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云的所有評鑑

13.67

13.67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4/06/16

如果今年只能推薦一本書,我完全不需要猶豫,絕對就是陳浩基這本《13.67》了。

關於「香港警察」,我腦海中的所有印象都是來自電影,不管是紅遍半邊天的《無間道》、較新的《寒戰》(《風暴》更新,不過我還沒看),抑或是電影頻道重播到快要爛掉的早期成龍作品《警察故事》、早期劉德華作品《五億探長雷洛傳》等等,這一部部膾炙人口的影劇作品,一幕幕警察辦案的場景畫面,就這樣透過多年的潛移默化,深植在我的心中。這麼說起來,我對於警察組織及架構的認識,說不定還多過臺灣警察呢(汗)。

不過仔細想想,雖然以香港警察為主角的電影如此百花齊放,但是以香港為背景的警察小說似乎就相當少見了(或許也和香港文學作品來臺出版的數量不多有關?這點我不太確定)。而就我所知,第二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的首獎作品《遺忘.刑警》是其一,其二就是出自同一位作者陳浩基之手的新作──《13.67》了。

「13.67」這個書名看起來好像某種密碼,其實說穿了很單純,就是指「2013年至1967年」,書中的六個故事正是發生在這一段時間之內。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當初看到這樣的敘述我就有點疑惑),一般不是都會把年份早的寫在前面嗎,應該是「1967年至
2013年」才符合常理呀,但開始閱讀本書之後就能明瞭,那是因為作者採用了倒敘方式,第一個故事發生在2013年,以此逐漸回推,最後一個故事發生在1967年。

橫跨將近五十年的時間,書中每一則故事都呈現出不同年代的面貌與變遷,小至個人的轉變,大至整個城市、整個香港社會的推移。《13.67》甚至已經不止是述說一個傳奇警探的一生,更是述說香港這一顆「東方之珠」的歷史,每一則故事都運用了不同的元素,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閱讀感受。

發生在2013年的〈黑與白之間的真實〉,帶有些許科幻風味,此時書中的主角神探關振鐸已經臥病在床,無法開口說話,因此他的關門弟子駱小明,帶著謀殺案的相關疑犯來到醫院,透過測量腦波的儀器與一問一答的對話,逐漸揭開案件的真相。

發生在2003年的〈囚徒道義〉,此時關振鐸已經退休,以合約方式擔任警隊顧問,參與各宗案件的調查。眼見黑幫勢力日益坐大,警方卻苦於拿不到證據,而無法逮捕披著正當商人外皮的黑社會老大,然而黑幫旗下娛樂公司一名女歌手的死亡影片,卻似乎帶來了某種轉機……

發生在1997年的〈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這一年香港主權就要移交給中國大陸,這一年關振鐸就要退休,然而在工作崗位上的最後一天,對他來說卻是「最長的一日」。這一日,高空投擲腐蝕性液體瓶的嫌犯再次現身犯案,關振鐸所屬的刑事情報科接獲報案後旋即展開調查,偏偏此時又傳來前頭號通緝犯越柙逃亡的消息……

發生在1989年的〈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關振鐸剛上任成為刑事情報科的小組組長,上任第一天便正巧參與一場埋伏布局已久的圍捕行動,行動中卻發生意外,造成三名歹徒與所有人質全數死亡的慘劇。警方高層懷疑有內鬼透露消息,因此內部調查科介入調查,鬧得全警隊人心惶惶。

發生在1977年的〈Borrowed Place〉,這段時間正是香港反貪腐的高峰期,政府成立「廉政公署」專為調查貪汙情事,尤其是香港警隊嚴重的貪汙問題,特別受人矚目。即使工作上與警方站在有嫌隙的對立面,身為廉署人員的夏嘉瀚仍然沒有選擇,必須求助香港警察,依賴他們的專業來救出他被綁架的兒子,而接手此案的正是已有「神探」之名的關振鐸……

發生在1967年的〈Borrowed Time〉,從工潮演變成暴動的這一年,人民對於英國統治的不滿,以及英國政府實施宵禁的強硬舉動,使得中英對立衝突越加劇烈,社會動蕩不安,人人自危。一對兄弟檔中的弟弟,某日偶然聽到左派分子的炸彈恐怖襲擊計畫,或許是強烈的正義感作崇,也或許是出於自保的念頭,他決定向平日時常見到的巡警密告此事,卻因此而捲入事件漩渦,置身險境。

