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存有的光環:馬賽爾思想研究

存有的光環:馬賽爾思想研究

  • 作者:陸達誠
  • 出版日期:2020/10/20
內容連載 頁數 7/7

馬賽爾的哲學(尤其是「存有化」的層次)可以用四個字來表達(一)快:有如面對良辰美景,一下子就進入其中,不假思索;(二)新:新的發現,在友誼或人際關係有新的,迥然不同於往昔的領會;(三)深:不膚淺,不是今天有的友誼,明天便可能斷絕了;(四)滿:覺得完全飽滿了,不再覺得飄浮、無依,反而一下子就充滿,一切(包括死亡)都被超越,都不成問題了。此外,馬賽爾一元化關係的存在,以臨在(présence)來表示。臨在就是完完全全、充滿愛心的「在」,將整個的我給予對方的「在」。如母親為了孩子,置自己的幸福於不顧,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大的臨在嗎?討論存在,如果忽略了這樣常見的例子,實在是以偏蓋全,站不住腳的。無可否認地,存在中有許多悲慘的事,但人的偉大處即在於化腐朽為神奇,化悲劇為喜悅,不為悲慘所奴役,反而跳得出來,把自己和別人拉到「更」存在的境界。從臨在的經驗中,人與人可以有很深的、無私的、真誠的關係,而情到深處,確實能體驗到所謂的絕對和永恆,也能知道人生可以有怎樣的深度。這裡的絕對和永恆,是由「質」的角度而不是由「量」的角度來看的。
 
二、人際關係:以「存有化」的立場來解釋,對馬賽爾來說,「他人」是「可能給予我臨在經驗之主體」,因著他人的出現,使我領受到生命中最寶貴的臨在經驗。我與他同為主體,相互尊敬,不必因為彼此瞪視而互為消長。在沙特看來,他人即地獄,即客體,我與他人的關係為I and he,I and it,在馬賽爾看來,他人是可以豐富我的生命、與我互為開放的主體,我與他人的關係為I and You,兩者皆立於平等的地位,無主客體之區別。
 
由人際關係的肯定,馬賽爾也肯定了人神關係,在他看來,神是人體驗到最完美的臨在經驗之對象。他的宗教信仰為From being to Being,即由人際關係中深刻的存有經驗,進而溯及人神合一的境界。這種哲學是入世的,不像尼采所言「一旦與神交往,就完全忘卻人間」,反而由人與人之間深刻的交往而體驗到神對我的內在關係。
 
因此,馬賽爾的哲學是一元的哲學,對他而言,一加一並不等於二,而是合而為一的一,這與沙特的二元哲學實在有天壤之別。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