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中國不可無岳飛

中國不可無岳飛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出師已捷身冤死,長使英雄怒滿膺。」

─史式輓岳飛

  我們說:「中國不可無岳飛」,顯然包括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中國當時不可無岳飛。在南宋之初,金國的兀朮率領十萬精兵窮追趙構一直追到東南海上。如果不是岳飛練出一支軍紀嚴明的新軍,收復建康(今南京),把金兵橫掃出江南地區,保住了江南這一方熱土;如果不是岳飛北伐中原,取得潁昌、郾城大捷,一舉擊潰了金兵的主力,使得宋金雙方強弱易勢,宋由弱轉強,金由強轉弱;則南宋朝廷已經被金兵消滅,根本無法在當時的大環境中立足。

  我們說「中國不可無岳飛」的第二層意思是:不僅是當時的中國不可無岳飛,就是今天的中國也不可無岳飛。自從鴉片戰爭以來的一百多年中間,中國飽受帝國主義侵略之苦,那時經濟落後,國防力量不足,遇到外敵入侵,中華兒女只能以自己的血肉築起新的長城來抵擋。每次抵抗外侮的時候,民族英雄岳飛都和我們站在一起,鼓舞我們奮勇前進,衛國殺敵。

  岳飛不愧是在歷史上建立了不朽功勳而又享有崇高威望的民族英雄。他奮鬥一生,不僅為中華民族保護了中國南方這一大片熱土,使之作為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基地,而且以自己的所作所為樹立起一種可以傳承千秋萬代的民族精神。英雄遺愛,萬古長存!

  中國不可無岳飛!

作者簡介

史式

  字執中,1922年8月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為著名歷史學者、民主黨派成員、重慶師範大學教授、四川文史館館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抗日戰爭爆發,史式棄學參加抗戰工作,從此失學,全靠長期自學成為一位海內外知名的歷史學家,以倡議重寫中華古史而聞名。他的文章,數十年來,已經形成一種「三合一」的文體:一曰歷史論文的內容,言必有據,無徵不信,絕不「戲說」或「漫談」;二曰歷史散文的形式,為方便表達內容,形式不拘一格,娓娓道來,引人入勝;三曰歷史雜文的語言,「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尖銳潑辣與妙趣橫生兼而有之。主要著作有《中華民族史》多輯、《太平天國史實考》、《台灣先住民史》、《我是宋朝人》等。

  作者親歷抗日戰爭,受滿街迴響的〈滿江紅〉歌聲的感召,開始了一生的宋史研究之路。如今年近九旬,回想往事,當年全民抗戰的激情場面還歷歷在目,遂飽含感情,撰寫了這部有關民族英雄岳飛的歷史著作。

 

目錄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寫在前面的故事:北宋的三個皇帝∕史式

第一章 奮起從軍:使命的召喚
崛起於草根
宗澤是他的貴人

第二章 靖康國難:趙佶的罪孽
重用「六賊」,腐敗橫行
聯金滅遼,引狼入室
李綱臨危受命
亡國之君是怎樣煉成的
「靖康之恥」的大悲劇

第三章 泥馬渡江:新帝的假面
宗澤救了趙構一命
「泥馬渡康王」的神話
岳飛被罷黜
陳東之死
宗澤的遺恨
賣國之君的本質

第四章 苗劉兵變:不抵抗的惡果
揚州之敗
苗劉兵變
皇帝的賣國鐵證
海上逃生記

第五章 收復建康:新軍立了大功
宜興練兵
收復建康,一戰成功
寧可抗旨也不屠城
第一次北伐
第二次北伐
元帥軼事

第六章 君臣鬥法:不妥協的抗戰派
大漢奸養成記
全民抗戰的浪潮

第七章 北伐難成:皇帝在挖牆角
趙構替兀朮解圍
岳飛孤軍奮戰

第八章 英雄末路: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下
三大將被奪權
陰謀在醞釀中
岳飛入獄
英雄之死

第九章 誰是主凶:秦檜有點冤
「莫須有」三字獄
主凶是誰

第十章 千秋功過:走上民族神壇
他為岳飛平反
采石大捷
明主後繼無人
歷代封贈
臉譜下的真實
《說岳全傳》中的岳飛形象
為岳飛第二次平反
真實的岳飛

□後記:為什麼說中國不可無岳飛?
□跋∕岳朝軍

 

  史式教授的新著《中國不可無岳飛》一書已經脫稿,即將問世。我有幸對原稿先睹為快。作為岳氏宗親,對於這位七十年來一直關注宋代史事、岳飛史事的高齡史學家,樂意作一番必要的介紹,以供閱讀此書的廣大讀者參考。

