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6
〈花在刀口〉迎接新生兒,買終身型的保險比較划算嗎?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所以孩子出生時,做爸媽的總是父/母愛大噴發,想為兒女準備萬全的保障,甚至照顧孩子一輩子。小文與小芳也不例外,正準備迎接二寶的他們,正考慮如何為二寶投保保險。
由於大寶出生時,小文與小芳尚未進入顧問服務,所以當時的投保我並沒有參與建議。如同多數消費者會做的決策,當時小文與小芳為大寶投保不少終身險,每年支出不少保費,想法不外乎來自以下業務員的類似說法:
★ 常見業務員話術
真心建議 手術險不動
住院/手術險本來就是醫療險的基本款。對我來說終身型的醫療險就像你買房子(繳完這保險就屬於你的,沒用到又會退還保費)。那繳附約或定期其實就有點像在租房子,繳到你 75 歲 80 歲這個契約什麼都沒有了且也不退還保費。
二寶出生後,為了公平起見,原本他們也是想為二寶投保以終身險為主的規劃,所以想問問我的意見。
在全生涯的財務規劃中,保險確實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主要功能是在累積資產的期間,若是遭遇重大人身意外時,不致於讓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房子被法拍,或是被迫要拿存了好久的教育金來付醫藥費。
所以,保險是在我們還不夠有錢時,支付部分保費轉移風險,最終的目的是希望盡快累積自己的資產,提高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要知道,保險可不是什麼都保,留在自己身邊的錢,才是我們最佳的保障。所以,在建議新生兒的保單時,我會掌握以下三個原則去規劃:
■ 原則① 大人優先於小孩
永遠別忘記,在孩子能夠自立前,「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所以在孩子出生時,自己的保障才是優先需要檢視的。
以我自己為例,假如我每月需負擔家中開銷 4 萬元,而最小的孩子距離 22 歲大學畢業還有 12 年,那麼我至少就需要 576 萬的保障(4 萬×12 個月×12 年=576 萬),另外還有房貸、孩子教育金等,也必須和另一半討論是否列入保障項目。估算出保障需求後,再扣除我身上有的金融資產,例如存款、投資等等,就是我的壽險保障缺口。
更悲慘的狀況是,我可能不僅失去工作能力,還必須請看護照顧我,這會對家庭的財務造成多大的衝擊?
共
6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