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散文卷(三)導讀新版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散文卷(三)導讀新版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30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精選15年來代表性散文!

  大系散文卷中選收1989~2003年間74位台灣散文家的作品,編委一致的定調是「選些能代表此時此地的作品」。除了旅外作家大量減少,選集大致也反映了十多年來文學作者偏傾於個人思維的走向。作者的多元、文筆風格的多元,頗蔚為大觀。

散文卷(三)收錄19位新時代散文家:

  龍應台、曾麗華、林文義、林清玄、陳幸蕙、陳 煌、孫瑋芒、周芬伶、龔鵬程、張 讓、劉黎兒、焦 桐、劉克襄、方 梓、夏曼.藍波安、楊錦郁、韓良露、莊裕安、孫維民

本書特色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收錄等十九位散文界極具帶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
★特增收文學評論家林淑貞教授撰寫導讀,引領讀者在閱讀散文作品之餘,有更深入的了解

主編簡介

張曉風

  二○○九年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創作榮譽獎章。曾任教香港浸會學院客座教授、東吳大學、陽明大學,現為「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副召集人。十七歲在中副發表第一篇作品,二十五歲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便獲中山文藝散文獎,為至今得獎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寫作類型旁及小說、詩、寫戲劇、雜文、童話。著有散文集《星星都已經到齊了》、《玉想》、《從你美麗的流域》,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小說教室》等。

導讀者簡介

林淑貞

  台北市人,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目前任教於中興大學中文系。研究方向以古典文學之詩、詞、寓言、笑話為主,旁涉現代文學。研究古典文學是生命的涵泳,可領略博雅的歷史縱深、型塑自覺;而閱讀當代文學,則是一種生命的享受,在流風麗景中,有繁花盛景,可供逡巡流連,採挹奇花異葩;可汲取創作源泉,沃灌心靈園圃;可感受哀感頑豔,歌吟遇合榮悴;可銘刻逸興遄飛,積蘊氣象萬千。歡喜浸潤在現代文學中,含英咀華,耀看流麗煌燦的文學光譜。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散文卷
作品導讀 林淑貞

導讀者簡介
林淑貞

  台北市人,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目前任教於中興大學中文系。研究方向以古典文學之詩、詞、寓言、笑話為主,旁涉現代文學。研究古典文學是生命的涵泳,可領略博雅的歷史縱深、型塑自覺;而閱讀當代文學,則是一種生命的享受,在流風麗景中,有繁花盛景,可供逡巡流連,採挹奇花異葩;可汲取創作源泉,沃灌心靈園圃;可感受哀感頑豔,歌吟遇合榮悴;可銘刻逸興遄飛,積蘊氣象萬千。歡喜浸潤在現代文學中,含英咀華,耀看流麗煌燦的文學光譜。

龍應台作品 (全文見765 ~ 801頁)

  龍應台(一九五二──)散文的風格與題材大約可分作三大類型:其一是評論,以關心台灣社會與文化脈動為主,觀察敏銳,文字犀利,下筆針砭時事,皆能鞭辟入裡。例如八○年代以《野火集》針砭台灣社會現象;其二是敘事散文,以流暢平實的風格,敘寫周邊人事風景的流轉,例如記錄兒子成長的《兒子你慢慢來》、書信體的《親愛的安德烈》等,具有客觀與理性的反思。其三是抒情散文,以觀察周邊人、事、物為主,例如《目送》,敘寫父逝、母老、子別以及兄弟友朋之情,抒懷深婉,綿密有情,筆觸細膩,引人入勝。

  〈葛格與底笛〉採諧音命題,即哥哥與弟弟之意,敘寫媽媽生了弟弟之後,引發哥哥爭寵吃醋的種種倒退行為。筆調輕鬆,觀察入裡,尤其是刻摹哥哥心態,躍然紙上。〈百年思索〉從十九世紀中西對照,探勘思想家在面對時代鉅變時衝抉羅網之思維與決心,掘發知識份子在面對世變時的焦灼心情與救國情懷。選文中的二篇文章,反差很大,一篇是平凡的媽媽面對孩子的態度與心情,行文細膩如流水,〈百年思索〉則是一篇大開大闔的世界視野,從文化紋理挖掘中國人的歷史包袱與激越的情感,刻畫中國人歷經百年世變後的處境,具有歷史悸動與文化關懷。龍應台的散文特色,既饒富深情綿密的細膩筆觸去關懷小至平凡的市井小民,大至種族之愛;又能痛快淋漓地議論社會現象與文化內涵。

