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33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瓦解之後,世界幾乎忘了曾經叱吒風雲的伊斯坦堡存在過的事實。這座帕慕克所生長的城市如今窮困潦倒,在它長達兩千年的歷史以來從未像現在這般遺世獨立。對帕慕克而言,伊斯坦堡一直是一座充滿帝國遺跡與銷聲黯然的城市。他自己的內心也一直與這段銷聲黯然的過往爭戰不休,終於體悟出能超越這段記憶的唯一方式,就是與這段輝煌過如今卻澹然的歷史和平共存下去。

  帕慕克於一九五二年出生在伊斯坦堡的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從小他就是個愛做白日夢的孩子,住在土耳其市中心為人所熟知的其中一棟建築──「帕慕克公寓」,而且帕慕克家族的分支分戶全都住在同棟公寓的不同樓層中。隨著時光遞嬗,家庭的生活型態也隨著土耳其的政經情勢而改變,對於帕慕克來說,整個家族群居的公寓不僅是成長的中心,整個伊斯坦堡更是圍繞著這幢公寓再向外延伸的世界。

  如今作家帕慕克以其獨特的歷史感與善於描寫的傑出天分,重訪他家族的秘辛與習性,發掘出那些舊地往事的梗概和脈絡,拼貼出形形色色的當代城市生活。經由他的引導,和透過他所剖析自己家族的秘密和特質,我們跟著走進了鄂圖曼帝國的文明之中,在帕慕克筆下所營造的時代氛圍和字裡行間,處處透露著對土耳其文明的感傷,呈現出傳統和現代之間多所衝突的城市歷史,不啻為一本自傳性質的城市傳記。

  隨著帕慕克對伊斯坦堡的記憶,在他頹圮的鄂圖曼別墅中、後巷裡和水道之間,我們幾乎可以目睹伊斯坦堡的歷史遺跡,和他個人失落的美好時光。除此之外,在他的回憶之中,還介紹了幾位伊斯坦堡的作家、藝術家和殺人犯,為這座他稱之為家鄉的城市,提供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

作者簡介

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 1952.06.07-)
  出生於伊斯坦堡,除了花三年的時間待在紐約之外,他在伊斯坦堡科技大學主修建築,以及在伊斯坦堡大學念新聞研究所。自一九七四年開始有規律的寫作起,至今從未間斷,而且得獎成績斐然,他的作品被評論為「當代小說中最新穎、最具原創性之作。」
  如今,這本《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更為帕慕克獲得二○○五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殊榮,足見奧罕?帕慕克的才華不僅深獲讀者的青睞,更受到文壇最高榮譽──諾貝爾文學獎的矚目。

 

目錄

1.奧罕的分身
2.幽暗博物館內的照片
3.我
4.帕夏宅邸的拆毀:哀傷的街道之旅
5.黑白影像
6.勘探博斯普魯斯
7.梅林的博斯普魯斯
8.我的母親、我的父親和各式各樣的消失
9.另一棟房子:奇哈格
10.「呼愁」
11.四位孤獨憂傷的作家
12.我的祖母
13.歡樂單調的學校生活
14.痰吐止禁
15.拉西姆與都市專欄作家
16.不要張著嘴巴走在街上
17.繪畫之樂
18.科丘蒐集的史實與奇事:《伊斯坦堡百科全書》
19.征服或衰亡?土耳其化的君士坦丁堡
20.宗教
21.有錢人
22.通過博斯普魯斯的船隻、有名的火災、搬家、以及其他災難
23.內瓦爾在伊斯坦堡:貝尤魯漫步
24.戈蒂耶憂傷地走過貧困城區
25.西方人的眼光
26.廢墟的「呼愁」:坦皮納與雅哈亞遊貧民城區
27.美麗如畫的偏遠鄰里
28.畫伊斯坦堡
29.畫畫和家庭幸福
30.博斯普魯斯海上船隻冒出的煙
31.福樓拜於伊斯坦堡:東方、西方與梅毒
32.兄弟鬩牆
33.外僑學校的外國人
34.所謂不快樂,就是討厭自己,討厭自己的城市
35.初戀
36.金角灣的船
37.與母親的對話:耐心、謹慎與藝術
關於照片
索引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7247230
  • 叢書系列:當代名家旅行文學系列
  • 規格:平裝 / 405頁 / 15 x 21 x 2.0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三十七章  與母親的對話:耐心、謹慎與藝術@