  據我所知,在史式教授的少年時期,抗日戰爭爆發,他棄學而參加抗戰,從此失學,以後全靠長期堅持業餘自學,終於成為一位海內外知名的歷史學家,以倡議海峽兩岸史學家合撰一部中華民族的新史書與重寫中華古史而聞名。他之所以選擇自學歷史,也與岳飛史事有關。當抗日戰爭爆發之時,全國各地到處都貼著岳飛所寫的「還我河山」四字的標語。「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的〈滿江紅〉歌聲響徹雲霄。他當時覺得震驚,想不到八百年前岳飛抗金的史事對後世竟會產生這麼大的影響,能夠如此鼓舞士氣,能夠如此振奮人心。「丹心一片棲霞月,猶照中原萬里山」,岳飛短促而悲壯的一生事蹟,作為中國人,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不管什麼時代,只要國家有難,敵騎踏進中原的時候,大家就會想起岳飛來。岳飛盡忠報國、還我河山的精神早已超越時空,成為中華民族永不泯滅的民族精神,流傳千秋萬世。他從探討岳飛的史事開始,從此走上了自學宋史、自學歷史的道路。

  史式教授雖然不是我們的岳氏宗親,但是岳氏宗親中很多人都知道他,都認識他,都敬佩他。因為七十年來,他再三呼籲,公開提出,要為岳飛作徹底平反(第一次平反是平「謀反」之反,徹底平反是平「愚忠」之反),要為謀害岳飛的主犯趙構增鑄一尊跪像,永遠跪在岳墓之前,成千秋正義之創舉,立價值重估之豐碑。他的這些想法,這些說法,得到不少岳氏宗親的共鳴。史式教授認為:岳飛並未謀反,他的這件「謀反」冤案,在他被害的二十年之後,已由宋孝宗趙□為他平反了,史書中已經記載得明明白白,不必多說,這是「第一次平反」。但是後來又產生了岳飛對皇帝(趙構)盡愚忠的說法。因為在後人為紀念岳飛所寫的文章中,在民間文藝活動中──主要是說書與演戲──都不乏誤解岳飛之處,那就是說岳飛有「愚忠」的言行。一般情況下,這屬於誤解,並無惡意。但在明、清兩代,卻有專制王朝御用文人插手的痕跡,那就不止是誤解,而有醜化岳飛之嫌,需要據理反駁,這就是要為岳飛的「愚忠」平反,也就是「徹底平反」了。史式教授在《石達開新論》一書中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破千秋疑案,雪百代沉冤,讓歷史恢復本來面目,提供今人與後人借鑒,這是歷史學家無可推卸的神聖職責。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七十年來,他四次公開提出倡議,要為岳飛徹底平反,要在岳墓前增鑄主犯趙構的跪像。第一次提議是上個世紀的一九四二年,地點是在廣西桂林。這已經是七、八十年前的舊事,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倡議發在桂林《力報》上,那時候他是《力報》記者,編輯是聶紺弩先生。當時正處在對日抗戰時期,大後方人人痛恨日本侵略者,人人崇敬民族英雄岳飛,這種倡議,自然會得到人們的贊同,沒有什麼爭議。可是岳墓在杭州,岳廟在湯陰,全在淪陷區,跪像鑄在哪裡呢?倡議落不了實,只能是紙上談兵。

  第二次提議的時間是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四日,地點是在北京,倡議發在民革中央《團結報》第三版上。該報社長王奇先生是史教授的老友,對此事很感興趣,親自動手對此文作了修改,並且組織了一次書面討論。多數讀者衷心贊成這一倡議,但有少數人主張對歷史上的皇帝應該留點面子。

  第三次提議的時間是二○○○年二月,史式教授在北京《今日中國》雜誌二月號「史式談史」的專欄文章中,再提這一倡議,在文中特別說明,「為岳飛平反」不是平「謀反」之反,而是平「愚忠」之反(也就是「徹底平反」),並且舉出中外歷史上許多懲治帝王的事例,外國有把國王直接送上斷頭臺的,我們不過是為賣國的皇帝鑄一尊跪像,僅僅是口誅筆伐的性質,有何不可!此文發表之後,得到不少海內外岳氏宗親的回應,接到他們的電話和來信,史教授和其中的有些人還因此建立了友誼。

