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地球.地殏:如何在質變的地球上生存?

地球.地殏:如何在質變的地球上生存?

Eaarth: Making a Life on a Tough New Planet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3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我們認識的地球,也是唯一的地球,已經一去不復返。
你可以一直忽視環境問題,不過當火燒屁股時,會燒的很快!

  我們用化石燃料支撐現代文明,用人造氮肥製造糧食。不過,地球卻因此悄悄起了物理性質的變化,小麥減產、熱浪變成常態,糧食與水短缺成為雙重風暴。這個地球,雖然外表依稀是原本的樣貌,實際上早已徹底變質。我們姑且稱它「地殏」吧!(《爾雅.釋詁》解釋:殏,終也。即我們原來的舊地球已經被破壞,如今迎來的是一個新「地殏」。)

  日本核災事件告訴我們,用核能降低碳排放的美夢已然破滅。身為350.org發起人,同是本書作者比爾.麥奇本主張:「只有縮小生活規模才有希望!」讓我們對未知的生活找到一絲希望。當前我們唯有改變追求經濟成長的心態,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控制在350ppm以下。而這一切種種都有賴於建立謙卑、只取生存所需的社會與經濟秩序,重新建立起在地化的社區連結,讓大家能以平安度過這險峻的挑戰。

現在你也可以這麼做……
  「食物」在地化:只吃在地食物、自產糧食,當兼職農夫。
  「能源」在地化:屋頂安裝太陽能板、支持風力發電。
  「經濟」在地化:到農夫市集購物,少去大型連鎖賣場。
  發展社區網絡:重新建立認識鄰居,參與社區活動。

本書特色

  ◎作者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被譽為全球前一百大思想家,曾以350.org之名發動181個國家,5,200個據點,舉行全球性的環保遊行運動,被CNN喻為「地球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政治行動」。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選書,並以專文推薦:「……與其讓一本書充滿黯淡的環境報告,麥奇本用他的智慧和樂觀主義掩埋絕望。」

  ◎《出版人週刊》:「人類的文明讓當前的地球已經失去氣候控制能力,麥奇本要求大家別對生活掉以輕心,繼續保護地球。」

  ◎英國《衛報》、美國《時代雜誌》、《紐約時報書評》、《紐約書評》、《出版人周刊》專業推薦。

作者簡介

比爾.麥奇本 Bill McKibben

  知名作家,著作包括《自然的終結》(The End of Nature)、《在機械化時代保持人性》(Enough: Staying Human in an Engineered Age) ,以及《在地的幸福經濟》(Deep Economy)等多本暢銷書。曾經擔任《紐約客雜誌》(New Yorker)的駐社作家,目前不定期為《哈潑》(Harper’s)、《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等各大雜誌撰稿。

  麥奇本創辦了Set It Up和350.org兩個環保組織,後者在2009年10月發起認識全球暖化運動,被CNN喻為「地球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政治行動」。

  目前任教於密德柏里學院(Middlebury College),與同為作家的夫人蘇.哈本(Sue Halpern)和女兒住在美國佛蒙特州。

譯者簡介

曾育慧

  台灣雲林人,北一女中、台大政治學系畢業後,以倡議台灣健康人權、推動台灣國際衛生事務參與開始,踏入非政府組織領域,關懷的面向逐漸擴展,從國際醫療合作、公共衛生、人權、環境,到開發中國家的貧窮與社會不平等問題。目前於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攻讀博士,課餘從事翻譯,作品包括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自傳《窮人的銀行家》、揭露製藥產業不當經營的《藥廠黑幕》、英國BBC電視節目文字版《食物的真相》…等十餘本譯著。目前亦擔任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

  聯絡方式:mayeeshatk@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人力、創意、靈感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前環評委員 文魯彬
推薦序 人是否可能回天?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臺灣環境保護聯盟前會長 徐光蓉
作者序

第一章 危機:地球變地殏
氣候變遷改變世界
我們的減碳「時間表」錯了
氣候暖化的連鎖效應
我們認識的地球已經一去不返
石油帶來的新危機
氣候變遷的大量證據
「世界之肺」變成「世界煙囪」
這是我們的「地殏」

第二章 迷思:我們還能再成長嗎?
人類的壞習慣
綠色成長
能源轉型
不堪負荷的基礎建設
我們已無退路
貧窮國家的災難
全球化就是最大的經濟泡沫
成長的極限
人類未來的命運?