曾麗華作品 (全文見803 ~ 830頁)

  曾麗華(一九五三──)是位量少質精的散文家,著有《流過的季節》、《旅途冰涼》等書。〈一滴清淚〉以意識流手法穿越一日之所行、所為、所思、所感,藉由隆冬在辦公室接獲一張卡片體契人生聚合無常與混沌憂鬱的悲美情懷。一滴清淚可輕如鴻毛,卻是生命無可承受之輕,尤其是心境隨著薄箋翩然而落,竟在拾起與掉落之間領受人生況味。〈過境鳥〉藉由開會,行經各地,如過境鳥般地棲息在各國的社會、經濟的紛擾當中,終究還是回歸到自我,人生行旅,不亦如過境鳥?〈幽夢影〉敘寫學畫閱讀兩無成,猶如苦苦經營的愛情也禁不起歲月的摩挲,而生活仍然在傷痕中生存與茁壯。沒有傷痕不成人生,所以甘心承受愛與悲,一如濤水洶湧而來。〈平凡況味〉採雙線進行表述,表層以國際經濟為始,帶入會議空談經濟、無益民生,深層則以個人平凡生活經驗帶入思考,所有的況味其實盡藏於平凡生涯,所有的悲 / 歡、哀 / 樂終將成俗成塵,一語道破人生的迷思。

  曾麗華文字表層纖細柔美,展示如詩如歌般地行吟,初讀者往往易迷惑在它婉轉流麗的字裡行間,但是深層脈絡卻含藏對生命悲喜離合的幽深體悟;敘寫的題材,往往近取周遭人、事之遇合與感觸作為圖構內心深處的襯景;遠取社會背景作為映襯內心絕冷清肅的開端,讓人從她的敘寫中,感受她鐫刻世情,晶瑩如玉的心靈美質。至於敘寫的風格,擅長以獨白式的自我呢喃,娓娓道出虛實相應的人生頓挫;或以自述式的耽溺,佈示躊躇、游移的迷離之姿,讓讀者分不清是自我獨白?抑是對讀者訴說?抑或另有一位理想的讀者浮游、飄颺在篇章之間?使文意的晦澀凌駕在段落之內,若能渡越這層迷障,便可深深契會她深沉的、溫潤的質感。

林文義作品 (全文見831 ~ 845頁)

  林文義(一九五三──)的創作歷程,隨著人生閱歷之豐富與年歲增長,經歷幾次蛻變,早年以唯美的純文藝書寫為主,題材多敘寫愛情與追求理想,有《諦聽,那潮聲》、《歌是仲夏的翅膀》等書;一九八○年開始關注社會,風格轉向平實樸素,題材則多為現實關懷,大量旅行走出前期狹隘的人生視野,並開始漫畫創作,有《千手觀音》、《大地之子》、《走過豐饒的田野》等散文作品;解嚴之後,參與社會運動,投入政治活動,筆下多時代的身影,有散文台灣簡史的《關於一座島嶼》及《銀色鐵蒺藜》等。《寂靜的航道》寫生命的感覺;《颱風眼》以小說式散文,寫感動之人與事;《撫琴人》撫今追昔,刻畫人物,寫出台灣四十年城鄉結構的變化,具現八○年代台灣現象;《港是情人的追憶》展現人道關懷與社會鄉土之愛。整體風格體現出關注社會動態的省思以及真性情流露無遺的賅約筆力。〈去伊斯坦堡之路〉敘寫前往伊斯坦堡旅行中所遇所思所感,途遇二十年前的舊情人,送一束紅玫瑰彷彿掀起少男初戀心情,而心中反而惦記遠在台灣的女兒,捎張風景明信片,一張給情人一張給女兒,不能完成的戀情(舊情人)與生命的結晶(女兒),似是兩個不同面體,卻有著相似的愛戀與深情。與舊情人重逢是今生未了緣,而女兒卻是前世的情人,今世重逢。〈尋人〉敘寫寒冬雪夜前往紐約尋訪小說家,畫家友人熱心接待,使他憶起年少誓讀藝專的執著與狂熱,為了購買精裝美術全集,傾力寫作投稿以換取畫冊,少年的純真與傾心,一路行來,從畫家身上看到了一生以畫逐夢,是否完成夢想了?但覺生命深處有一種隱隱痛楚,讓他一如孤寂在異鄉行旅的幽靈般;遠行,終必回歸,而生命深處的苦楚卻延綿不絕。

林清玄作品 (全文見847 ~ 862頁)