看得出來這是一部精雕細琢的作品,作者肯定做了非常大量的功課,畢竟要描寫前後橫跨時間那麼長的故事,若是不能對該年代的社會事件、生活情況乃至於大大小小的細節──包括標誌性建築物的改建、物價與薪資的水準、各種俗稱等等──如數家珍,那麼寫出來的東西想必只會不倫不類,而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雖然我身為外國人,並不怎麼瞭解各年代的香港,但本書在故事氛圍的營造上,給我的感覺相當自然)。

這幾年讀小說,我越來越覺得細節很重要,雖說細節時常被讀者忽略,但故事正是由細節構成,假若細節寫得不夠嚴謹,也會很容易暴露出破綻或矛盾。而在像本書這樣篇幅厚重的大作裡,作者精心玩弄的細節,往往能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得到許多樂趣,倒敘法以及因果關係的設計,更是強化了這種享受,特別是讀到最後一頁的時候,真的很難不拍案叫絕,很難不想回頭重翻前面的故事,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倒是很想試試依照時間順序來重讀一遍。

至於六個故事裡的六個案件,那就更不用多說了,身為一個推理迷,我唯一能說的就是我非常滿意,每一個真相都出乎預料之外。讀小說嘛,如果情節都能預測得到,那也未免太無聊了,就是要有意外性才有趣。而且每一個故事都很有畫面感,我相信若是像我這樣長期接受香港警匪片洗腦(笑)的人,讀到飛車追逐啦(打翻菜攤什麼的,這一定是成龍電影啊!)、大樓槍戰啦(第四篇故事的槍戰過程,我完全是不自覺地憋氣在讀,中途差點喘不過氣來),腦海中絕對會浮現出電影畫面,就像在眼前一樣。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潛在徵信社

潛在徵信社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4/06/16

「潛在徵信社」的業務範圍和一般徵信社不同,他們專門助人探尋心靈方面的疑難雜症,在業界內享有盛名。某日,警方在接獲匿名人士報案後,發現該徵信社負責人兼首席偵探方美華在辦公室內全裸身亡,周遭物品悉數被人砸毀,而她的死因為心肺衰竭,無法判定是自殺或他殺。

如此懸疑又帶有多重謎團的開頭,讓人忍不住期待起一個帶著滿滿推理風味的故事。作者會如何挖掘死者與兇手(如果有這個人的話)的生平際遇呢?是什麼樣的理由、怎麼樣的經過,才能造成如此特殊的死亡現場呢?全書藉由不同的表現方式──報紙報導、「方美華回憶錄」的內容、一份奇特古怪的筆記,還有一名男子的往日回憶,串起一段交錯複雜的人生糾葛。

能夠在一本書中同時用上這麼多種表現手法,卻絲毫不雜亂難懂,讀起來流利順暢,佈局及解謎也有條有理,可見作者的寫作技巧擁有一定水準。然而,作者透過文字與情節所傳達出的思想、觀念,以及籠罩全書的悒鬱氛圍,卻讓整個故事顯得滯悶鬱結,讀著讀著,心情沉甸甸的。可那只是一種情緒的感染,我完全無法融入、認同故事角色的想法,也無法覺得感同身受,碰觸不到靈魂深處。

外頭陽光如此明媚亮麗,何苦自虐般地將自己逼入黝黯深淵之中?雖說每個人的敏感程度不同,或許對作者、對故事裡的角色來說,他們的遭遇就是孤獨悲慘得猶如世界秩序崩壞吧。但除了被霸凌的那一位外,其他人在我看來不過是無病呻吟。關拓與麻美那所謂心靈直接碰撞的情感,只是兩個有相似際遇的人在互舔傷口罷了;而妍音的昏倒、成為植物人,更是八點檔肥皂劇才會出現的誇張情節。

會迷惘、會執著、會困在牛角尖裡鑽不出去,有時也會不自覺陷入愁雲慘霧,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跨不過去的那道檻不盡相同,你看重的,別人可能覺得是雞毛蒜皮般的小事;你不在乎的,到了他人眼中,可能成為了不得的大事。人就是有這些相異之處,才顯得繽紛多姿。但本書中的角色們,卻猶如一個個複製人,遭遇與思想大同小異,對話與口吻如出一輒,他們的困惑與迷惘,像是為了困惑而困惑,為了迷惘而迷惘,也為了執著而執著。

謝曉昀在本書所專注描寫的,是人在極端的情感下(過於強烈或過於漠然),對世界產生的疏離和斷裂(包括精神上與肉體上)。她的確描繪出了世界的別種樣貌(真實度則另當別論),也確實寫出了見解精準犀利的字句。而「潛在徵信社」與謎團的存在,不過是個載體,只是用來連結故事的背景。雖然真相的揭露予人「雷聲大,雨點小」之感,讓我這個推理迷非常失望,但轉念一想,作者的主題焦點本就不在那上頭,也就釋然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阿基里斯之歌