  第四次提議的時間是二○○四年四月,重慶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史式談史」叢書,其中有一本《古來冤案知多少》,就以岳飛的冤案為例,詳細論述為什麼在一人專制的皇帝制度之下,冤案特別多的根本原因,書中再一次提出為岳飛徹底平反與豎一尊趙構跪像的倡議。不久之前,他的重要著作《我是宋朝人》一書由大陸的陝西師大出版社與臺灣的遠流出版公司先後出版,又一次把岳飛的冤案作為全書的重點篇章來論述,引人注目。

  出版這部《中國不可無岳飛》一書是史式教授此生的一大夙願。他因為終身自學,養成勤奮的習慣,今年雖已八十九歲,望九高齡,但是視力、聽力、記憶力、工作效率與自己的中年時期相比,未見有明顯減退,至今成果累累,每年都有新書出版,每月都有論文發表。此書的出版,讓我們能夠撥開歷史的迷霧,從此看清岳飛冤案的歷史真相。他從老一輩史學家羅爾綱先生那裡所學到的考證本領令人佩服,可以說,經過他的考證,能使已經死去千百年的古人在我們面前復活。在他客廳裡掛有一幅立軸,是他的一位老友、現代書法家胡寄樵先生所寫的他自己的一首小詩,詩曰:

  古人不知今人事,
  今人能識古人心;
  史事斑斑皆可考,
  從中應可見真情。

  從這首小詩,就可以看出他考證史事的功力,與自己從事史學研究的信心。

  在《中國不可無岳飛》一書中,作者一共提出了三個重要的新論點,值得我們加以重視:

  一、研究岳飛冤案,探討宋代史事,揭開歷史真相,其目的絕不限於只弄清岳飛這位歷史人物的歷史,只查明宋代抗金這段史事的真相。我們更想通過這一段真實的歷史,探索岳飛抗敵衛國、還我河山的精神從何而來。他的這種精神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辛亥革命時期,留日的湖北籍學生稱岳飛為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第一民族英雄;孫中山先生認為岳飛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大家認為岳飛的貢獻絕不只在抗金。到了「七七事變」,日寇入侵,中國人在大街上到處寫滿了「還我河山」的標語,〈滿江紅〉的歌聲響徹雲霄,我們同時高唱「怒髮衝冠」、「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我們這時抗爭的對象,早已不是歷史上的金人,而是殺人放火的日本鬼子了。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候,滇緬遠征軍的孫立人將軍就把軍歌改為「壯志飢餐倭寇肉,笑談渴飲鬼子血」,這時岳飛的奮鬥精神已經與時俱進,和全世界人民反對侵略保衛和平的精神融為一體了。

  二、作者鄭重提出,宋王朝連頭帶尾三百二十年是一個整體,按照當時的皇帝制度,不應該有北宋、南宋之分。西漢亡於王莽,中間隔了一個新朝,才由宗室劉秀建立了東漢。西晉亡於匈奴,宗室司馬睿才在建康建立東晉。趙構建立一個臨時政權班子領導抗金工作是可以的,只能自稱監國,但他自立為帝是非法的。因為當時北宋並未亡國,皇帝趙桓還在。連太學生陳東都能公開指出這一點,難道歷代史學家卻不講原則,都被趙構牽著鼻子走。據作者當面告訴我,這種歷史記載的錯誤是確鑿無疑的,由此引發的「正史不正,實錄不實」的問題還很多,他以後要寫專文或專書加以論述。

  三、他還提出,研究岳飛史事的當代價值,比單純紀念岳飛更有意義。他在自己的許多著作中都指出過:

  研究歷史不是為了替古人擔憂,也不只為發思古之幽情,研究歷史不是為了古人,而是為了今人,更是為了後人,是為了向今人與後人提供借鑒,讓大家走上正確的道路。

  他認為岳飛作為出身農民的子弟兵,為了保護老百姓的安全,為了保護父老鄉親的和平生活,終身為反抗侵略保衛和平而奮鬥,結果受到漢奸賣國賊的陷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所誓死保衛的,正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正當生存的權利,止戈為武,以正義的抵抗反擊侵略勢力,符合今天的世界大勢,以和平與發展為主流。岳飛的奮鬥精神不僅在過去鼓舞著我們奮勇前進,在今天,在今後的千百年間依然具有這種鼓舞作用。

  史式教授一生勤奮,只知道埋頭做學問,不僅自己淡泊名利,而且對追名逐利的不良社會風氣極為反感。在研究工作中則堅持真理,寸步不讓,雖得罪人也在所不惜。在當今社會裡,像他這樣耿直倔強的人是不多見的。

岳飛第二十八世嫡孫    
岳飛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岳朝軍
二○一○年三月一日

