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展
少年讀論語3:孔子都在想什麼?

少年讀論語3:孔子都在想什麼?

  • 作者:張小椿
  • 出版日期:2023/09/07
內容連載 頁數 2/2

孔子知曉天命,所以心懷敬畏。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他說:「不知曉命運,就不可能成為君子;不懂得禮儀,就沒辦法在社會上立足;不知道分辨別人的言語,就不可能了解別人。」知曉天命後,身處窮困,便能有一種淡定從容。周遊列國十四年,孔子經歷無數困難挫折。在衛國的匡地,匡人因為誤會圍攻孔子,弟子們都很害怕,孔子卻毫無畏懼。去宋國時,宋國司馬桓魋擔心孔子搶了他的位子,派出一隊人馬,在半路上砍倒大樹想壓死孔子。弟子們很緊張,勸孔子快走,孔子卻一點也不害怕。
 
孔子對天命心懷敬畏,就像對待鬼神一樣「敬而遠之」。孔子從來不談論怪異、暴力、叛亂和鬼神。孔子說:「君子有三種敬畏的事:敬畏天命,敬畏身居高位的大人,敬畏聖人的言語。小人因不懂天命而不知畏懼,輕慢王公大人,侮辱聖人的言語。」天命排名在大人之前,甚至在聖人之前,在孔子心中最為重要,侮辱不得。
 
思考題:
 
孔子對天命抱持什麼樣的態度?
 
輕鬆學古文
 
古人眼中的災禍和祥瑞
 
古人的科學認知有限,認為自然現象非常神祕,天帝主宰整個宇宙,各種自然現象又有各自的主宰神祇,如風神叫飛廉,雨神叫蓱翳,雲神叫豐隆。人世間的帝王被稱為天子,顧名思義是天帝的兒子,人世間的君王是根據天帝的旨意來管理萬民的。任何一個國家建立政權後,都要想辦法取得上天的認可,以表示自己的權力是老天授予的,有絕對的合法性。天子通過祭祀等儀式與天帝取得某種神祕的聯繫,秉承天帝的旨意統治百姓。
 
人們往往還喜歡把天象的變化與人世間的禍福連結起來。做得不好,天帝就要提出警告,甚至降下懲罰:像是彗星是兵災的凶兆;日食現象則是君王做了不該做的事,天帝想要警示居王,「日不食、星不悖」才是「太平盛世」。做得好,天帝就會降下祥瑞,以示鼓勵,比如禾苗長出雙穗,乾枯的水井突然冒出甘泉,出現麒麟、鳳凰等珍禽異獸等。但實際上這些都是科學不發達時的迷信,是統治者威嚇人民的把戲而已。
 
詞語補給站
 
一、怪力亂神:指關於怪異、暴力、悖亂和鬼神的事。
 
例句:他向來中規中矩,不喜歡談論怪力亂神之事。
 
二、敬天愛民:尊重天命,愛護百姓。
 
例句:周公仁德寬厚,敬天愛民,難怪受到孔子的極力推崇。
 
2上一頁 1 2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