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7
自序
 
2012年,我從印度錫金拜見上師嘉察仁波切剛回來,Rafeeka突然一通電話,邀請我加入星際馬雅時間飛船的行列,希望我能夠試著製作星際馬雅的調頻音樂,但我完全不知道她所說的音樂是什麼?那個遙遠的神秘馬雅(MAYA)究竟會有甚麼音樂在裡面?難道是一種中美洲馬雅原住民的吟詠古調,需要我去採集嗎?
 
事實上,那幾年,除了馬雅曆預言世界末日的傳說,在全世界風風火火地四處散佈著,對於大部分的亞洲人來說,與神祕馬雅相關的中文資訊,幾乎是少得可憐,我實在也無從想像,於是隔了幾天,Rafeeka偕同Rebeca,和我相約於東區一家德國茶店,全力來為我解釋,整個過程大約七個多小時,我依稀聽到她們告訴我,這個「星際馬雅」不是地球上的那個「馬雅文明」,而這個曆法其實叫做十三月亮曆,是由一位墨西哥裔的美國人叫做荷西‧阿圭列斯(Jose Arguelles)的藝術史美學博士,花了33年的時間,透過考古研究與接收跨次元訊息的方式所整理出來的。他後續衍生出來一個龐大的宇宙科學知識系統叫做「時間法則」,其中一部分,可以將每天的星際能量頻率,透過一些矩陣公式計算出五個重要的每日調頻音符來。Rafeeka希望我可以把這些音符創作成一些星際調頻音樂,以協助地球亞洲的星際家人們,每日更即時完成這個跨次元的調頻練習……
 
當然,那個時候的我,對她這個奇妙的「創意」構想,既好奇又興奮,但是卻毫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因為那些來自外星的馬雅信息,實在太難理解了。我想,一則是我的大腦一直周旋在那個古老的馬雅文明上跳脫不出來,我還停留在一種人類考古學的線性思維中,完全沒有想到這其實是一次跨次元外星智慧的訊息傳遞;而另一方面,那時的我,正沉浸在以量子科學理論來解析療癒音樂的創作研究,整個腦袋還糾纏在實證科學和量子科學的辯證裡,所以實在也沒有多餘的大腦去接收這個「特別」的召喚。所以,這七個多小時灌頂下來,我的腦海中只殘存記得三個字,那就是我的星系印記「天行者」,而之所以還記得,則是因為它跟電影《星際大戰》中的路克有一點連結。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