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原來孔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原來孔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 作者:傅佩榮
  • 出版日期:2021/05/28
內容連載 頁數 1/5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五五一年,時為春秋時代末期,周室衰亡,禮樂崩壞,文化傳統瀕於斷絕。孔子的祖先為宋國人(殷朝後代),後遷於魯國定居。他生於魯國鄹邑(今山東曲阜市附近的尼山),三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他由母親顏徵在撫養長大,接受一般鄉村孩子的教育,至十五歲告一段落,再自己立志學習,終於以博學知禮而聞名。
 
孔子怎樣立志向學
 
孔子十七歲時,母親去世。二十歲時娶丌官氏(宋國人)為妻,翌年生子孔鯉。孔子做過的職業包括委吏(管理倉庫)、乘田(管理牧場)與助喪(承辦喪事)等。三十歲前後就有學生求教並追隨他,形成獨特的師生團體,以講學修德與治國利民為目標。孔子學不厭而教不倦,學問與見識漸成系統,四十歲已可「不
 
惑」,五十歲達到「知天命」,明白自己的天賦使命乃承啟文化道統。五十一歲至五十五歲,孔子在魯國從政,先後當過中都宰(縣長)、小司空(工程部門副長官)、司寇(司法部門長官)等職,位列大夫,政績卓越。但與當權者政見不合,且不滿魯定公沉溺美色等,終於去職離鄉,開始周遊列國。這一去,便是十四年,遍歷衛、曹、宋、鄭、陳、蔡各國,推行教化,知其不可而為之,甚至兩度面臨生命危險。六十八歲時,魯國新的執政者正式召請他回國。七十歲,獨子孔鯉去世。七十一歲,他最喜愛的弟子顏淵去世。七十二歲,忠心耿耿的學生子路去世。七十三歲,孔子辭世。
 
綜觀孔子這一生,其實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他卻以身教和言教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儒家學派,成為兩千年來最偉大的「至聖先師」。孔子的智慧是什麼?首先即是「真誠」。人若真誠,將能體察內心有一股自我要求的力量,期待自己去行善。所謂「行善」,是指努力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適當關係」,亦即包含古代所說的五倫以及今日複雜多樣的人際關係。由真誠引發的社會關懷,將隨著個人角色的變動而由近及遠,其最高目標則是孔子親口敘述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正好反映了人類生命的最高價值。只要肯定自己正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自然可以心安理得。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