  林清玄(一九五三──)創作成就與其經歷深深相扣,早年任職新聞媒體時,以報導文學為多,二十歲以後,大量創作散文,大約可分作三個時期,前期有《蓮花開落》、《冷月鐘笛》等作品,表現出觀察入微,筆下有情,對生活感觸皆能不擇地而出;其二,三十二歲與佛法結緣,此後援佛入文,形成個人特色,有《菩提》系列十書,大抵體證佛理之超脫出塵的靈慧,引領讀者體會生活禪,帶動學佛熱潮;四十五歲錄製《打開心內的門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聲書,以正面思考人生,被譽為有聲書的經典之作。其三,一九九六年離婚事件引發台灣社會議論,乃積極轉往大陸開發新市場。在大陸發表《在雲上》、《清音五弦》(精選舊作)等書,散發體悟人生,參透世情的澄明心境,是一種走出困挫,重新開發生命的新體驗。〈台灣人.台灣味.台灣情〉敘寫應邀到南部海邊鄉鎮參加婚禮的聞見,世俗化的婚宴,讓他痛心,海夜散步歸來,浮華小鎮仍在粗俗地喧譁,使他憶起童年鄉居生活,小人物般的長工們讓他領受生命之美與良善,期待「有愛台灣的心情,就會有台灣味、台灣的未來。」〈以夕陽落款〉敘寫三個月來每天同一時間同一路線接小孩放學,卻因為抵擋生命中突來的風暴,無心抬頭觀看天空,為自己錯過的美景而感傷,同時也為自己發現美景的今天蓋下美麗的夕陽落款,並揭示我們必須為每天盡心著墨、上彩,才能了無遺憾。〈鐵樹的處女之花〉敘寫鐵樹十年開花,過程緩慢神奇,透過鐵樹開花領悟世俗之人,對自己情感用心太少,對別人情感用力太多;疼惜全心追求美好,卻不免有遺憾。而鐵樹開花,是萬法隨因緣,在因緣成熟時,最剛硬的心,也會開花。本書所選三文表現他一貫從生活觸發的體悟,在行文平實、平淡之風格中透示幽微的哲思與機敏的觀察力。

陳幸蕙作品 (全文見863 ~ 889頁)

  陳幸蕙(一九五三──)是位筆端充分流露出對生命充滿光與熱的散文作家。〈岸〉共分四部分敘寫流連在東北海岸的聞見與冥想,「泊靠」透過有形的岸,指涉人生中隨時可泊靠的穩定與存在,並期待自己成為他人可依靠可泊附的岸。「懷沙」透過冥想,相信變動不居的世界,也存在一種簡單樸素、穩定自在的事理。「岩雕」敘寫大自然鬼斧神工無時不在。「神往」一節回叩首段,並與題目作照映,揭示「岸」象徵一座希望,有岸可前往,也是一種幸福。〈金合歡〉採逆敘手法,敘寫美國女醫生黛安.芙西於青春正茂的三十七歲投身非洲,進行大猩猩研究,進而成為挺身保護者,然而盜獵者野蠻殘酷的利刃使她成為悲劇的守護者,終究被葬在自己開闢的大猩猩墓園中,題為「金合歡」是因這種非洲原生植物極耐乾旱風沙,以巨大根系繫住大地,每株孤獨的金合歡,以內在濕潤滋養自己,極似恬淡堅忍的哲學家,這樣的意象,其實就是黛安.芙西的隱喻。 〈日出草原在遠方〉採第一人稱自述方式,雙層對照兩個世代女子對婚姻的態度,以母親隱忍粗暴婚姻與自己在面對丈夫外遇,大悲大痛之後走離的徹悟警醒作對照,藉由自願參與一百三十天「隔絕實驗」來重新啟航生命,在無生無死的失重失光之中,體認新生的從容氣度。藉由「隔絕實驗」喻示過去與現在之斷裂、昨天之死與今日之重生。

  本書三篇選文,採用三種不同的敘寫技巧,〈岸〉以鋪敘方式透顯溫柔哲思,開啟生命的寬度,〈金合歡〉以敘事手法,鋪陳大猩猩守護神黛安.芙西的抉擇,終必面對人類的殘酷與野蠻;〈日出草原在遠方〉以自述手法,敘寫女子內心的獨白。作者擅長透過觀、想,將平凡事物賦予深刻的人生哲思,散文風格,既有深遠意境,兼有現代人對生活的省思與筆觸,表現出溫柔敦厚的獨特魅力。

陳 煌作品 (全文見891 ~ 901頁)

