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圖解哲學思辨與邏輯應用

圖解哲學思辨與邏輯應用

內容連載 頁數 1/6
1-1 什麼是哲學思辨?
 
哲學思辨並非不可理解,也不像是玄學類的內容太過抽象。事實上,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西方哲學是要了解渾沌,並將其剖析,中國哲學則是對其保持渾沌與神祕感,講求頓悟,兩者有著根本上的差異。有無哲學思辨的文化將會使諸多事物有著不同的樣貌,例如:民主、數學、宗教、理性思維、邏輯、科學、家庭、社會、科學等。
 
西方哲學的根本是哲學思辨,就是勇於質疑,並利用邏輯工具來加以認識原理,而當中的質疑與邏輯便是哲學思辨的核心與工具,是一體兩面的內容,當你學會邏輯時,就會對於不合理的事物勇於質疑。
 
質疑不是容易培養的人格素質,在台灣,受儒教與考試制度、教育制度的影響,難以培養質疑,習慣「不思考地被動吸收學習」,不習慣「思考與嘗試錯誤」。
 
中國沒有哲學思辨的文化,故無法產生科學
 
1. 中國沒有產生邏輯化的、系統的科學體系,只有零散的科學知識,偏重技術,缺乏理論研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明確表示,「由於中國既沒有產生形式邏輯,也沒有產生實驗方法,中國不可能產生科學。」(取自WIKI,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李约瑟)
 
2. 中國早期的科技領先歐洲一大截。如:指南針、火藥、造紙和印刷,以及天文、地理。雖然中國古代即有技術研究,也精於記錄、實驗,但卻是缺乏邏輯、系統的科學理論。到了現代,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可知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即使有,也不是在中國環境中長大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形?答案是因為沒有哲學思辨以及缺乏邏輯的文化影響。
 
在中國,獲得諾貝爾獎者佔全國人口之比例非常小,而理論上各國基因並不存在差異性,故可推測是受到後天環境或是教育因素所導致。例如:為了謀生而忙碌,使人沒有時間去作科學研究,導致了受教權的不平均,文化限制了人的思想、壓抑了創意。
 
是諾貝爾獎得主錢永健(華人血統)曾提到,他是美國公民,而非中國人,很少吃中國菜,且不會說華語。他認為血統出身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分,但一個成功的科學家必定出於一個開放的社會,多元包容的價值是致要關鍵。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