前言

【寫在前面的故事】北宋的三個皇帝

  時勢造英雄。
 
  任何重要的歷史人物,都不是天生的,都是由特定的時代背景、特定的生存環境所鍛煉出來的,離開了這種背景與環境,他會一事無成。岳飛是人不是神,他的成就,他的事功,只能說是一次又一次大浪淘沙的產物,是淘盡泥沙始見金。真實的岳飛不過是當時中原的一個普通青年農民,這「還我河山」的重責大任本來是應該由一些帝王將相來承擔的,怎麼會一下子就落到他的頭上來?我們不能不問一聲,是誰掀起了這一波又一波的大浪?說到這裡,我們就不能不提起宋代的三個皇帝,他們是: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宋徽宗趙佶。

  趙匡胤比岳飛大一百七十六歲,趙光義比岳飛大一百六十四歲,他們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趙佶比岳飛大二十一歲,他們雖有一段時間同時在世,但是兩人素不相識,絕無瓜葛。那這三個人與岳飛之間會有什麼關係?把話說得簡單一點,前人可以影響後人,後人不能影響前人,是這三個人一生所掀起的風浪影響了岳飛,並最終把岳飛推上了歷史的大舞臺。

  在講述這三個皇帝的主要事蹟之前,我先得說明一下,岳飛為之奮鬥終生的大事業「還我河山」,指的究竟是哪一塊地方?這塊地方原來是指燕雲十六州(包括今天河北、山西兩省的北部地方),是在五代時期由大漢奸兒皇帝石敬瑭割給遼國的。在五代那種亂世,什麼烏七八糟的人都能掌權,他們掌了權,什麼狗屁倒灶的事都做得出來。五代一共五十三年,就換了五個朝代,十幾個皇帝,因為戰亂頻繁,其中的八個皇帝都是死於非命。換皇帝像玩走馬燈,誰打了勝仗,占了京城,誰就能做皇帝。因此皇帝之中,居然出現了來歷不明的人物,像石敬瑭就是一個。編纂五代史的學者遇到這種人物,也算倒了楣,因為他的來歷不明,一點資料也沒有,難以下筆。他是什麼民族,不知道;他祖先姓什麼,不知道;他自己怎麼會姓石,不知道;他是從哪裡來的,不知道;反正他是跟著一群沙陀人(突厥別種)從境外來到中國當雇傭軍的,後來就被稱為沙陀人。在中原的軍閥混戰中,他得到了一塊地盤,為了希望北方的遼國支持他當中原的皇帝,他居然主動提出要把邊疆重地燕雲十六州割給遼國。不懂得把國土割讓給外國會給後代帶來多麼嚴重的損害;好像也不懂什麼叫做羞恥,為了討好遼國,他居然把比自己小九歲的遼國皇帝耶律德光稱為父親,自稱兒皇帝。由於他賣國賣得太露骨了,引起廣大軍民的反對,大家不買他的賬,不肯聽他指揮;遼國派來的使臣見他這也辦不到,那也辦不到,常常發火,把他大罵一頓。他是耗子鑽風箱,兩頭受氣,這個「兒皇帝」當得十分窩囊,心情抑鬱,不久就病死了。他是活得糊塗,做事糊塗,死也糊塗。可這一件割地的荒唐事,卻給後人帶來說不盡的麻煩,貽害中國四百年之久(直到四百年後,中國才收回這塊地方)。

  石敬瑭為把燕雲十六州割給外國,背上了千秋萬代的罵名。從那以後,中國的有志之士無不把收復燕雲作為自己的夙願。五代最後一個皇帝周世宗柴榮,青年有為,他登上帝位以後,撥亂反正,停止內戰,決心先集中兵力收復失地。西元九五九年夏天,他出師北伐,一舉奪回關南故土,得到全國廣大軍民的衷心擁護。可惜他在行軍作戰時感染時疫,英年早逝,這個收復失地的重責大任就落到了北宋的開國之君趙匡胤的頭上。趙匡胤做事十分穩重,他雖有收復失地的決心,但是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之前,並不輕易對遼國用兵。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首都東京(今開封)位於黃河南岸,由此往北直到邊境,都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戰爭一旦爆發,遼國的騎兵可以迅速衝到黃河北岸,直逼東京。東京在當時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除了老百姓有二十多萬戶之外,還有二、三十萬禁軍也就是中央軍駐紮在那裡),一旦有失,全國震動。後來靖康之變、金兵南下的大悲劇,好像已在他的預料之中。為了扭轉這種被動的局勢,他認為最根本的辦法是遷都,把首都遷到襟山帶河的洛陽去。遷都一事完成,他就不怕用兵了。而要收復失地,除了動武之外,也可以採用「贖買」的辦法,就是在國家正常收支之外,積累一大批銀絹向遼國買回燕雲失地。這樣雖然用掉了一大筆錢,卻讓廣大軍民少流許多血。在當時世界各國都只知道用戰爭來解決領土爭端的時候,趙匡胤卻能想到以經濟手段來代替戰爭,這也不失為一種很明智的好辦法。