  陳煌(一九五四──)既是生態關懷者,也是社會的觀察家,寫作面向朝此二向度前進。其一,關懷自然生態,《人鳥之間》藉由觀察各種鳥類棲息、鳴叫等生態,揭示環保意識之重要。《啁啾地誌》寫山鳥情懷、大自然生態,並藉生態平衡寫人類的破壞,揭示萬物應和諧共存;《大自然的憂鬱》則以知性之筆,探討自然生態日益被破壞的憂心與反思。其二,觀察社會動脈,有《香火繼續燃燒》以故事散文寫成,記錄光復前後一群名不見經傳小人物之故事,將物質與精神文明缺乏的時代,卻充滿了不可抹滅的親切人性烙印在時代的縮影;《眾神》以含蓄手法來審視人間,表現出人性關懷與期許。整體而言,書寫內容充滿關心環境生態的保育,也關心社會道德日益淪喪,文筆則平實流利。

  〈身影〉採代言體方式選擇立身櫥窗,看盡人來人往的名品牌牛仔褲為視角,從物的視角,觀望台北人的服飾品味,直指台北人尚未學會如何擁有穿著品牌的美學與能力。是篇選材新穎,視角新奇的文章。〈被攔截的湖〉敘寫欣賞湖光山色,紮營垂釣,享受鮮鯉,便是一種富足,尤其能在星夜下領略大自然的律動:臭貍索食、魚群逆洄、角鴞叫喚、銀鱗躍動,比起銀行存簿的數字更有意義,揭示富有貧窮,原本即是一種主觀的感知,而領略湖景則需要一顆審美的心靈才能在平凡中細細品味。二篇選文呈現陳煌特別的敘寫視角,〈身影〉以代言體,夾帶懸念手法,引人入勝。而〈被攔截的湖〉以親身領略湖邊紮營的觀察,與他一貫關懷的自然生態相叩合。

孫瑋芒作品 (全文見903 ~ 917頁)

  孫瑋芒(一九五五──)是一位小說家、旅遊作家、網路專欄作家,同時也是音樂評論家,創作包括新詩、散文、小說等。整體而言,孫瑋芒將創作的觸鬚伸向詩、小說、散文、網路、攝影等,展示他跨文類與媒材的才華,同時在散文創作部分,結合旅遊、音樂、繪畫、電影等藝術融攝於文章之中,使內容豐富多變,提高了文字精純度與閱讀的質感。

  〈永遠的愛人〉從電影與傳記雙層向度來鉤勒貝多芬偏執的性格、暴躁的脾氣,以及炙熱深情的一生,透過傳記電影「永遠的愛人」掀開他生命中三位女性情史,究竟何人才是他永遠的愛人?導演詮釋與弟媳有不倫之愛,但是,貝多芬死前留下的情書「致永遠的愛人」並未指出何人何址,遂留下想像空間給後世人去臆測。透過本文,孫瑋芒揭示永遠的愛人不存在世間,而是存在於理想之中,讓讀者從貝多芬多難的一生去感受音樂所給予的力量與慰藉,喚起常駐心中的信仰、希望與愛。

  〈人與神的狂歡節:鹽水蜂炮巡禮〉記載作者參與一場鹽水蜂炮的盛會,體會神是超越物質之真實存有,在犁炮過程感受人神結合的狂歡,是一種歷經死亡之後再生的新力量,由於是親身體驗,參與的細節與動態、感受描摹深刻細膩,帶領讀者一窺犁炮的神祕與狂歡的喜樂。表現出行文酣暢善喻,刻繪靈活生動的風格。

周芬伶作品 (全文見919 ~ 933頁)

  周芬伶(一九五五──)散文與生命歷程相扣合,早期的《絕美》表現出清純少女對世界充滿觀望的憧憬與嚮往。《花房之歌》展現為人妻、為人母的欣悅;《戀物人語》表現溫婉多情的因人寫物的綿密情思,《汝色》風格則從生命的困挫:婚變與車禍後昇華,如浴火的鳳凰,從灰燼中重新激越新生命,既觀照炎涼悲喜之世情,亦透悟芸芸世相之虛無;《母系銀河》,嘗試透過追尋母系銀河,建構女性的宇宙譜系,顯示女性自覺與凝視。透過〈衣魂〉,周芬伶告訴我們,在大家庭群居生活中,衣櫃往往是家庭權力角力場,藉由衣櫃緬懷逝去的初婚歲月,也藉由一件件華美衣物,回思各種場合的穿著,文字漾著華美的淒涼,淡淡幽幽。