阿基里斯之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3/07/18

坦白說,對於阿基里斯這位仁兄,我的印象一直就只有他的腳──就是他老媽把他倒提著泡進冥河裡(另有一說為天火),使他全身上下刀槍不入,唯有沒泡到的腳踝成為弱點;而「阿基里斯腱」這個名稱,也是從他身上來的。

直到讀了《阿基里斯之歌》,我才重新認識了這位「希臘第一勇士」(書中稱為「最了不起的希臘人」),也才知道原來他是一位同性戀(但故事裡完全沒有提及泡冥河和腳踝是弱點的這件事)。不過,本書並非以阿基里斯為第一人稱來敘述故事,而是以他的愛人,掩蓋\在阿基里斯英雄光芒下的小人物──帕特羅克洛斯為主角,描寫兩人之間的情誼,以及他眼中更加立體、充滿人性的阿基里斯。

帕特羅克洛斯雖然身為王子,卻因纖細、溫吞的個性,從小不受父親喜愛,某日他失手殺死自己國家的貴族之子,因此被流放至普提亞,與該國的王子阿基里斯相遇、相識並相戀。當然了,兩人不是一見傾心,第一眼就將對方視為自己的真命天子,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之後,逐漸產生好感,並在結伴前往山上向人馬奇隆學習的幾年間,慢慢確認了彼此的心意。那是一段美好且單純的美麗時光。

然而好景不長,遠征特洛伊之戰的消息將兩人召回普提亞,領軍的邁鍚尼國王阿伽門農派遣使者來要求阿基里斯參戰。但阿基里斯的母親海洋女神忒提斯不希望他參戰,趁著夜深人靜將他藏到一座島上,甚至將他扮成女孩,以求逃避這場戰役。可惜她的計畫沒有成功\,奧德修斯的出現,帶來了諸神的預言:如果阿基里斯不參戰,他從母親那裡繼承來的神性將逐漸消失,徹底成為一個普通的凡人;如果阿基里斯參戰,他將揚名天下,成為偉大的英雄,但他也將死在這場戰役之中。

我對希臘眾神一向沒有什麼好感,祂們太過隨心所欲,也太過混亂靡爛,與眾神有關的神話之中,遍布著強姦、亂倫、傲慢、自私、自大、嫉妒等負面特質。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讀到阿基里斯的母親與凡人結婚的那一段時,我就一直覺得很奇怪,她身為女神,既然如此不願意與凡人結合,為什麼能夠被普提亞王佩琉斯強迫(甚至根本是強暴)?原來這一切和預言有關,曾有預言說忒提斯將生下一個比父親更強大的孩子,眾神對此都避之唯恐不及,生怕會生出一個威脅到自己的兒子,因此才使計將她嫁給凡人。擁有這樣的過去,也無怪乎忒提斯在書中總是一付痛恨人類──尤其是會讓阿基里斯的名譽沾上汙點的帕特羅克洛斯──對兒子抱持極大期望的模樣了。

阿基里斯從出生就和預言脫不開關係,如今面對這場即將左右他一生的關鍵戰役,又是預言跳出來找麻煩,這項預言更將影響他所剩無幾的後半輩子。然而,像他這樣一位自出生就被眾人寄予厚望的天之驕子,他還能怎麼選擇呢?他的天賦就是為了戰鬥,他生來就是為了這場戰役。

而這一場流傳後世的特洛伊戰爭,在作者馬德琳.米勒的筆下顯得如此真實,所謂的為名譽、榮耀而戰,只不過是掛在國王們口中的漂亮話(其實我是想寫屁話),士兵們真正為的是掠奪與戰利品,否則誰會願意為那種空中樓閣般的東西賣命呢?更別說他們所需面對的是殘酷的鮮血與殺戮,是隨時可能丟掉性命的危險,畢竟不是誰都像阿基里斯那樣擅長戰鬥。

《阿基里斯之歌》全書主要情節都貼近原本的希臘神話,但在人物的情緒轉折方面,作者自行做出了解讀,使這些神話中高高在上的角色顯得有血有肉。雖然最初我被一口氣冒出來的大量拗口名字給繞得頭昏,但隨著戰役開打,我也情不自禁的逐漸沉入故事之中,為阿基里斯的驕傲而擔憂,為帕特羅克洛斯找到自己在營地中的定位而開心,為事情一步步走向不可挽回的未來而心痛。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繼承三部曲1:女神覺醒

繼承三部曲1:女神覺醒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3/07/03

「神」的定義是什麼呢?雅涅不禁自問。
當神祇不再受人崇拜,不再高高在上,甚至淪為奴隸,成為武器、工具、玩物,必須聽命於人類,不得反抗之時,神,還能稱之為神嗎?