  到了九七六年,趙匡胤在位已有十五、六年之久,為收復失地所做的各種準備工作已大致就緒。開國之初,他們在經濟上本來十分拮据,趙匡胤帶領全國官員厲行節約,起初力爭收支相抵,後來每年都有節餘,於是設立封樁庫,儲存準備向遼國贖回燕雲失地的一大批銀絹,以待機會。五代時期,各軍閥為爭地盤,大量養兵,造成兵多民少,生產萎縮,經濟近於崩潰。趙匡胤統一全國後,陸續裁兵,國家只留正規軍二、三十萬人,加強訓練,為禦外侮。至於遷都一事,先不明言,只以祭祖為名(趙家祖墳都在洛陽),攜帶文武官員前往洛陽考察,觀察大家的反應。如果遷都一事順利完成,宋、遼兩國發生戰爭的機會就減少了;如果與遼國談判贖回燕雲失地一事有了可能,發生戰爭的機會就更少了。也就是說,如果這幾件事能夠陸續實現,大環境安定了,岳飛就會在他的故鄉當個豐衣足食的農民,過他安定的農家生活,中國歷史上也就不會產生一位為了「還我河山」而奮鬥終生的民族英雄岳飛了。
可是,就在九七六年的初冬,宋廷即將遷都的關鍵時刻,突然發生了趙匡胤被人謀殺的驚天大案。從此,宋廷不再遷都,直至百餘年後的靖康之變,金兵南下,大燒大殺,北宋覆亡。當時的狂風巨浪也終於把青年農民岳飛推向了一個嶄新的人生舞臺,讓他建功立業,讓他萬古流芳。

  趙匡胤之死

  九七六年初冬,已經是北風凜冽,大雪紛飛。在趙匡胤去世的那天,《宋史》中只作了一條最為簡單的記載:「癸丑(指日期)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在這之前,沒有皇帝患病以及如何醫治的任何記錄,在這之後,也沒有說明帝位繼承的任何問題。一個年方五十歲的大活人,怎麼說死就死!別說是堂堂的開國之君,就是民間的家譜,記事也不能如此簡單。現代人都知道,對於總統、總理之類的重要人物,生了病都會報導。如果沒有患病的報導,突然死了,那就是死得不正常,有在政變中被殺的可能。《宋史》中對趙匡胤的「駕崩」說得如此簡單,那就說明其中必然有大問題。

  那天晚上,東京皇城裡皇宮的寢殿靜悄悄,值班的太監、宮女既不敢走遠,又不敢靠近。這是為什麼?因為當晚官家(在宋王朝,所有的臣民對皇帝都稱官家,這裡所說的官家是指趙匡胤)獨宿於寢殿,並且把其弟晉王(指趙光義)召進宮來,商量國家大事。兩個人一邊談話,一邊喝點小酒。他們為了怕外人偷聽談話的內容,就把太監、宮女一律趕到殿下去。到了殿下,只能通過門窗遙望殿裡的動靜,至於殿裡人所說的話,就一概聽不清了。殿裡的兄弟二人先是低聲密談,後來聲音越來越大,好像發生了爭執,又見晉王來回走動,或坐或起。然後忽聽得官家大叫一聲,好像在說:「你好自為之,你好自為之……」其聲淒厲,又聽到玉斧(一種文具)落地的聲音,從此寂靜無聲。隔了一陣,突然聽到殿裡人聲嘈雜,大家七嘴八舌,有人說:「官家歸天了!」大家亂成一團,那些守在殿外的太監、宮女都覺得大惑不解,一直沒有聽說官家有什麼不舒服,怎麼轉眼之間,說歸天就歸天了。

  說到這裡,你也許會問:一千多年前,皇宮裡深夜發生的事,連當時的太監宮女都鬧不清楚,你是怎麼知道的?