  〈汝身〉藉由四個階段的歷練與成長,完成女體的磨鍊,年少如水晶般晶瑩剔透呈示生命之澄澈明淨;水仙是一種顧影自憐的花,青春期的少女藉由觀看別人來反觀自己,因為不敢直視自己,只能轉視他人以完成自我成長的歲月;火蓮則敘寫經由懷孕生子的過程來敘寫女人因分娩而體驗大分解大焚身的融合與分裂的經驗。最後「苦楝日」象徵老女人以智慧釋放周邊的敵意,讓生命回到初始而非終結。揭示女人必歷經四個階段,才能完成女體的錘鍊。〈月桃花十七八〉藉由暮春生病與花木相親的過程體會痛苦至極,才有返歸自我的可能,尤其透過養病體會病到能唱歌,也是一種收穫。文中並豁顯相對與矛盾才是事物的本質,才是真相、才是人生,透顯發人深省的哲理。身為女作家,除了書寫自身經歷及對生命的體悟之外,觀照與凝視的對象往往也是女性,由於感同身受,故而筆端不經意地流露出細膩而絕美、悲淒而情深的況味。

龔鵬程作品 (全文見935 ~ 956頁)

  龔鵬程(一九五六──)學問恢宏,體大思精,無論思想之佛、道、儒,抑或文學論述皆深中肯棨,發人深省,學術成就被譽為海峽兩岸第一人。散文集有《少年遊》、《人在江湖》、《北溟行記》、《孤獨的眼睛》、《自由的翅膀》等。 龔鵬程善用諧趣筆法敘寫周遭人事物,〈我的書房〉即以輕鬆筆調引領讀者一窺他治學的書房,文人蝸居陋巷,不可能有像樣的書齋,重複購書亦不自知,致書滿為患,但是做學問的書房但求採摭使用便利即可,治學問不求祕本珍書,圖書館雖有奇珍異寶,自己的書房雖蓬頭垢面,卻是晤面相親,寫來順手。

  〈失鄉〉分兩層敘寫,從有形的輾轉飄泊,依附在社會底層生活,泊至淡水求學才尋獲依附的土地與之相親而濡養出居隱快慰的鄉居情感。而在無形的精神中以離世的姿態追求超越社會品第的生活,進而轉向憂生情懷,探索生命在歷史流轉中的意義,擬以不朽之立言安頓生命,也對行旅人生唱出獨特生命感懷的宗教性情懷。正因失鄉,才能處處是鄉,也才能聆聽各種異鄉的傳聞,體契各種人生滋味。品味其文,積蘊深厚,遂能信手拈來,廣甄約取,時而潛發傲視中外、睥睨群雄之姿;時而含藏嬉笑怒罵於世態人情之中,是能出入古今、遊觀兩岸而無不自得,既有文化人之關懷,亦有學者之廣博,引領讀者進入淵深博雅之歷史縱深。

張 讓作品 (全文見957 ~ 982頁)

  張讓(一九五六──)散文內容抒情、記事、隨筆兼而有之。〈蒲公英〉一文藉由平凡的蒲公英引發思維的流動。首先指出在美國草坪中,蒲公英被視為異類而被誅殺,以求秩序之美,但是規律與和諧未必即是美。其次,藉由與友人阿妮可的接觸對談,體會女人為母則強,反思男人與女人之區別,透過美國作家烏蘇拉黎亙,文明與男人 / 女人與荒野的對照關係,張讓將它鉤連成草坪與蒲公英之間的關係,人類習慣將自己偏執的觀念傳遞給下一代,成為他們的行為準則,就像他們體認的草坪,永不開花結子,是因為他們永遠無法看到蒲公英。張讓揭示蒲公英有她的美,自應在草叢中自在生長,就像文明與荒野,男人與女人,應該互相欣賞與共存,不能以偏執的、勢利的觀念作為思想中心以誅殺不同想法的萌生。

  〈雪白散記〉以雪作起,亦以雪跡作結,透過雪,觀照前後院景致之不同,再由雪寒,引發原始飢餓,飲食,不全然是生理需求,有時是心理需求;再由雪,聯想到白,雪是純淨的,無以形容到抽象的理念,是一種典型。雨雪之後掃雪,由鳥跡想到蘇軾雪鴻詩句,引發留跡是人類強烈的欲望,因為留跡而有歷史與文明留存。〈浮動的領土〉表述真實 / 現實的思維。現實是一種看的方式,而沒有人可以全部看見,沒有人了解真實,只能看到現實。此一看是「辨別思索」,不同思維的人,不可能溝通,因為意識只能體察到可接觸可感受的點,無法想像,即不等於存在。張讓揭示我們是生存在浮動的領土中,所有的模式可以互換,所有的理解可以改變,現實是在時間中浮動,而我們是在時間的領土中浮動。張讓善從平凡事物抽絲剝繭地展現哲學思維,自云是「抽象散文」。