長時間以來,我母親晚上獨自待在客廳等候我父親。我父親晚上待在橋牌俱樂部,之後再去其他地方,回到家已很晚,我母親早已等得疲倦而睡覺去了。我和母親相對而坐吃完晚飯(這時我父親已給我們打電話:我很忙,他說,我會晚點兒回家;你們先吃吧),我母親便把紙牌攤在乳白色桌巾上,算自己的命。她翻開五十二張牌的每一張牌—一次一張,嘗試依照大小順序排列它們,紅牌跟在黑牌之後—她並不想在牌中尋得信號,也不喜歡把紙牌提供的信號編成一個前途光明的故事。對她而言,這是個考驗耐心的遊戲。我走進客廳,問她是否已算出她的命運,她總是給我同樣的答覆:

「我這麼做不是為了算命,好孩子,而是為了消磨時間。幾點了?我再玩一次,就要上床去睡。」

她一面說,一面看著黑白電視機(在土耳其是新玩意)播放的老片或有關去年齋月的談論節目(當時僅有一個頻道,表達政府觀點),而後說:「我不看了,你想關就關了吧。」

我花了點時間看螢幕上播放的任何節目:一場足球賽,或是我童年時代的黑白街道。與其說我對播放的節目感興趣,不如說是讓我從內心深處劇烈的不安解脫出來,暫時離開房間稍事歇息,我在客廳時就像每晚一樣,跟我母親閒談。

這些閒談有時演變成激烈的爭論。事後,我回到我的房間,關上門,看書,在愧疚中掙扎,直到隔天早晨。有時和母親爭辯過後,我到外面去,步入伊斯坦堡寒冷的夜晚,在塔克辛和貝尤魯附近徘徊,在陰暗邪惡的後街不停地抽煙,直到感覺寒冷徹骨,在母親和城裡每個人都睡著後,我回到家裡。我養成凌晨四時上床睡覺、中午起床的習慣—我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保持這項慣例。

會員評鑑

4.5
6人評分
|
6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1/11/05
可能是對於瑣碎的記憶片段沒有特別情感衝擊,但是文字算是不少

如果沒有特別注意,只是一個作者,一個土耳其文學家,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Orhan 是鄂圖曼帝國的第二位首領(蘇丹的名號比較晚使用)的名字,依據作者的母親所言,取這個名字是因為這個君主相對而言,統治的時代沒有戰爭。

pamuk 如果熟習土耳其文的人會知道這個字是棉花,偏白色,等於是歐洲人的血統。pamukkale是棉堡。凡堡就是 van kalesi,阿瑪斯拉城堡Amasra Kalesi,博德魯姆城堡Bodrum Kalesi,si是字尾變化。

夾雜者作者自己的成長經驗與城市的記憶混合一起,這本書是屬於古老與現代的伊斯坦堡。散文中充滿了成長的紀錄,自己與兄長的愛恨情仇,實際上也沒有這麼嚴重,就是常打架。直到哥哥去了美國讀書。才發現生命中也是依賴兄長。愛與恨通常是一體。同樣的故事也發生於這個城市,雖然文字多半交代自己的成長,家庭,親人,相處關係。但是帶出的這個城市,充滿的懷舊的無奈,這個東西方最輝煌的城市,如今卻在邊陲地帶掙扎。「伊斯坦堡的命運就是我的命運:我依附於這個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本書的譯者並非土文專業,外文系畢業。所以在第十章「呼愁huzun」這個中文字眼的出現,是否絕對合乎原文?土耳其文的憂傷,阿拉伯的根源,來自可蘭經,用來表達心靈深處的失落感。時代演變下,字詞的意義自然會有多樣變化。但是這個城市文化,詩歌,日常生活的主軸。至少在本書的照片中呈現的光景就是這樣。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的許多這個城市與作者的小兒,幼兒,青少年直到長大的照片,多半是獨照,穿插家族照片,很多母親與父親的獨照。至到最後,與母親的對談,結論是我不要做建築,我要寫小說,宣告世界他的志向,這個是在他志得意滿,功成名就之後的回憶。

實際上更滿意於這個偉大的城市,海邊,海峽,蘇菲亞,藍色清真寺,蘇來曼,深度參觀這個城市才會看到的巷弄等。作者說道在海峽邊看船,數數的故事。旅遊的最後一天,在海峽邊,看到眾多的船隻,通過海峽,回想當時同時看到本書,更瞭解這個城市風情。

在燃煤船舶的時代。看到海面上的黑煙慢慢的靠近與遠離,這是一個必然過去的時代,重新被作者拾起,本書的成書年代是2005年,也許是作者連續多年的書寫後,才得以出版,回到過去,是為了再度記憶過去的時代?至少旅客已經看不過那個呼愁的城市。

