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雙中薈:歷史學青年學者論壇

雙中薈:歷史學青年學者論壇

  • 定價:450
  • 優惠價:940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的十三篇論文,集中在明清以來歷史研究的各個面向,主要分成四個部份:人物與群體、政治與外交、社會與經濟、思想與宗教。論文反映出研究方法與史觀的多元性,亦是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

作者簡介

王成勉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Arizona)博士,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歷史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基督教在華史、十七世紀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中美外交史。

 

目錄

人物與群體
李林  晚清進士留日史事考述--以東京法政大學留學進士群體為中心(1904-1911)      
黃展樑 清代廣東的科舉.族群.社會--以《新安客籍例案錄》為中心
劉宇  在學術與政治的互動中--梅貽琦校長的治校實踐(1937—1946)

政治與外交
吳柏岳 萬曆初年的政爭(1582—1585)與科臣
林伯瀚 戰時軍人從政現象研究--以陳誠為中心的考察(1941-1943)
蔡秉修 1971年中華民國、美國與雙重代表權   

社會與經濟
龍婉雯 明代婦女財產繼承制度探微
陳文妍 蘇州水--明清蘇州用水轉變初探 
劉玄  商業、教育與實用的綜合--「丁氏醫學叢書」與晚清上海西醫知識的大眾傳播 
邱繼正 日本生命保險業在臺灣市場拓展之阻礙1896-1912

思想與宗教
史曜菖 創造抗清者:以曾靜案中的呂留良為例
唐院  「文史互證」:清初天主教小說《儒交信》研究
康詩瑀 高雄三塊厝一個傳道者的宗教理念與生活:道德院開山宗長郭騰芳

 

  近年來經濟不景氣,願意就讀研究所學生的數目一再下滑,而報考歷史學門的學生亦在減少之中。與同行交談時,常有不復當年盛況之嘆。

  但是換個角度來說,在這個時候來報考與就讀歷史研究所的同學,應是能夠堅持理想、敢於圓夢的一群。面對這樣的青年,歷史所的老師自然樂於教學,也願意創造更多的平台,讓他們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國立中央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過去一直有很多的互動,兩校主管也力促雙方學術的交流。兩年前,中央大學推出了「中央大學文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計畫案」,鼓勵文學院系所提出合作方案,我想這是開拓學生視野,促進學術交流的好機會,所以提出合作計畫案,得到校方與中文大學歷史系的同意。「歷史學青年學者論壇」就是這項合作計畫案的重要部分。

  2012年3月2日,中文大學歷史系的八位碩博士生,在蒲慕州教授帶領下,來到中央大學。他們與中央歷史所推薦的八位研究生舉行了兩天研討會。很高興看到這些歷史學的高材生在會中發表論文,能夠各闡論點、互相切磋。更有意義的是,一些與會同學結成朋友,能夠彼此交換心得,相互協助,或提供史料、導覽史蹟。香港中文大學的博士生有多位來自大陸,所以這次的會議實際上是兩岸三地的史學新秀的論學。

  在籌備這項論壇時,就已經考慮將論文擇優出版。經過與蒲慕州教授的協商,決定由兩校老師來把關,對論文做學術審核。所以在本書中的文章,都是經過嚴格的審核及修改。這些文章是這些年輕歷史研究者的心血,也可以說是兩校歷史教學的成果,相信兩校系所都樂見這些文章能結集成冊,就教於歷史學界。這批年輕學者對於歷史學是有熱愛、有使命的。本書出版之際,當初與會者有些人已經畢業,也有些人已經投入歷史教學的工作,他們反映出歷史教育的代代承續,希望他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出書之時同時要特別感謝兩校對歷史系所交流的肯定與贊助,特別是中央大學李誠副校長倡導的兩校合作案。中央大學文學院衛友賢(David Wible)院長對此項交流的支持,以及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汪榮祖教授在論壇開幕時的專題演講,對於參與論壇的同學是很大的鼓勵。香港中文大學方面,文學院梁元生院長與歷史系葉漢明主任對兩校合作計畫的參與和協助,都是要特別感謝的。最後,這次論壇能的事務工作,則是歸功於中央歷史所的助理和同學的熱情參與。

王成勉  誌於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915384
  • 叢書系列:新銳文叢
  • 規格:平裝 / 348頁 / 16 x 23 x 1.7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一、前言:進士飄蓬渡海東