  不錯,這個問題該問。我如果遇到這樣的事,也會問個明白。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上面所說的情況全部來自可靠的史料,而不是我憑空編造出來的。如果像寫小說那樣,可以編造一些情節,那我一定會編得更為驚心動魄,曲折離奇,來吸引大家的眼球,而不會寫得那麼枯燥,那麼糊裡糊塗,不僅是當時的太監宮女想來想去想不明白,連今天的讀者也會想來想去想不明白。

  剛才我上面所記述的,是當夜太監宮女們在殿外的所見所聞。至於殿裡發生的事情呢,讓我再引另外一份史料,繼續記述下去。

  當時殿裡人聲嘈雜,議論紛紛,宋皇后最先來到,她大聲急叫大太監王繼恩去喊德芳(趙匡胤的小兒子)。王繼恩走後,她就在寢殿中坐等。不久,王繼恩回來了,她忙問:「德芳來了沒有?」王繼恩還未來得及答話,她一眼就看到了王繼恩身後的晉王(趙匡胤之弟趙光義),不禁大吃一驚,心裡明白自己已經落進了趙光義布置好的圈套,只好立刻改口,稱趙光義為「官家」,並且說:「我們母子的性命都交給你了。」趙光義這時已經毫不掩飾,滿口答應:「可以共保富貴,請你不必擔心。」──當時大太監王繼恩敢於公開違抗宋皇后的意旨,不喊趙德芳而喊趙光義,說明他已被收買,成為趙光義的死黨。

  這一段記載出自什麼史料,我可以明白地告訴你,是出自司馬光的著作《涑水紀聞》。司馬光是一位以耿直聞名的大史學家,他說名道姓的記載,必有根據,不會亂造謠言。至於前一段記載(就是當夜太監與宮女的所見所聞)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那是出自《續湘山野錄》等書,來源不止一處,但是所說的內容大致相同。這更說明確實有這麼回事,如果是編造的,不同的來源就會有不同的說法,怎麼會一致呢?

  對於殺害趙匡胤的凶手、犯罪嫌疑人,我們既然已經點了趙光義的名,那就不得不對趙家的家世作一番簡單的介紹。

  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也是一個軍人,後周時代,父子同在軍中任職。他有五個兒子,叫做匡濟、匡胤、匡義、匡美、匡贊,頭尾兩個早死,中間三個養大成人。為什麼後來這幾個人的名字全不相同,這是因為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諱所造成的麻煩。趙匡胤當了皇帝以後,「匡」字不能用了,匡義就只好改為光義,匡美就只好改為光美。十六年之後,趙光義又當了皇帝,光美只好又改名字,改為廷美。