這個世界由光明之神伊坦帕斯所主宰,而祂最忠實的信徒亞拉梅利,則在祂的授意下管理凡人,並負責看守諸神之戰的戰俘──被束縛在凡人容器中的埃涅法締(意思是:還記得埃涅法的神)。

雅涅的母親曾是亞拉梅利家的繼承人,距離那個權勢巨大的位置僅有一步之遙。但她卻愛上了雅涅的父親,毅然決然拋棄了繼承權,下嫁給這個被大多數人視為野蠻部族的達爾人。於是,流著一半亞拉梅利血統的雅涅,就這麼在十九年前出生了。

母親離奇去世一個月後,雅涅應外祖父之邀造訪母親的家鄉──「十萬國度」的權力中心,桑能大陸最大的城市「天城」。在家族所在地「天宮」中,她被任命為亞拉梅利的繼承人之一,必須與另外兩位候選人──她那心狠手辣的表姨與爛醉如泥的表舅──競爭資格。雅涅所需要面對的,不僅是來自於另外兩位候選人的威脅,還有充滿謎團、危險神祕的埃涅法締,以及看似井井有條,實則殘酷無情的階級制度。然而,為了查明母親死亡真相而來到此地的她,卻在追查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所不認識的母親另一面,並且得知自己身上竟隱藏著一個驚人的祕密,而這個祕密即將改變一切……

把神描寫得帶有人性的故事並不少見,但完全顛覆神與人地位的故事,這就比較少見了,潔米辛在《女神覺醒》中的嘗試不可謂不創新大膽,令人印象深刻。而在如此故事基調的影響之下,閱\讀過程中很難不感受到一股沉重的壓抑氛圍,彷彿噴發前夕的火山,正醞釀著可怕的爆發(畢竟神祇們被禁錮、奴役了幾百年,累積了幾百年的憤怒啊)。因此,在這種壓抑氣氛之中,我暗暗期待起爆發的那一刻,將會出現什麼樣的驚豔景色。只可惜,故事的發展雖然水到渠成,卻似乎少了點什麼,大概是意外性吧,缺少那種突破張力的燦爛一刻,使得結局成為一顆充到極致後突然漏氣的氣球,讓我在掩卷後生出些許\空虛感。(不過或許\是我太嚴苛了,這畢竟是作者的第一部長篇作品啊,稍微有點瑕疵也是難免,而且其實並不影響整個故事的精彩程度。)

有趣的是,整個故事主軸雖然是在(以雅涅回想的角度)記錄「女神覺醒」的經過,挖掘神祇之間糾葛千年的愛恨情仇(順便刻畫一下既像人、又不像人的神祇形象),細節中卻處處可見作者透過塑造「十萬國度」這個世界的背景,所試圖傳達的一些想法觀念。包括對於以種族、血統區分貴賤、階級的哀傷與無奈;描寫人們用自己的價值觀來批評、看待其他文化,自認為高人一等的自大自傲;更將「歷史由勝利者撰寫」,結合「宗教迫害」、「異端邪說」、「知識審查」等等歷史上曾發生過的現實,寫出一個箝制人民自由思想而失去平衡的世界。

我忍不住好奇,在「女神覺醒」之後,重新回歸平衡的「十萬國度」,又將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入戲

入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3/06/17

每一個偵探的查案方式都有所不同,有的擅長抽絲剝繭、抓住所有可疑的蛛絲馬跡,有的善於觀察、擁有一雙看破謊言的慧眼,有的專注於證據,有的注重人性,也有的關心謎團詭計……。而羅斯.麥唐諾筆下的私家偵探盧.亞徹,則是一位擅長傾聽與問話的紳士,他能夠透過看似平常的一問一答,精準抓住人性心理,讓人在不知不覺間被他套出話來,脫口道出自己極力想要隱藏的祕密。

在本書《入戲(The Galton Case)》裡,盧.亞徹受到律師戈登.賽博的委託,為他的客戶──豪門遺孀\蓋\爾頓老太太,尋找她離家出走失聯二十多年的兒子,這關係到一筆鉅額財產的繼承權。到底事隔多年,遺留下來的線索並不多,然而此時發生在賽博家的一樁命案,卻給了亞徹一絲靈感,讓他循線查出安東尼.蓋\爾頓當年的下落,更直接找到了他的兒子。

但一切進行得太過順利,不禁讓亞徹產生了一絲疑惑:約翰.布朗真的是安東尼.蓋\爾頓的孩子嗎?雖然他的故事聽起來無懈可擊,他的態度也真誠無比,可是太多的巧合,以及他口中無法查證的過去,總是讓亞徹心裡覺得不踏實,因此不顧委託已經結案,堅持繼續追查。然而越是調查,亞徹就越是發現,所有認識約翰.布朗的人,都一律宣稱他是個好孩子。究竟他所說的一切真的就是事實,還是他演戲演得如此成功\,竟然騙過了所有人?