第三章 退守:回歸在地化
大到不能倒?
小比大好
大美國計畫
大而無用的政府
縮小生活規模
在地化運動
在地生活範例
經濟在地化行動
打造自給自足的小鎮

第四章 行動:改變生活習慣
即將崩毀的食品供應鏈
佛蒙特的在地生產經濟網絡
大型農企的神話
多樣化農耕技術
有機農業
回歸鄉土
節約能源
在地化能源生產
社區網絡
350運動
致謝辭

 

推薦序1
人力、創意、靈感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前環評委員 文魯彬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想法是:臺灣人看這本會不會覺得跟我們(臺灣)沒太多有關係吧?很多不錯環境、社會、經濟、代間正義相關議題的書籍和影片所反應出來的真相,往往都是顯現全球最嚴重違背正義原則的國家──美國──的立場。本書也不例外。書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美國人熟悉而臺灣人不見得能了解其脈絡的例子。所以看完了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何時會有臺灣的版本?」。

  既然如此,本書的中文版也應該會給臺灣關心氣候變遷帶來的經濟、社會與自然生態的人一些啟發。

  本書描述的是我們所面對的氣候變遷問題,其導致的地球環境變動,以及之後我們該怎麼因應。前半部「天災人禍」的說明很有說服力。事情蠻嚴重,該趕快採取行動。而最優先採取的行動是針對產業政策,國際(包含中國)貿易政策來作全盤重新評估。本書的結論則是:未來我們的社會與經濟就是一個徹底「在地化」的社會經濟。這些「在地化」的建言臺灣社運團體早已向政府呼籲,或許從外國人的口中講出來,政府比較聽得下去吧!

  前面所講的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生活環境衝擊大家都知道──或許只有美國人與美國眾議員財不這麼想。近期美國的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美國人不認為氣候變遷是個事實,或是不相信氣候變遷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現象。更誇張的是,在四月初,美國眾議院有60%的議員支持修法,限制美國環保署管制溫室氣體。立法理由是科學家對氣候變遷的原因「沒有共識」,這個法案就命名為「預防徵能源稅法」(Energy Tax Prevention Act)。

  深受美國影響的臺灣「學者內閣」,以及深受財團影響的「金牛立委」會不會跟?

  這本書後半段所提出「在地化」遠景則也深受美國鄉間簡樸生活的影響,令人懷疑是否適用於臺灣。不過如果讀者可以把本書提供的改進「方案」擺在一旁,而是針對作者提出改進的「方向」發揮想像力,應該可以對於改變目前台灣的政策、經濟與社會有所幫助;當代問題不是創造改進方案的人和組織,而是處處往錯誤方向的人和組織。

  作者比爾.麥奇本在四月的演講中提到:「我們永遠不會像石油公司有這麼多錢,因此我們要運用不同的『貨幣』,例如人力、創意、靈感....」

  在臺灣,「石油公司」可以替換成馬英九、蔡英文、中油、台塑、能源局、環保署、台灣大學……等所有擁有資源與勢力的組織和個人;而「錢」也不只是代表錢,而是代表足以動員民眾的任何誘因或動機,例如「GDP」、「台灣的競爭力」、「環保救國」、「消費至上」、「創造就業機會」等等口號和迷思。

  要以人力、創意、靈感來應對眼前到處出沒的政客和企業很不容易。不過,我們有選擇嗎?

