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_加碼
內容連載 頁數 1/2
眾聲喧嘩,不及一滴清淚!

2020庚子年元月,當人們尚沉浸在春節的歡愉中,新冠肺炎疫情( COVID-19)卻悄然引爆。隨著疫情擴散,封城、封市、封國境,彷彿末日降臨。即使「封鎖、隔離」成為關鍵字,但焦慮的人心卻封不住。

見證世紀瘟疫的期間,看到人性的醜陋與美麗。本書寫作動機緣於疫情下,人們如何重建新生活,這就需要「合宜的話語」,才能重拾人際信任,彰顯人性美德,不枉費世紀災難帶來的領悟成長。

今天自媒體年代,人們充分掌握話語權,但在言語、行徑方面,卻多見「受人歡迎,卻不受人尊敬」現象。污言穢語、譁眾取寵、傷風敗俗、肆無忌憚,卻習以為常,導致信任崩解。不信任年代的徵兆:對立而無法理解、抱怨卻不知感恩、擁有但不懂知足、批評而不知反思、諉過卻不願反省。

《聖經》(箴言25:11)「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金蘋果隱喻:話語美德,以真誠與愛出發,傾聽需求並回饋,進行有意義的對話,滿心期待溝通有所收穫。因此,話說合宜、觀點明確,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讓行動博信任、理念能說服,效果得彰顯。

說服(convince 或 persuade)是透過溝通,傳情達意,影響對方的心理,讓對方自由抉擇,而非被迫接受。哪些情境需要溝通說服呢?如理念傳揚、公眾簡報、人際溝通、行銷提案、顧客關係、共好組織、家庭維繫、政策宣導等。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認為,具備人格(ethos)、邏輯(logos)、情感(pathos)這三項基本元素,更能達到說服目的。我的解讀:「人格」是價值觀與言行合一的身教,也是最好的說服。本於良知,出自真誠;「邏輯」是理性思維;「情感」是感性抒發。說服要結合價值觀、行為、文字與語言,才能展現魅力(charisma)。理性和感性訴求,成為說服傳播的核心概念,然而道德訴求彰顯人格誠信,卻在今日被嚴重貶低。

人格:終生行走的品牌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