《入戲》畢竟是1959年的作品,讀起來給人的感覺和現代的推理作品很不相同,整個故事氛圍有一種老派的美感。原本聽說本書被歸類為冷硬派推理,還讓我覺得有些擔心,因為我實在不怎麼喜愛那種所謂的硬漢式偵探──生活頹廢糜爛、自怨自艾,一定要有個悲慘過去,有什麼麻煩通常會直接選擇用拳頭解決……等等。沒想到意外的是,全書對於亞徹的過去根本著墨不多,除了知道他以前當過警察之外,就再也沒其他的了;更別說什麼用拳頭說話了,他在故事裡反而被揍得很慘,甚至還住院了將近兩個星期。

盧.亞徹在書中的表現,完全就是一個全心撲在案件上的偵探,他不會花時間(篇幅)去怨艾過往,也沒有趁機和任何案件關係人擦出什麼曖昧火花。他能體諒人們的困難,即使以強硬的態度套出消息,仍盡可能保護消息來源者的安全,不讓對方的生活受到影響。當然他偶爾也會出錯,但他並不會不肯承認錯誤,也不會陷在後悔之中,他就是很乾脆地承認錯誤,然後迅速重整線索,繼續查下去,直到找出真相。

本書原文的書名「The Galton Case」相當直截了當,總之就是蓋\爾頓家的案子嘛;中文書名「入戲」取得很有意境,各有各的好處。整件案子兜兜轉轉,繞了一大圈,到底誰是真情、誰是假意?證明真相為的又是什麼?或許\我們都入戲太深,根本誰也搞不清楚了。

想想也很有趣,這樣的案子也只有在以前的年代才可能發生吧,現在要確認還不簡單,直接去驗DNA就能真相大白啦。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虐待狂刑警 蝴蝶效應殺人事件

虐待狂刑警 蝴蝶效應殺人事件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3/06/11

最初知道「蝴蝶效應」這個名詞,是因為幾年前曾有一部同名電影上映(那居然已經是九年前的事了),雖然我一直未曾看過那部電影,卻也因為這個名詞所形容的理論──一隻蝴蝶拍動翅膀,有可能導致遙遠的彼方產生龍捲風──而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虐待狂刑警──蝴蝶效應殺人事件》中的案件,就彷彿是蝴蝶效應的一連串實證,故事始於一樁將情侶檔活活燒死的縱火案,案件與案件互為因果,一個接著一個,將「惡意的交接棒」傳遞下去。下一個死亡的受害者,總是承接前一位死者的某種負面感情,或是勒索、或是詐欺、或是霸凌,是有可能殺害前一位死者的嫌疑人。但是所有的死者之間,卻又沒有重疊的交友圈子,找不出一個與所有死者都有關聯的人,使得案件處於膠著狀態,警方焦頭爛額,遲遲尋不出破案關鍵。

面對這樣的連續縱火殺人案件,擁有顯赫背景──父親是警察廳副廳長──的黑井麻耶,被從縣警總部派至案件的發生地點濱松市支援,與當地警署的草食性刑警代官山脩介(書中的主要敘述視點)成為搭檔。書名的「虐待狂刑警」指的就是這位麻耶大小姐,但說是「虐待狂」好像有些過了啦,人家只不過是嗜好特殊了一點,喜歡獵奇,對於親眼見到殺人現場與屍體這件事,比起破解真相、找出兇手更感興趣而已。

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我對這位麻耶大小姐實在沒什麼好感。她個性高傲、自我中心,動不動就「白痴、白痴」的罵人,而且自我感覺超級良好,竟然理直氣壯地說出:「醜八怪真是沒藥救的悲哀生物呢。就是像我這樣的女人徹底獨占了世上所有的好處,才會讓那群醜八怪們變得不幸的。還有,那些對我看都不看一眼的男人們,也同樣會變得不幸呀。」(P.106)。她對於真相正義什麼的根本不在乎,即使擁有異於常人的敏銳度,卻完全沒有想要提供線索幫助破案的意思。