  最近針對國、民兩黨曾經支持的國光石化工業區巨大投資案,因為台灣民眾的壓力,讓政府與大政黨不得不改變主意。這應該就是麥奇本所說,以「人力、創意、靈感」的社會運動,來對抗企業、政府、學界、政客背後的無窮資源。或許從國光案我們可以看到一點曙光,而那曙光或許就是要推倒國、民兩黨徹底學習麥奇本所描述美國共和、民主兩黨所學的真理:「在亞當斯密(Adam Smith)之後的兩百年間,人們不分黨派,都認為擁有愈多一定愈好,而且解決所有問題的答案,就是不斷地擴張再擴張。」

  我認為本書很有參考價值,原因是麥奇本進幾年所推動的350.org組織的經驗。觀察地球這4、50年來積極採取或推動所謂全球化的運動,主要的是為了跨國企業或國家執政者的利益或政績,而比較少看到社群團體有效地利用那些「國際接軌」的工具和做法來增加影響力。這本書給我們最有價值的啟發就是麥奇本描述的350.org組織運作過程中所看到的政治「在地化」:就是「分散式的政治力量」。

推薦序2
人是否可能回天?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臺灣環境保護聯盟前會長 徐光蓉

  多數現代人的生活與自然隔絕,活在人創造的環境中:上網、開車、購物、看電視、聽音樂……。春夏秋冬差別只有是否需要開空調,只要能負擔水、電、糧食都不會有問題……。似乎人可以一直這樣「為所欲為」地生活。近兩百年人類科技的進展讓我們誤以為只要努力,沒有事情是不可能。當全球不及10億人時,或許可能;但在近70億人口的今天,地球的資源是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過如同美國人的生活。許多人開始懷疑現況能夠維持多久,本書作者麥奇本就是其中之一。

  如同許多「悲觀」的環境保護人士,作者以相當多的篇幅敘述為何氣候開始改變, 哪些地方開始引發問題,這些問題擴大後可能帶來的全球災難……。因為無止境的浪費、破壞,我們生活的地球已經不再是我們認識的星球,朝向大規模毀滅邁進。人類破壞環境並非在工業革命後才開始,只是過去環境惡劣到人難以生存時,人可以向外求援或移居他地;其中也曾發生幾起無處可去的慘烈結果:南太平洋的復活島、維京人移民格陵蘭等。問題是我們破壞地球環境,而我們無處可去。

  當然,也有案例顯示,若及時改變破壞生存環境的惡劣行為,人還是得以延續。不過前提是同處於此環境的人應該有「改變」的共識。氣候變遷是全球性議題,唯有國際社會能達成共識,才有解決問題的可能。目前多數國家的共識是希望能控制全球增溫不超過攝氏兩度,對應大氣中所有溫室效應氣體濃度相當於450ppm,2011年的今天,總溫室效應氣體濃度已然約440ppm,而且還在持續上升中。如果想要穩定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在450ppm,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必須在2015年以前達到最高點, 之後就必須迅速減少。然而,美國韓森博士根據古氣候資料認為450ppm還是過高,應該回到350ppm;這說法四、五年前還被認為不切實際,現在卻受到愈來愈多人的認可,350.org就是基於此目標成立。

  不僅改變已發生,更令人氣餒的是既有利益團體不斷阻撓,加上「不做不錯」的短視政治人物互相推諉攻擊,讓可以改變的關鍵時機迅速流逝:近幾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大會都在枝微末節打轉,實質減量談判毫無結果,數個高污染排放國蠻橫地無視極易受害國的減量要求,逕自研擬無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接不接受,隨你!

  不是決策者的你我該怎麼辦?全球思考、在地行動是作者提出的可能解決方案; 如果政治人物不願處理,民眾必須群策群力尋求與環境永續的可能。從草根開始凝聚力量、造成風潮,才可能改變。唯有當每一個社區、每個城鎮、每個國家改變,氣候變遷才可能減緩,人類的永續才有可能。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855967
  • 叢書系列:Break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石油帶來的新危機