  趙光義比趙匡胤小十二歲,從小就聰明伶俐,頗有心機,很得父兄的歡心。趙匡胤辦事精明能幹,處理問題也有決斷,卻看不透這個親弟弟內心的凶險,最後才遭到他的暗算。趙匡胤做了皇帝以後,不斷提拔趙光義,一直把他提到開封府尹(首都市長)。在趙匡胤日夜為國家大事操心的時候,趙光義也在日夜操心,他操心的是如何在開封府培植個人的勢力,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奪取帝位。九七六年,趙匡胤帶領文武百官西去洛陽,考查山川形勢,準備遷都。一旦遷都成功,趙光義在開封府所培植的個人勢力就會付之東流。他不能等待趙匡胤自然死亡,因為當時趙匡胤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德昭和德芳),且都已成年,趙匡胤如果自然死亡,帝位就沒有他的份。所以從洛陽回到開封不久,他就決心冒險對趙匡胤下手。恰好這一天趙匡胤邀他進宮商量國事(很可能就是商量遷都的事),兩人發生爭執(這就是太監、宮女們從殿外向內看到的一切)。在爭執之前,趙光義早已在趙匡胤的酒杯中下了毒藥,後來藥性開始發作,趙匡胤雖然有所察覺,但已頭重腳輕,支持不住,這就是他以極其淒厲的聲音高喊「你好自為之」的原因。後來,巡夜的太監發現趙匡胤已在抽搐,而且神志不清,不由發出驚呼,趙光義則乘亂離開,回家等待消息。太監與宮女們在殿外傾聽時,聽得不很清楚。趙匡胤那一聲淒厲的慘叫,有人認為說的是「你好自為之」,有人認為說的是:「你做的好事!」從當年十月十九日的上半夜,一直忙到二十日的中午,趙光義安排他多年收買的死黨共同行動,控制了宋皇后、趙德昭、趙德芳等人,接收了皇宮和一些重要機構,他自己就在趙匡胤的棺材前面即帝位,緊鑼密鼓地完成了一次宮廷政變。群臣都是外人,而且事起倉促,大家無法阻擋這一幕大悲劇的產生。一時之間,生殺大權都控制在趙光義一人之手。大家雖然明白趙匡胤是被謀殺的,但是誰去報案?凶手就是當今皇帝,你報了案,誰敢幫你立案?不過許多人還是有是非心,對於成天為國事操勞、平時待人寬厚的趙匡胤慘遭暗算,都會產生同情,都想知道事實真相,所以「燭影斧聲」萬口流傳。趙光義心裡有鬼,也不敢過於追查,只假裝不知道。當時有不少高官、知識分子,也參與了這種流言的傳播,當中有些人就是宋王朝的開國元勳,他們也是著書修史的內行,會把從民間精心搜集到的(包括從皇宮內部太監宮女口中搜集到的)寶貴資料加以梳理,去偽存真,去蕪存精,寫進一些野史筆記中去,作為上乘史料保存下來。這些記載有用嗎?有用。在趙光義做皇帝的二十一年中,這個驚天大案雖然還沒有被公開揭穿,但是在萬千臣民中一直流傳著對他不利的說法,這造成許多人仇視他,許多人鄙視他,使他心神不定,寢食難安。他想推行的許多政令都推不動,特別是兩次伐遼,兩次都是大敗。在敗逃的過程中,沒有人願意拚命保護他,以致他的屁股上被遼兵射中兩箭。箭瘡年年都要發作,一直醫不好(沒有人願意真心為他效勞)。他最後還是死於箭瘡的大發作,在病榻上輾轉呻吟而亡。在他死後,這些說法並未中斷。到了金兵南下,二帝被擄,中原廣大的老百姓受盡了金兵的蹂躪,這時佛教的因果報應之說盛行,大家就把這場民族的大悲劇歸罪於趙光義,說是因為他幹盡了壞事才召來的報應。到了宋孝宗趙□在位的時代,曾經支持大史學家李燾在《續資治通鑒長編》一書中揭開趙匡胤被謀殺這一大案的真相。趙□是趙匡胤小兒子趙德芳的後代,他祖先兩輩人都遭到趙光義的毒手,他想揭破此案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時內外都有壓力,內有趙構的壓制(趙構是趙光義的子孫),外受金國的威脅(在這個大敵當前的時候,不能暴露宋王朝皇室中這麼大的內部矛盾),他只能半公開地揭露,把一些在民間流傳已久的說法和材料記載在史書上,留下證據,留下線索,以便讓後人在適當的時候再完全揭開此案。李燾對這件事做得恰到好處。他所採用的那些說法、那些記載,就是從一百多年前流傳下來的。到了千年以後的今天,我們要來徹底揭開這件驚天大案,還得採用這些史料,這些記載。

  趙光義的倒行逆施

  趙匡胤被他的親弟弟趙光義所謀殺,這當然是一件大事。不過在專制王朝時代,由於皇帝這個寶座的誘惑力太大了,為了爭奪帝位,父子兄弟之間互相殘殺的事屢見不鮮,幾乎各個朝代都有。如果被殺的皇帝是個安享富貴無所作為的人物,對整個國家的影響並不大,皇室換了一個人來做皇帝,老百姓士農工商,各安生業,大家照樣勞動,照樣吃飯,照樣過日子。但是趙光義所謀殺的,恰恰是個很有作為的開國之君,有他自己建國的百年大計,他被殺了,許多計劃都中斷了。也就是說:在這件事中,皇帝一變,政策全變,連國家發展的方向也變了。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可以肯定地說,是變壞了。後人常常說宋王朝是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總的說來,這話不錯。但是分開來說,宋代的積貧積弱始於趙光義時代,與趙匡胤無關。趙匡胤在位十六年,年年都有節餘,經濟情況越來越好,我們沒有理由說他「積貧」;趙匡胤在位時只進行過幾次削平國內割據勢力的戰爭,每次都打勝仗,對於遼國,他根本沒有打過仗,我們也就沒有理由說他「積弱」。趙光義一上臺,作風為之一變,大講排場,大肆揮霍,大養冗官冗兵,年年入不敷出,從此走上「積貧」的道路。他又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冒充內行,動兵伐遼,兩次出兵,兩次慘敗,自己負傷,落荒而逃,又因而嚇破了膽,對於敵國外患,甘心忍讓,只圖苟安,從此走上了「積弱」的道路。張其凡《宋太宗》一書中說得好:「宋太宗(趙光義)時期,既是中唐以來亂世的結束期,又是宋代積貧積弱的開始期。」結束中唐以來的亂世,建立起一個嶄新的宋王朝,是柴榮、趙匡胤等人所做的事,趙光義殺兄奪位,只是坐享其成;但是把一個立國不久朝氣勃勃的宋王朝折騰成一個一蹶不振死氣沉沉的積貧積弱的國家,卻是趙光義一手一腳幹出來的。

