐漸稠密,交通道路的布局日新月異,大大促進經濟發展。
 
先秦時期所形成的交通路線基本上具有與後來交通線一樣的基礎功能,後世在它之上逐漸發展,最終形成暢通的大道。
 
夏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統轄地域主要在黃河中游一帶,周圍林立著大大小小的城邦。其城市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不僅表明當時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表示城市交通在當時就是人們非常關心的議題。
 
商代時,朝廷也非常重視道路交通,定時派人修築護養道路。
 
就這樣,經過夏商兩代長期的開拓,至西周時期,可以說中國古代的道路已經粗具規模。
 
在周武王姬發滅商後,除都城鎬京外,還根據周公的建議修建東都洛邑,以便於控制東方新得到的大片疆土。
 
為了有效發揮鎬京和洛邑各自身為政治、經濟、文化重鎮的作用,周武王在兩地之間修建一條寬闊平坦的大道,號稱「周道」。並以洛邑為中心,向東、向北、向南、向東南又修建成等級不同的、呈輻射狀的道路。
 
周道不僅是國家交通的中軸線和西周王室的生命線,在中國古代交通的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
 
西周至唐代期間各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心都在這條軸線上,而且在宋、元、明、清時期,這條交通線也仍然是橫貫東西的大動脈。周道奠定了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
 
西周對道路的規劃、管理、養護、綠化,以及沿線的服務性設施方面也有所建設。
 
西周把道路分為市區和郊區,前者稱為「國中」,後者稱為「鄙野」,分別由名為「匠人」和「遂人」的官吏管理,可以說是現代城市道路和公路劃分的先河。
 
城市道路分為經、緯、環、野四種,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都城中各有經緯九條線路構成成棋盤形,道路圍城為環,出城為野。
 
經、緯、環、野各規定有不同的寬度,其單位為軌,每軌寬八周尺,每週尺約合現在的二十公分。
 
郊外道路共分為路、道、塗、畛、徑五個等級,並根據其各自的功能規定不同的寬度,類似於現代的技術標準。
 
「路」容乘車三軌,「道」容兩軌,「塗」容一軌,「畛」走牛車,「徑」為走馬的田間小路。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