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7
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
 
一九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黎明,在朝鮮(朝鮮日治時期)江原道通川郡松田面,有一個小村子名叫峨山。皚皚白雪覆蓋大地,孕育著春的氣息,也帶來了新的希望。
 
漸漸地天色大亮了,太陽剛剛從東邊遼闊的大海上露出頭來,璀璨的光芒灑遍了蔚藍的海面,使早起的人們心動不已。
 
有一個三十二歲的年輕人站在村口,望著廣闊的大地,不由感嘆道:「真是一場好雪啊!」他的心裡也正充滿著將為人父的喜悅。他不敢多停,抬腿奔向村裡的接生婆家。
 
一進接生婆家門,他就高聲喊:「阿婆,起來了沒有?快跟我去我家呀!」
 
接生婆走出門來,笑道:「早就起來了!阿鄭,我昨天不是告訴你了,你媳婦要到中午才能生呢!要不我昨晚也不敢放心回來。」
 
話雖這麼說,她還是跟著鄭姓青年一塊走了。
 
一大家人早就等在青年家裡了。這可真是個大家庭,老少三代十多口。
 
中午前後,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鄭家新一代的「長子長孫」誕生了。祖父高興地為他取名「周永」。
 
小周永家原來並不在江原道,他們家是在甲午年為了躲避戰亂才從咸境北道的吉州搬遷至此的。當時曾祖父變賣了田產,帶著三個兒子一路南下,來到山清水秀的松田時,就一眼看中了這裡,決定在這裡扎根。
 
小周永的祖父是一個研究中國和朝鮮古典文學的學者,他在村裡辦了個私塾。或許是深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多子必然多福,他膝下有七個兒女,小周永的父親是長子。
 
於是,小周永的父親就接替祖父來負責管理家務和六個弟弟妹妹。他的勤勞在松田一帶是很出名的。
 
當時朝鮮正處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人民生活十分貧困。在農村,條件稍好一些的家庭,到了冬天也只能以粥代飯。一般家庭一天只吃兩頓飯,早飯能吃到粗小米做的米飯,而晚飯那就只能喝稀粥了。
 
後來,小周永的父親又有了弟弟和妹妹。父親不但要養活自己的一群兒女,還要照顧弟弟妹妹,他一直操持到弟弟妹妹都各自成家。他心甘情願、無怨無悔,附近的人非常敬佩他。
 
小周永看到父親一年到頭不停地幹活,一天也不歇著,即使是沒有農活的冬天,別人都閒下來吃喝打牌了,他仍然不聲不響地刨樹根、撿石頭,開墾荒地,將高處的土挖下來填平低窪的地方……只要每天一睜開眼,勞動就成了他的全部。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