劉黎兒作品 (全文見983 ~ 995頁)

  旅居日本二十餘年的劉黎兒(一九五六──)在成為作家之前是新聞記者,長期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自從為香港雜誌《九十年代》執筆寫作以政論為主,才開展寫作生涯,但仍是一個以客觀評寫為主,自從一九九九年受邀在《中國時報》「三少四壯」寫專欄,才開始散文創作。

  〈思考的女人〉表達日本女人對愛情的看法,在情人 / 妻子、愛情 / 婚姻之間,思考更多東西,做愛不一定要戀愛,而戀愛不一定要做愛,指出日本女人在看穿形式的虛假之後,當個肉體或精神情婦反而比妻子更有確實的東西聯繫著,在一起太多,就會失去神祕與緊張感,深剖男女對應關係。〈旅行的迷思〉指出日本溫泉旅館有二種模式,一種是秀逸雅致的名旅館,以打造讓女人感動的情境為主,男人為討好女人,往往精心尋找有特色,賞味奇特的旅館,期能為感情加溫;另一種是傳統的溫泉區的湯治場,接近自然生活,劉黎兒指出,旅行是為了忘卻疲勞,如果耽溺於歎為觀止的風景與精心安排的旅館,有時挺累人的,最後,提示大家,旅行的誘惑,在於敲開想像世界之門,而非跟著旅遊指南去移動身體,更甚者忙著捕捉鏡頭下的風景,無異是在應證指南書的愚蠢行徑。〈櫻花絕景〉描寫日本人愛櫻、惜櫻的心情。揭示櫻花是遍生群開的花,是告春的花,也是激情的花,連結實都付之闕如,花開一場,只圖取青春亮眼,與一般開花欲求結實的花迥異其趣。劉黎兒喜愛旅行與美食,內容多以書寫男女都會關係為主,對都會愛情、消費文化、生活觀察有深刻體會,文字平實流利,頗能透顯、洞悉浮世的生活哲理。

焦 桐作品 (全文見997 ~ 1026頁)

  焦桐(一九五六──)以詩名家,散文亦雋永有味。曾以新詩《完全壯陽食譜》省思台灣現況,被誤認為是美食專家,遂轉向以飲食文學為創作、教學、研究之重心。事實上,關注飲食,早於《完全壯陽食譜》,近日出版之《暴食江湖》即是編收焦桐十八年來有關飲食之書寫與論述,有心將飲食與文化結合,建立文學與文化素養之綰合譜系。

  〈論詩人〉揭示詩人善於幻想,可直達深隱的觀念與夢想,偉大的詩人是從知識、閱歷與情感充沛中蘊育出來的,而非以重組文字拼湊機巧而達成的,寫詩不可故弄玄虛,而是在平凡事物中引領讀者窺探智慧風景。焦桐認為偉大的詩人是嚴肅的藝術家,必須用功讀書、仔細寫作。

  〈論飢餓〉從大學生在中正紀念堂靜坐絕食論起,飢餓是一種憤怒、情操、力量及自我淨化的行動,印度甘地抗議英國歧視印度人民,超越政治而昇華為精神絕食。饜足社會因愛美而節食,中國則因大量生育而患有強烈飢餓症,而飢餓常與貧窮相提並論,物質上的飢餓是貧困文化之產物,而精神之飢餓則來自知識追求之匱乏的危機,焦桐以個人經驗,揭示饜足虛胖的社會中,為了應付生活而患了物質飢餓症。

  焦桐將飲食與文化結合,形成新的書寫範式,他的飲食書寫充滿感官之美與味蕾之享受,與林文月懷舊抒情大異其趣。〈論吃魚〉藉由吃魚經驗來觀看和記憶城市,鉤勒遍嚐各地美鮮,包括異國風味的新加坡、紐西蘭等地,乃至於高雄的海鮮,石門水庫的活魚,舉凡美鮮無一不網羅,焦桐不僅擅吃魚,而且亦懂烹調之法,如何去腥,如何煨、熬、煮、蒸,讀之令人食指大動,筆帶諧趣,最後以美好事物如鮮魚,感動人心卻敏感脆弱作結,令人有迴腸盪氣之感。