  趙光義在殺兄奪位之後,發現反對他的人不少,暗潮起伏,險象環生,不由心驚肉跳,坐立不安。他一不做,二不休,為了保住帝位,不擇手段做出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心裡明白,當時還有三個人可以作為帝位的合法繼承人。那就是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趙德芳和一個弟弟趙廷美。必須把他們一一除掉,以絕後患。於是,才二十多歲的德昭、德芳相繼暴死。廷美則被誣「謀反」,貶到房州,在受到不斷的迫害之後驚悸成疾,以三十八歲的壯年死於該地。趙光義先後殺害這三個人,是不打自招,足以說明他的確是謀殺趙匡胤的凶手。

  趙光義在當開封府尹的時候,就常常以毒酒殺人;奪得帝位以後,這一類的事發生得更多。被他毒死的人,頗有一些名人,例如後蜀國主孟昶、南唐後主李煜、吳越國王錢俶等。他的家裡也就成為一個毒酒世家。後來這個毒酒世家內部竟然也出了一件毒酒大案。趙光義的大兒子元佐,為人比較正直,他在知道德昭、德芳被害之後,十分痛心,堅決反對父親迫害小叔叔廷美。趙光義告訴他除掉這幾個人是為了幫他掃清做皇帝的障礙,他激烈反對,與趙光義爭執不已。當得知廷美又被迫害至死時,他憤怒到了極點,與趙光義發生激烈衝突。後來趙光義對外說是他已發瘋,成為廢人。真相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他的二兒子元僖,是個風花雪月的公子哥兒,因為對他順從,而為他所喜愛,卻因為爭風吃醋的事,被兒媳用毒酒毒死。這事傳開之後,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趙光義一輩子用毒酒害死了無數的人,結果自己家裡出了報應。

  趙光義從不放過藉故殺人的機會。在誣稱趙廷美「謀反」的時候,就株連一大批和廷美相識,而不願意附從自己的官員,殺頭的殺頭,充軍的充軍。他也知道光靠殺人,不足以維持統治。他自己的資歷很淺,在他奪位的時候,趙弘殷、趙匡胤的許多老同事,宋王朝的不少開國元勳都還在世,這些人他殺不了;許多大官子弟,他也殺不了。所以只好兼用另一套手段進行拉攏,讓大家升官發財,儘量擴大編制,容納大官子弟;儘量提高待遇,讓官員養尊處優。這實際上是對全國官員普遍行賄,讓大家都得了好處,就不會反對他了。但是已經錄用了的人員,日後就推不出去;已經提高了的待遇,日後就降不下來。設官任職不是為了工作需要,而是為了拉關係,賣人情。這樣組建起來的班子,必然是腐敗無能,效率低下,與趙匡胤時代勵精圖治的班子大不相同。當時科舉取士,由皇帝擔任形式上的主考官,所以考取了的人可以稱為天子門生。趙匡胤在位十六年,只取了進士一百多人,趙光義為了培養自己的心腹,儘量多取進士,在位二十一年,就取了進士一千多人。不斷擴大官僚班子,提高待遇,多給賞賜,慷國家之慨,普遍賣人情,使得國家財政支出猛增,年年入不敷出。大量養活冗官,背上一個大包袱,是國家從此「積貧」的一個重要原因。後代要想改革,困難重重,范仲淹的「慶曆變法」之所以失敗,就因為在削減皇親國戚的優惠待遇,與大量裁撤冗官這兩件事上遇到阻力,過不了關。王安石變法雖然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持,仍然難以過關,最後半途而廢。

  趙光義時代,又是宋王朝「積弱」的開始。積弱的主要原因,就是打敗仗。

  趙匡胤出身行伍,身經百戰,在軍事上是個內行,他知道兵凶戰危,不敢輕易用兵。趙光義是在父兄的庇護之下長大,完全不懂用兵。他誤以為兵多就能打勝仗,很想動用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67614
  • 叢書系列:實用歷史精裝書
  • 規格:平裝 / 420頁 / 16k菊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11/03/06
如果中國不可無岳飛,那史書之作不可無史式呀 !!

看到史老前輩已經這個年齡的時候再詳讀他的這一本書後不禁感慨了,回頭看我滿櫃子上的當年明月的書,滿桌子上梅毅的作品轉眼間全成了可以丟棄的劣作了!

多說無益,不收藏這本書,將會像我此刻無法收藏到史式老前輩其他作品一樣的難過遺憾,中國不可無岳飛,後人不可無史式呀 !!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