但她在書末先是對代官山以結婚為前提約他看獵奇電影,又說出:「希望哪天濱松市民會被大量屠殺呢。到時候我就再跟你組成搭檔吧。」(P.316)這樣的話,來表達她期待再次相見的想法,意外產生了一種強烈反差的萌點(這就是所謂的傲嬌吧!),居然讓我覺得不那麼討厭她了,甚至還覺得有續集也不妨找來一讀。

至於推理小說最重要的案件主軸,作者的設計也頗有新意。死者間的直線關係導致查案受阻,原以為只要就這樣一個一個追查(死)下去,最終總能順藤摸瓜找出源頭(兇手),結果找是找出來了,連莖帶葉扯出的卻是真相背後的另一個真相,也揭露出「真正的蝴蝶翅膀」所引發的「悲慘龍捲風」,令人欷歔不已。(忍不住想說,那些受到牽連的人還真是倒了八輩子的楣呀,雖然他們都不是什麼好人,但說真的也罪不至死。)

有趣的是,作者在書中安排了一位配角──動漫御宅族刑警神田輝明,不時跳出來穿插一些動漫作品的名言,諸如:「如果放棄,比賽就結束啦。」(P.32,《灌籃高手》)、「不可以逃避!不可以逃避!不可以逃避!」(P.120,《新世紀福音戰士》),還有《機動戰士鋼彈》、《天元突破》等等(有些我不認得,查資料才知道),讀到熟悉句子的時候很難不會心一笑啊。尤其是最近在追《破案天才伽利略2013》,剛好看到兇手在書中說出:「任何現象都必定事出有因。」(P.271)時,雖然覺得這應該不是作者特意引用,我還是忍不住抱著書大笑了好一陣子。這些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是巧合還是刻意的句子,就是隱藏在作品各處的彩蛋,為讀者提供故事之外的趣味。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碧塔藍

碧塔藍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3/05/26

還記得《殺人恩典》裡那個聰穎慧黠\的十歲女孩碧塔蘭嗎?八年的時間過去了,肩負著整個孟汐王國的女王碧塔藍,已經成長為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了(呃,不過……她的身材有些嬌小)。

碧塔藍牢記著母親的話,努力想要當好一個女王,對自己的人民負責,然而她卻挫敗地發現,周遭的一切都很不對勁,所有人的態度都顯得非常古怪。她覺得好迷惘,為什麼自己認為正確的做法,她的參謀們卻總是不認同呢?回想父親列克在位的那些日子,她的記憶裡充滿了迷霧,只記得自己和母親為了反抗他的語言魔力,想盡辦法保持頭腦清明的片段。她試圖挖掘真相,渴望知道一切,想要弄清楚那些年列克真正做了什麼。她認為唯有找出事實,她才能明白該怎麼治理這個王國,才能了解自己人民的需求,幫助他們擺\脫列克王的魔咒。

於是,碧塔藍開始每夜偷偷溜出王宮,展開她的小小冒險之旅,近距離觀察自己的王城,並因此而認識了兩個小偷──泰迪與賽夫。但她看到、聽到的越多,就越感覺迷惑,似乎所有人都在隱瞞著什麼,更有人為了永遠埋葬這個祕密而不擇手段,甚至包括殺人……

在此同時,《殺人恩典》中我們所喜愛的那些人物──凱莎、波武、雷芬、吉頓,也因為七大王國的情勢而匯聚來到孟汐,居住在碧塔藍的王宮裡(希爾妲也有出現,不過她是一直留在孟汐照顧碧塔藍)。這八年間,他們以議會成員的身分(凱莎所成立的祕密組織),活躍於七大王國之中,協助各國人民反抗暴君。能夠看到這些熟悉的人物出場真好,而他們的到來也給了碧塔藍一份信心,讓她不致於孤立無援。

隨著碧塔藍追尋真相的腳步,列克王當年所做出的瘋狂、病態的行為逐漸揭露,可怕得令人不忍卒睹,也難怪碧塔藍的四位參謀(從列克王時代延續至今)──提爾、隆納慕、路德、達比,每當被問及當年之事就恐慌、退縮,甚至幾近崩潰,不願提起隻字片語。任何傷害都比不上這種心理傷害來得殘忍,想想若換作是自己,在表面看似天堂,實際卻是地獄的生活中渡過了三十五年,光是要回想那些日子,恐怕都得需要很多很多很多的勇氣才行。