  焦桐敘寫風格,佈示觸處皆趣的詼諧筆力,同時也展現知識性格,剖析事理,清晰井然。

劉克襄作品 (全文見1027 ~ 1055頁)

  劉克襄(一九五七──)從《旅次札記》(一九八二)開始賞鳥,開啟自然書寫的風氣,行文簡潔,冷靜而具知識性。《隨鳥走天涯》敘寫河之旅;《小鼯鼠的看法》是短篇的散文集,寫人事更迭、城市居民及關心的土地;《消失中的亞熱帶》以自然生態為主,型塑現代賞鳥人的類型;《自然旅情:鯨魚、獼猴與鳥類的觀察記事》寫旅行記事、自然人物誌、哺乳動物及鳥類記事等。《小綠山三部曲》書寫各地生態環境遭破壞之後的省思;《綠色童年》以自然教學理念為主,提出建構自然與人文空間實踐的可能性。劉克襄從賞鳥經驗體察野外生活之樂趣,進而到積極保護生態,為台灣文學開發新面向。近年,漫游台灣鄉鎮,書寫村落野蔬、鐵道之旅,細細評賞台灣的小鄉鎮,充滿旅行者的閒情逸致。 〈海東青〉敘寫作者查考海東青這種猛禽,從字典、方志、繪畫、題畫詩等入手,終於得知海東青即今日之矛隼,再敘寫其生長地、品種、特質等及相關著作之記錄。對劉克襄而言,山林野樹、飛鳥野雀分外可親。〈小綠山之歌〉敘寫追蹤紅尾伯勞亞成鳥而意外發現池塘,帶領讀者去登望小綠山,認識他可親的朋友錦蛇阿比、白鷺鷥阿英、魚狗魯魯等,可感受到劉克襄,愛大自然,不僅博學多聞,多識蟲魚鳥獸,對各種林木知之甚多,大自然在他眼中,竟是可親可愛的朋友,不僅大發童心為牠們命名,而且還關注牠們的日常作息,儼然是一位大自然的生活家。

  帶領孩子觀察自然,並非為了訓練昆蟲學者或博物學家,而是啟蒙孩子,受自然薰陶,獲得成長經驗,劉克襄透過〈綠色童年:埋了一顆種子〉一文告訴我們,教孩子思考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

  〈尋找毛蟹的家園〉敘寫因為參與一場美食午宴,第一道名菜是大閘蟹,引發作者思憶起溯溪尋找毛蟹的過往經驗,尋到山頭才發現是核四廠的後院,旅行的興味完全被打破,因為他感受到自然環境將遭到破壞的憤怒與無奈,猶如美宴前看著毛蟹堆疊成小山般的殘骸,心中的驚恐與不快,只能無奈地觀望。

  整體而言,劉克襄散文面向以關懷生態為主,流露樸素、平實的風格。

方 梓作品 (全文見1057 ~ 1068頁)

  方梓(一九五七──)創作以散文為主,多描寫童年往事、鄉野傳奇及人事應對之感懷。《第四個房間》寫生活中的瑣事,溫潤可人,樸實而不做作,觀察細膩,示現對生命的觀照;近年跨入飲食書寫,《采采卷耳》藉平凡的瓜果蔬菜寫心情物意與人事流轉,醰醰有味;書寫的人物包括父母、親友、同學等;追憶的內容包括童年往事、故鄉風情,情真意切而流麗可讀。〈南方嘉蔬〉雖是隨筆散文,卻充滿知性考證,旁徵博引,讀來卻不覺枯燥索然,並以空心菜隱喻台灣女人,韌性十足,卻能活出自己的風格,文末以空心菜的空心擔受時代的悲苦與豐盈,而以「虛實不過是人間之相」作結,饒富哲理。〈嫁茄子〉略帶故事情節之敘事筆法,敘寫小時候感受到的紫色是禁忌,也是溪邊洗衣婦的話題,少婦的嬌豔與丈夫清啜引發蜚言流語,謠言不斷在巷弄間流轉,直到作者負笈北上,才轉變對紫色太野的印象與禁忌,援證《酉陽雜俎》有嫁茄子以取子繁之意,對作者而言,在台灣雖無嫁茄子習俗,但是她喜歡這樣的習俗,映照出女人的執著與堅持,從阿姆的生命中見證一個女人獨自撐著四個子女一個體弱的丈夫,臉上風霜卻是生命無悔的執著。方梓藉由個人歷經對茄子的體悟,文字深切有味而情意綿長。對於方梓的散文,顏崑陽評之為「有情有味有識有理」,洵然不虛。

