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英雄的時代:獲加多支鹵大王登場
 
「充滿謎團的四世紀」結束,進入五世紀之後,中國也進入了南北朝這個較為穩定的時代,於是又開始撰寫史書。《宋書・倭國傳》裡提到了「倭國五王」。
 
五王的名字依序為讚、珍、濟、興、武,據推測,應該就是指八世紀完成的《日本書紀》中寫到的應神、仁德、履中、反正、允恭、安康、雄略天皇當中的五王。其中有定論的是濟、興、武分別相當於允恭天皇、安康天皇和雄略天皇。
 
據《宋書》記載,武(雄略)向統治中國南部的宋朝朝貢,「東征毛人五十五國,西服眾夷六十六國,渡平海北九十五國」,並進行了統治列島之戰,自稱「使持節都督倭・百濟・新羅・任那・加羅・秦韓・慕韓・七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倭國王」,即倭國和朝鮮南部七國的最高司令官之意。由此可看出雄略天皇除了大和政權的統治地區之外,還為了取得朝鮮半島南端的冶鐵資源及技術,掌握權力根源,欲先獲得宋朝的認可。
 
《日本書紀》中記載雄略天皇名為「大泊瀨幼武(註:日文發音為OOHATSUSEWAKATAKERU)」,而埼玉縣稻荷山古墳出土的鐵劍銘,和熊本縣江田船山古墳出土的太刀銘上皆刻有「獲加多支鹵(註:日文發音為WAKATAKERU,即雄略天皇)」。由此可知,東方的埼玉縣豪族和西方的熊本縣豪族都在雄略天皇的統治底下。
 
五世紀的大和政權統治範圍已從關東跨到九州,而「東征毛人」之戰也成為獲加多支鹵的東征神話,留存在日本國的歷史書中。同一時間,大阪平原也出現了橫跨東西部的巨大前方後圓墳群,有包含大仙陵古墳的泉州堺市百舌鳥古墳群,和往東約八公里的譽田御廟山古墳等河內藤井寺地區的古市古墳群。可說是名符其實的「英雄的時代」。
 
農民統制與朝廷統制
 
幕府和大名的主要財源都是以村為單位徵收的年貢,由村一併繳納(村請制)。村姑且獲准自治,由名主(庄屋・肝煎)、組頭、百姓代等村內官員為中心的本百姓(登錄檢地帳的農民)來治理,年貢也是由名主統一徵收後繳納。
 
幕府致力於維持負擔年貢的本百姓,在田畑永代買賣禁止令中,抑制地主的產生,更推出分地限制令防止分割繼承造成的田地細分化,同時禁止自由栽培商品作物,這些都是為了確保繳納米糧的年貢。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