在本書裡的碧塔藍,不再是八年前那個懵懂的孩子了,雖然不時有些小任性、行動莽撞,偶爾會流露出些許\女王的頤指氣使,但以一個十八歲快滿十九歲的少女來說,她已經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她勇敢面對那些可怕、痛苦的過去,即使那些過去並不是她的錯,她甚至也是受害者之一,她也不曾放棄去補償、修正過去那些錯誤。當然,碧塔藍並非毫無畏懼,其實她是最害怕的人,害怕自己犯錯(尤其是在有自己父親這麼一個榜樣的狀況下),害怕自己無法擔當女王重任,更厭倦被背叛、被拋下。正是這些情感,讓碧塔藍顯得有血有肉,讓人感覺彷彿從小就認識了她,忍不住心疼她的遭遇。

《碧塔藍》很棒,在我心中的排名勝過《殺人恩典》(不過,若是沒讀過《殺人恩典》,這些感動或許\會失色許\多),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作者在塑造碧塔藍這個角色、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不但不忘帶我們熟悉的人物們出來晃晃(而且不只是隨口帶過而已,他們戲份也不少),也沒遺漏本系列最重要的主題──「恩典」。我既有點想要那個不用睡覺的恩典,可是又有些害怕長夜漫漫的孤寂感;而那個過目不忘的恩典,應該是所有愛書人都會希望能夠得到的吧(這樣考試很方便耶,我也不用為了回憶前作的細節而想破腦袋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法醫鑑定現場Ⅰ:精心策劃一場火

法醫鑑定現場Ⅰ:精心策劃一場火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3/04/15

《精心策劃一場火》的系列名稱雖為「法醫鑑定現場」,但令人意外的是,它不像市面上常見的法醫推理小說,書中的視點並非完全專注於法醫周遭,而是將絕大多數的比重放在以刑警上杉謙太郎為主的辦案過程上,反倒較近似於警察程序小說。既然如此,那這個系列名稱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主要因為這部作品是由日本法醫第一人──上野正彥(在書中化名為山頭重三郎),所經辦過的真實案件改編而成。

故事以一場高級住宅中發生的火災展開序幕,死者是獨居的IT青年實業家奧田尚人,經過司法解剖後得知並非死於火災,但遺體上卻也找不出任何能夠證實他殺的證據,更無法確認真正的死因。在成立搜查小組之後,警方清查所有線索、走訪各個案件關係人,卻仍遲遲找不到突破口。另一方面,負責調查此案的上杉刑警,不知為何一直很在意某個案件關係人,順藤摸瓜進行尋訪後,竟發現那人不願提起的驚人過去……

整體來說,這是一本表現中規中矩的推理作品,透過作者對於警察辦案過程的詳細描述,可以看到警方不放過任何線索的態度,不管到底有沒有關聯,不管是再怎麼雞毛蒜皮的小事,必須將所有資料都收集記錄下來,再從中摸索脈絡。而相對於警察收集生者的資訊,法醫則必須仔細觀察死者的所有一切,傾聽屍體傳達的話語,弄清楚在什麼情況下,屍體會出現什麼狀況,即使再小的細節也不能放過。警察與法醫調查的方向雖然不同,卻是殊途而同歸。

當然了,書中的破案關鍵突破點還是出自於法醫的鑑識結果,不過也是因為有警察鍥而不捨的縝密調查,兩方相互配合、彼此合作,才能最終找出案件真相,可說是警察與法醫完美聯手的最佳典範。

隨著上杉刑警的查案腳步,凶手的身分呼之欲出,但更令人暗自心驚又欷歔不已的,卻是隱藏在凶手心中的那片黑暗。我不禁想問,是否悲劇的開頭就一定只能悲劇收尾呢?猶如咬住自己尾巴的銜尾蛇般,陷入永遠無法脫離的悲慘輪迴……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關於少女的殺人告白

關於少女的殺人告白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2/05/15

十年前的一場車禍意外,將十歲少女亞紀受到暴力虐待之事,呈現在世人面前,讓兒童諮詢所介入調查,對她實施強制保護;然而,殘酷的惡意卻緊追不捨,誓要將少女推入絕望深淵,永不得翻身。十年之後,一名男子對當時的關係人進行訪談,透過人們的回憶與看法,逐漸還原事件的全部經過,更從中揭發出令人驚駭,甚至背脊發寒的可怕真相。究竟是什麼人在調查少女的往事?又是什麼樣的扭曲情感,逼迫少女不惜自行製造車禍,只為逃離那個家?