夏曼.藍波安作品 (全文見1069 ~ 1086頁)

  早年藍波安(一九五七──)離開蘭嶼,遠赴台北就業、讀書、工作,參加原民運動,飄移、流轉、徘徊在大都會邊緣找不到自己的根,一九八九年回到蘭嶼,十年間體察自己的民族文化逐漸流失,他體悟到應該為達悟族留下記錄,海洋書寫,形成他獨特的題材,嘗試從民族中找到自己身為海洋民族的驕傲與特質,重新審視達悟族與自然環境之依存關係,體察敬畏自然的泛靈信仰的民族文化。

  對達悟族男人而言,海釣鬼頭刀魚是一種天職,也是與海神的契約,一切生活的經濟基礎建立在海洋上,〈一個有希望的夢〉敘寫自己在有月的海夜上一面捕飛魚,一面享受夜的寧靜,揭示大海是達悟族希望的來源,也是夢想的溫床。

  〈千禧年的浪濤聲〉敘寫在千禧年跨年的凌晨,身在台灣卻接到女兒遠從蘭嶼打電話來訴說阿公在哭,透過電話,知道老父思念在異地的兒孫,使他迫不及待地重返家鄉,為渴望吃鮮魚喝鮮魚湯的父親下海捕魚,作者了解魚和魚湯是給父親健康的良藥及減少思念的祕方,一如小時候父親捕魚餵養他成長一樣。捕魚是達悟人的天職,吃魚喝魚湯考驗男人捕魚的技術,也是世代相承的生存技能。〈日本兵〉敘寫造訪一位當過日本兵的達悟老人,在日常的飲饌中體會達悟人實踐的生活以及與海洋互動的過程才能珍惜生命,尊敬生態的哲理。

  盱衡藍波安之書寫內容,主要以展現海洋與民族、文化承傳與實踐之間的矛盾與衝擊為主,書寫海洋、達悟族,形成他重要的標幟與冠冕。

楊錦郁作品 (全文見1087 ~ 1098頁)

  楊錦郁(一九五八──)擅長書寫人世悲歡離合及自己對生命的體會,並從中提煉深刻的感悟,顯出清明澄澹的心境。《記憶雪花》敘寫大家族興衰、人世聚散及其面對死生無常的淒然,溫婉而有情;《遠方有光》記載女性成長、遊歷見聞,深情而雋永;《穿過一樹的夜光》書寫時間滄桑、病苦死亡、故鄉風土等題材,透顯敏慧易感、緬懷傷逝的情懷,其中,描寫彰化家鄉,充滿思舊風情;刻摹母女親情,溫婉而真摰;剪影周遭人物,文筆細膩而觀察入微;記敘友情則真誠可感,顯現敘事酣暢、文字抒情的散文風格。〈流離歲月〉敘寫家族興衰,由於父親遽然辭世,使經濟陷入困境,因為母親處境,兄妹形同陌路,四年未見,藉由姐姐返台催促她返家為擺攤賣肉圓的哥哥打氣,才冰釋前嫌,作者藉由浮世流轉,體會關懷與進入彼此內心世界之必要與重要。

  〈曾經,在遙遠的國度〉記載一段因旅行而結識同團同房的印裔南非籍美麗女子夏莉,在遙遠的印度國度裡,曾經共同歡笑暢舞,一同感受泰國風情,歸來後,夏莉理性地協助作者擺脫女占星師預言的影響,並且在往後的歲中互相打氣與扶持。

  整體而言,作者善從尋常的生活題材入手,以白描記錄事情本末,以深情婉約手法進行家族興衰及人際遇合的摹寫,體現出自己對生命流轉中真正本質的追尋。

韓良露作品 (全文見1099 ~ 1109頁)

  韓良露(一九五八──)之創作大約可區分為三大範疇,一是早年從事影視編導的劇本創作,曾製作「今夜」榮獲最佳新聞節目金鐘獎、以〈我的美國娃兒〉、〈好女孩與壞女孩〉、〈慾望圖騰〉三度榮獲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並以《台北回味:城市與庶民味覺地圖小史》獲得九十三年度台北文學年金獎。二是占星學之研究,專研占星學十餘年,出版《愛情占星》、《人際緣份看占星》、《生命歷程全占星》、《寶瓶世紀全占星》等書。三是結合飲食與旅行完成數本漫游與食藝的作品。喜好旅行與美食,走過六十多個國家,到過三百多個城鎮,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4446346
  • 叢書系列: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6k菊 / 14.8 x 21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