位於今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法政大學,乃創始於1880年的一所私立學校。晚清十年留東大潮中,有近2000名中國留學生先後就讀於此。 更不可思議者,這批學生中竟有150餘人留學前已獲進士出身,且不乏身列三甲的狀元、榜眼、探花。述及這批進士留學之緣起,應提及晚清政府為新科進士再教育專設的進士館。1904年清政府設進士館,令新科進士之留京者入館接受三年法政再教育。然1905年廢科後,該館生源不濟,故將未及畢業之學員派赴法政大學,同時將新科進士未入館學習者一併咨送遊學,遂有進士群體集體東渡之盛況。政府將其文化精英、候任官員群體的再教育,委諸東鄰日本,這在中國選官史及留學史上,無疑是空前之舉。拙文擬在晚清新政展開、興派留學的語境中,考察進士留學的緣起,及其在日本的學習、生活與社會活動實況,並嘗試探討其學科程度。對留學進士之人數、經費,以及進士留日學員的政治傾向,尤加意考述,最後對晚清速成法政留學教育略作檢討。

二、法政大學清國留學生法政速成科之開辦及旨趣

法政大學之前身,為1880年薩埵正邦(1856-1897)等人成立的東京法學社, 1882年改稱東京法學校,1889年5月合併東京佛學校,更名為和佛法律學校,翌年7月於麹町區富士見町築新校舍,成而遷入;1903年據《專門學校令》進行改組,8月獲文部省批准升為大學,正式改稱法政大學。其時之法政大學,在校學生數僅1248人。

設立法政速成科一事,在1903年已有動議。此前法政留學方興未艾,留學生習普通科者居多,習法政者尚少。1903年留日的669名中國學生中,修讀法政者計有東京法學院9人,東京帝國大學法科5人,日本法律學校4人,僅佔總數的2.69%。 面對晚清新政展開對新型法政人才的需求,東亞同文會會長近衛篤麿(1863-1904)、副會長長崗護美(1842-1906)與當時留日學生總監督汪大燮(1860-1929)商議,擬仿日本明治維新初期經驗,在東京為中國遊歷官紳設速成法政學院,然學章甫擬就而汪大燮已卸任,近衛篤麿旋身故,事遂終止。 速成科的正式開辦,實得益於當時留學日本的曹汝霖(1877-1966)及范源濂(1876-1927)從中聯絡調和。

1904年,范源濂來與曹霖汝商議,擬在日本辦一速成法政班。同年3月,范源濂前往拜訪梅謙次郎(1860-1910),陳說為中國官紳設立法政速成學校之必要,並請梅謙次郎擔當此事。開辦速成科的提議,得外務大臣小村壽太郎(1855-1911)的贊同,小村介紹梅謙次郎與清朝駐日公使楊樞(1844-1917)會面,楊樞亦極為贊同,並向長崗護美取得前擬學章作為稿本,與梅謙次郎酌中改定章程,於1904年4月30日得文部省認可,遂成此事。 速成科附設於法政大學,其設立之旨趣,校長梅謙次郎述之曰:

今清國銳意維新,知新學之不可緩,爰遣學生來學我邦,數年以來數以千計,洵盛事也。顧目下之來於我邦者雖多,而修業於法律、政治之學者尚少。誠以我邦之官私立學校之授斯學者,其講述皆以邦語,其課程皆須三四年而畢。清國學子之有志於斯者,不得不先從事於本邦語言,從而入專門各學校,綜計先後須得六七年。夫以六七年歲月之久,是非立志堅定者,鮮克見厥成功。即成矣,而其數必又居於最少,是可惜也……本大學有見於此,特設法政速成科,授以法律、政治、經濟必要之學科,以華語通譯教授。俾清國朝野有志之士,連袂而來,不習邦語,即可進講專門之學。歸而見諸施行,以扶成清國釐革之事業。夫以清國時事之蹙、需才之亟,有若今日,欲養成多數新人物,舍斯科其奚由哉?

1904年5月7日,速成科舉行開學典禮,來賓、講師、校友及中國留學生凡一千餘人參加,禮甚隆重。到場者包括日本司法大臣波多野敬直(1850-1922),清政府駐日公使(欽差大臣監管遊學生總監督)楊樞等中日官紳。典禮上梅謙次郎、波多野敬直、楊樞分別致辭演說,曹汝霖代表中國留學生發言。 速成科首班共招學生94人,其中官費48人,自費46人。艾時赴京上任的王士性而言,更是影響其政治立場的關鍵因素之一。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