在《關於少女的殺人告白》裡,作者佐藤青南以一直無法根絕的社會問題──家庭暴力──為主題,藉由多重角色視點分述的方式,描寫出一樁我們時常能在新聞上見到的悲劇事件。透過各種不同人物的角度,來看待這樣一件家暴事件,我們將會發現,大多數人的態度都是漠不關心、視而不見,甚至是自掃門前雪。不過這也難怪,人們的時間精力畢竟有限,不管是否擁有滿腔熱血,能夠幫的忙、做的事還是有限(並非要將這些人的行為正當化,只是雖不贊同,但能理解)。

而這也反映出少女亞紀是很勇敢的一個人,在得不到他人援助的情況下,還能夠毅然決然地自尋出路。只可惜在環境的扭曲之下,她的善惡觀念已經錯亂,選擇的方式太過激烈(但,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她還能怎麼做?),讓人在心疼、同情她的遭遇之餘,也不禁對她的未來感到心驚與擔憂。

在書裡提過這樣一個說法:因為童年時受過家庭暴力,留下了心理創傷,長大後才會成為家庭暴力的加害者。我認為這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並不絕對,只是機率相對之下較高。但這彷彿就像是個悲劇的莫比斯環,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只能無盡地一直循環下去。

雖然出版社的介紹文案一再提及湊佳苗與《告白》,但不知為何,讀完本書之後,我第一個想到的卻是恩田陸的《尤金尼亞之謎》。故事情節的描寫方式,同樣像是一塊塊的拼圖,逐漸拼湊出事件全貌,描寫的也同樣是少女的悲劇與陰暗;而最大的不同之處,大概就是本書不像《尤金尼亞之謎》那麼難以捉摸,脈絡較為明顯直觀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殞月之城(02)危城求生

殞月之城(02)危城求生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2/05/10

他想為這些亡魂禱告,但那些安慰人心的字句再也沒有任何意義。
──節錄自《殞月之城2危城求生》P.55

《殞月之城》的續集《危城求生》,並非延續米蘭達的故事,而是將鏡頭轉到大蘋果城紐約,從月亮出事的那一夜開始說起……

同樣是面臨末日災難,艾力克斯卻不像米蘭達那麼幸運,還能夠全家人相互扶持、共同渡過。自災變那晚起,父母就失去聯絡,生死未卜,而正在海軍服役的哥哥卡洛斯,也只斷斷續續傳來幾次訊息,不知何時才能歸家。僅僅一夜的時間,艾力克斯被迫提前成熟,成為家中的支柱,肩負起照顧兩個妹妹的責任,在這前景茫茫的日子裡,做出一個又一個的選擇與決定,帶領妹妹們尋找活路。他不但要選擇怎樣做才對妹妹們更好,決定怎麼做才能讓妹妹不致挨餓,更要壓抑心中的驚惶與不安,勇敢面對自己做下的決定,所帶來的一切後果。

我們將會看到,一個還是個孩子的青年,如何四處探詢父母下落,獨自踏上宛如人間地獄的洋基球場,在成千上百具屍體中尋找母親身影。我們將會看到,一個自律甚嚴的正直年輕人,如何跨過心中道德的坎,即便罪惡感折磨啃噬,即便忍受挨餓之苦,也要想盡辦法讓妹妹們吃上一頓飯。我們將會看到,一個夢想破滅的男孩,如何在絕望中維持信仰,即使生存再怎麼艱難困苦,現實再怎麼殘酷,在這人人只求自保的時刻,仍然保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

當氣候越加嚴寒,生活環境越見惡劣,街頭充滿棄屍與老鼠,城市逐漸淪為廢墟,更有致命流感肆虐,他們究竟為何還要如此苦苦掙扎求生?這問題可能連艾力克斯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吧。他只是將照顧妹妹當作唯一信念,為此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或許\正是因為有這個信念支撐著他,他才能夠擁有存活下去的勇氣吧。

兩本「殞月之城」的系列作讀下來,感覺得出作者很努力地描寫與試圖傳達「絕望中的一絲希望」、「人性中的光明面」。故事裡的角色們,碰到的大多都是好心人,得到許\多無私的幫助,即使偶然遇上惡人壞事,也大多著墨不深,簡單帶過。這樣寫也不是不好,只是每每讀到時,我總是忍不住覺得作者好天真。若真的遇上了末日來臨,有多少人能夠如此善良,不計回報的幫助他人?(或許\會有啦,只是肯定不會像主角們碰到的這麼多)若真的大難臨頭,有誰不是自顧尚且不暇,誰還有餘力照應他人?(能夠顧到家人就不錯了,至於陌生人?算了吧!)唉,不過故事嘛,總不能不讓主角絕處逢生,不然怎麼寫下去,是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8上一頁 12345678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