如果說穩定的地球環境孕育人類文明,那麼應該還有其它因素促成現代化,創造出目前居住的世界。這個答案就是18世紀早期突然變成垂手可得的廉價化石燃料,這種說法並不誇張。一桶石油產生的能量等於2萬5000小時的勞動力,也就是每桶石油值10年人力。美國人平均每年耗用25桶油,每年等於得到300年的免費勞力。但這只是石油,人們還用了煤與天然氣,這就是讀者諸君現在不必付出太多勞力的原因。至於那些操作機械的人,產量比前人不曉得提高幾百、幾千倍。正因為如此,我們繁盛興旺,經濟成長,當然也就是為什麼今天會有全球暖化和酸海的現象。簡單地說,我們用200年的時間開鑿遠古時代累積下來的碳,混合氧氣,點燃活塞,開車出門買速食,沿途再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將碳排放到大氣中。大氣裡累積的碳就是地底下油田與礦脈的再現,每1加侖的石油代表100噸的遠古植物。我們每天從下床後打開咖啡機,到熄燈上床,不停歇地燒著煤、瓦斯和石油。(即使睡覺時,壁爐是不是還在燒?冷氣機是不是還在運轉?)如果那天某個外星人降落在美國,大概會回報總部說,我們是靠燃燒化石燃料來啟動兩足裝置。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讓孕育文明的氣候喪失原有穩定性之際,支撐現代化的化石燃料也很不湊巧地即將用磬。這兩個(彼此糾結的)現象,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撼動著我們。跟上個世代針對地球升溫提出警告的科學家一樣,地質學家也從很早開始擔憂日漸減少的石油供給。1956年,也就是夏威夷毛納羅峰(Mauna Loa)設置第一座二氧化碳觀測站的前兩年,石油地質學家艾姆.金.哈伯特(M. King Hubbert)便預測美國石油產量會在1965到1970年間達到高點。他說得一點也沒錯,但因為中東地區的大油田還源源不絕地冒出石油,所以沒有人覺得這值得擔心。一直到近幾年,終於出現一些令人困惑的跡象:石油產量開始減少,而且也沒找到能夠補足缺口的新油田。「產油高峰」(Peak oil)跟氣候變遷的境遇相似,剛開始都被視為極端而偏激的想法,但愈來愈多證據告訴我們,從地球手上奪取來的石油數量終將減少,而非增加。
2008年11月12日,這場辯論宣告結束。如果你沒注意到,只能怪歐巴馬風潮過後的種種事端,或是金融海嘯引發的全球騷動。11月12日,小布希政府決定放棄購買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只打算提供銀行再融資。同一天,歐巴馬任命交接小組。其實,當天真正值得關注的新聞是國際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簡稱IEA)發布足以改寫歷史、眾所期盼的《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報告。IEA是1970年代已開發國家在歷經數次石油危機後,為了確保能源穩定供應而設立的機構,因此立場偏向保守。內部經濟學家堅稱石油供給在未來數十年一定會持續成長。沒問題,沒問題,沒問題,石油多得很!
但這一次IEA的論調明顯不同。首先,IEA表示目前每年石油會減產7%,未來幾十年每年會持續減產9%。換句話說,這些大型油田的產量已經下降到人們再也無法取得跟以前一樣多的石油。先不談亞洲地區的耗油成長,若要維持今日能源的使用型態,我們就得在2030年以前變出4個沙烏地阿拉伯來供油才夠。但是亞洲用油需求持續增加(注意美國成人有92%有車,中國人只有6%),如果要跟美國人一樣,那每年要找出6個沙烏地阿拉伯或一個新的科威特。若換算成金錢,IEA估計,在維持現今石油經濟規模的條件下,2030年以前,每年需要三千五百億美元探勘和投資,這與2000年到2007年經濟繁榮時期的3900億美元投資差不多。不過IEA的驚人數據可能都還過於樂觀。美林集團(Merrill Lynch)能源分析師用非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的新油田數據算出,在2030年之前,我們需要十個新的沙烏地阿拉伯。曾經擔任美國中情局局長與國防部長的傑姆斯.史勒辛格(James Schlesinger)曾說:「論戰已經結束,產油高峰派贏了。」
在舊地球上,我們有北極冰帽,颶風不會侵襲西班牙和巴西,水母不會分泌大片黏液占據海洋,我們有一個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座落在廣闊富足的油田上。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現在他們坐在空空如也的油穴上,花再多的錢也買不到石油。那麼,現代化是否隨著石油的減產而消逝?這是值得追問的問題,因為全世界前12大企業中,有6家化石燃料供應商、4家汽車與卡車製造商,還有一家奇異電子,很明顯都與能源緊扣在一起。光是化石燃料的採買金額,幾乎占全球GDP的十分之一,而其它的十分之九則是靠燃燒這些燃料建構起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科普、飲食、電腦】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_領券折百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