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老子他說(續集)

老子他說(續集)

  • 作者:南懷瑾
  • 出版日期:2020/09/25
內容連載 頁數 1/1
第二十七章

巧用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這一章所講的修道標準,非常符合佛教傳入中國後,所特別強調的大乘道精神。道家和儒家本來就融通了出世與入世兩條生命路線,只是在表達的方式和因時因地的制宜方法上有所不同而已。而大乘佛教在這方面,開發了中國有史以來儒道不分家的精神。要修養到這種儒道兩家出世入世不相妨礙的程度是相當困難的。當然歷史上並非沒有此等人物;也許有些為帝王的,或者為國家良臣大將的,甚至那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市井小民,有人也許有可能做到如此的境界。

前面講到萬乘之主,不以身輕天下的重點,必須有「終日行而不離輜重」的身先天下的責任感;但在作為上,又須具備「雖有榮觀,燕處超然」的自處與處世之道。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這種內聖外王的最高境界呢?本章恰是一篇最好的說明。

現在先講本章對修道人在行為品格上的要求,必須要做到「善行無轍蹟,善言無瑕謫」的標準,然後才能在待人接物上做到「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所謂「善行無轍蹟」,是說真正做大善事,行止高潔的人,他所做的好事,完全不著痕蹟,你決看不出他的善行所在。因此,中國文化幾千年來,非常重視「陰功積德」。一個有道德的人,為善不慾人知,因為他不求名、不求利,更不望回報;如果做了一點好事,還要人家來宣揚,那就與傳統文化的精神差得太多了。所以,真正為善的行為,不像車輛行過道路一樣,留下痕蹟,如果有了輪印的痕蹟,就知道車子經過那些地方,等於自掛招牌,標明去嚮或宣揚形蹟了。

所以說「善慾人知,便非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由此理推,一個人要修道,當然是世界上最好最善的大善事,但無上大道並非人為的造作所能修得的。「道」是本自清虛寥廓、寂滅無為的,一有了方法,一有了境界,早已落於下乘,就如車過留痕,已有形蹟可循,已非至善了。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