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6
內文試閱1
禧世代的上癮症
父母搞砸了你的人生,
這或許不是他們的本意,但事實如此,
他們把自己的缺陷傳遞給你,
還加了些缺點,只給你。
但他們的人生也被父母搞砸了,
穿戴著舊式衣帽,蠢如小丑,
一半的時光,軟硬兼施,
一半的時候,惡言相向。
悲哀一代傳一代,
如海蝕岸礁般地不斷深刻,
盡你所能地早早逃脫吧!
還有,千萬別生養孩子。
英國詩人菲利浦.拉金(Philip Larkin)1971 年發表的〈詩曰〉(This be the verse)描繪一幅稍顯陰鬱的育子景象。不幸的是,這景象有部分是真的。我們如今生活在「有害的富足」
年代,有很大部分得歸因於父母及祖父母輩的良善意圖。
整個1980 年代及1990 年代,嬰兒潮世代致力改造企業以迎合時代需求,他們以追求個人成就及企業獲利為名,甩脫了許多的保護。在此同時,他們在養育子女方面也擁抱新思維,包括更強調個人主義與個人成就。但是,在這個年代堪稱最大的諷刺是,嬰兒潮世代最常見的育兒方法,導致許多孩子無法適應嬰兒潮世代建造的企業環境,也就是鮮少提供安全圈的工作環境。
生長於大蕭條及二次大戰物資配給時代的偉大世代,想確保孩子不像他們那樣艱辛受難或錯過青春年華。這是好事,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一帆風順,別歷經他們受過的苦。嬰兒潮世代就是這麼成長的,他們相信這些東西不該被剝奪。
X 世代(譯註:一般指1960 年代中期至1980 年代初期出生者)與Y世代的教養使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成長於網路問世前的X 世代信仰「埋頭苦幹」,身為被忽視與遺忘的世代,他們不曾認真反抗過什麼,也未曾在年輕時主張過什麼。成長於1980年代的生活很美好,1990 年代及2000 年代甚至更繁榮,網路公司、電子商務、電子郵件、線上交友、免運費隔日送達商品,不用等待,現在就可以得到它!這一切對於此時已經長大成人的這個世代產生了影響。
出生於1980 年代初期至2000 年代初期的Y 世代,也被成為千禧世代(Millennials),因為他們是二十一世紀出生的第一個世代,他們是伴隨著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一起成長的第一個世代。他們常被批評為膚淺、懶惰、不懂禮貌,不過這類批評也不是什麼新東西,每一個新世代都會遭受更老世代的類似批評,「現在的孩子」這個詞從來就不退流行。
共
6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