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教養展_短波66
內容連載 頁數 1/8
【內文摘錄1
 
第1章 鑽進兔子洞
 
追問你對某物的興趣,拆解它帶給你的悸動;搞清楚這件事物為什麼能抓住你的注意力不放,並容許自己投入那份陶醉。
 
「我該從哪裡做起?」投入自造四十多年,我最常被問起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答案卻很難一語道盡。如果問的是個別作品,我通常會回答:「呃,看狀況。」絕大部分原因是創作和自造本身有其特有的動力,包含慣性、動量、結構內聚力、摩擦、斷裂等物理特性,各有不同的考量。因此看你要自造什麼東西,製作原理往往會決定你要從何下手。
 
不過,這個問題多數時候真正想問的是:「我不知道要自造什麼,我該從哪裡做起?」此時,問題也從物理世界,移向概念和靈感所在的內在心智空間。我近來漸漸相信,答案存在於一條偉大的基本物理法則中,那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靜止的物體傾向靜止不動,除非受到外力作功。簡單來說,想要開始動手做,你必須自己成為那股外力,推動(心智的和物理的)那顆球,讓球滾起來,克服怠惰和猶豫的慣性,開始累積真正的創意動能。
 
我本身偏好速度和實驗,很少遇到裹足不前的問題,也因此很少有想不出點子的時候。倒是常常眼睛大胃口小,創意餐盤上始終堆著多到要快滿出來的點子。我需要爭取的通常是時間和資源,不是煩惱下一件作品該做什麼。
 
我知道這可能讓我在某些創客圈裡顯得突出,八成還會惹毛另外一些圈子,但我向你保證,這和我個人能力特不特別沒有太大關係,反倒與一項特質比較有關,那就是興趣。依照我的經驗,想對世界有些貢獻,至少需要一點興趣加持。興趣是自造界的重力,能牽動事物、黏合事物,形成架構。熱忱(興趣好的一面)能創造不凡之事(例如點子),但若是太過單一的固執(興趣壞的一面),也可能變成一股破壞力。身為創客,你會經驗到哪一種結果,很大部分取決於你如何發現、運用和管理興趣的來源。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