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2/6
第二層次的幸福快樂,是找到一種全心投入的嗜好或工作。
例如,爬山、下棋或繪畫,一種需要付出、需要努力後才能有的幸福感。塞利格曼教授的舉例令人印象深刻,他說,有個年輕人自二十歲就開始在證券公司工作,到了二十五歲時已經是個百萬富翁。
但這個年輕人每當走進證券公司工作,就會進入忘我境界。對他而言,此時此刻時間是停止的,工作已經不是上班了,更不是賺錢,他已經全然的浸淫其中了。
更深一層次的幸福感,則是活出更有價值、更慷慨、更有正面影響的生活。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像德蕾莎修女那樣的犧牲奉獻,但還是大有可為。例如,想一位你很感激,對你有重大影響的人,若是沒有對方,你可能就沒有今天的成就,把他對你的影響和幫助寫下來,然後約一個時間到他家拜訪,把自己寫下的心聲說給他聽。說完之後,你的幸福感會直上雲霄。
所以,我們幫助孩子念最好的學校,是希望他們將來更幸福。
如果可以,我們幫助孩子投入一種良好嗜好,幫助他學會關懷他人,感激他人,他們會更幸福。
父母越包容,孩子越有責任感
如果你問我,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一定認識很多父母,最佩服什麼樣的父母?
我會說:我最佩服有包容力的父母。
他們真了不起,也真不容易。
若是孩子對你說,他不想念大學,你會怎麼回答?
如果你是位醫師,很希望學業成績相當好的兒子能繼承事業,但他卻對哲學感興趣,你會怎麼辦?
我還遇過一位媽媽含著淚怨嘆,她那小四的兒子太會下圍棋了,好像是業餘五段的棋力。但她還是擔心兒子的前途,以後該怎麼辦?
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
父母也可以分成好幾種類型:有一種舍監型的父母,一天到晚要求孩子幾點上床、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做功課。有一位媽媽承認,她還會盯著孩子的刷牙時間,看有沒有滿三分鐘。
有些父母屬於將軍型,常常發號施令,嚴厲無比,常常大聲吼叫,孩子看了就怕。
我想我們這一代很多人當年的父母,就是將軍型的。他們很多都是好人,都很愛孩子,也都認為嚴格管教是為孩子好。但真是如此嗎?
還有導師型的父母,常常會跟孩子談大道理,諄諄教誨。但是孩子,特別是青少年階段的孩子,聽進去了沒?或者信服程度如何?那就得而知了。
共
6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