是否不要太相信文案,{作家帕慕克以其獨特的歷史感與善於描寫的傑出天分,重訪他家族的秘辛與習性,發掘出那些舊地往事的梗概和脈絡,拼貼出形形色色的當代城市生活。經由他的引導,和透過他所剖析自己家族的秘密和特質。}以上的話,基本上看書沒有這麼大收穫。

讀中到也不算是看出很多秘密,如同很多小孩的想像力,奧罕的分身,甚至在想像中依然要殺人,當然包括他哥哥。很多小孩也同樣有看不見的朋友。端視你是否可以接受童年的想像力及願意不要太早抹煞獨處的樂趣。家族的故事不算著墨太多,雖然他家開始富有後來因為父親而家道中落。看起來沒有影響生活。

更不算是很詳細的介紹整個城市,只是一段一段的簡述各地方小故事,例如有個殺人事件,他就不敢去游泳。這個城市倒是很多照片,這些馬車,路上少有的四十年代轎車,與現今的流線型小車果然不同,瀰漫在城市的霧氣更增加這個城市的荒涼感。這些屋子的造型就是留存於番紅花城的鄂圖曼房舍,但是不管在水邊,在巷弄之間,只有顯得破舊,而無觀光客前往番城所顯示的悠閒感,不知道是否是黑白照片的懷古思情而更顯過時與落敗,就像落難王孫。輝煌歷史後的帝國餘暉,雖然難說是殘餘廢墟,但是對於居住於此的人而言,是否擺脫過去才能現代化?實際上的西洋化?參觀訪問這個城市時,往往無法回答是古文明吸引你或是更方便的現代生活之旅館才能吸引你留下來!

在連續的段落中,作者舉出了很多作家,藝術家,如何描寫這個城市,也許不管是否喜歡他,與它一起生活下去,成了唯一能超越記憶的方式,輝煌過如今卻澹然的歷史和平共存下去。也許每一個作家書寫過去,就是與過去道別!
展開
user-img
5.0
|
2010/02/18
千萬別把本書視為一本旅遊書更非城市之旅遊指南,這是一本奧罕.帕慕克書寫自己、自己的城市靈魂與失落的書,先看看奧罕.帕慕克如何定義自己在文學上的的創作座標:
「康拉德、奈波爾這些作家都曾經設法在語言、文化、國家、大洲、甚至於文明之間遷移而為人所知。離鄉背井助長了他們的想像力,養份的吸收並非透過根部,而是透過無根性。而奧罕.帕慕克自認只依附著伊斯坦堡這座城市與命運。」

他有著盤根錯節的文化根源,那就是伊斯坦堡這城市、土耳其這個民族。他說:「我們一生當中至少都有一次反思,帶領我們檢視自己出生的環境。我們何以在特定的這一天出生在特定的世界這一角呢(伊斯坦堡)?這是他自認為的命運,爭論毫無意義,這本書的內容關於命運。」

作者身在一個落破的家族,祖父累積的財富慢慢地被耗盡殆盡,而父執輩經常為了財產問題而經常冷酷無情地爭執著,唯一能肯定的是,衰敗的大家族問題永遠得不到任何解決,這些裂痕或因闔家歡宴而消除,但作者從小就知道,歡樂背後是堆積如山的舊帳和波濤洶湧的責難。他經常提到祖母,他的祖母似乎跟作者一樣兩相為難,既想繼續生活下去,又想捕捉完美的時刻,品嘗日常事物的同時,依然以理想為榮耀。一語道出伊斯坦堡的命運。並把他的家他的成長他的生活藉由半自傳式散文體與伊斯坦堡的歷史與宿命做出連結。

作者童年的眼睛所看的伊斯坦堡成年人是:「一般來說是醜陋的、太粗魯、太笨重而且太實際。他們似乎失去了驚嘆的能力,忘了怎麼做夢。」他用此來形容自給所看到的伊斯坦堡是:

「此一垂死文明的哀婉愁怨依然包圍著我們。雖然西化和現代化的慾望很強,但最急切的願望似乎是擺\脫衰亡帝國的辛酸記憶,如同被甩的情人扔掉心上人的衣物與照片。」

作者的童年喜歡下雪,也經常等不及下雪,伊斯坦堡並非是個寒冷的地方,每年下雪的日子很少超過一周,積雪的日子也不會超過半個月,因為雪可以讓城市看起來煥然一新,不僅把泥巴、污穢和疏忽掩蓋\起來,也為所有的街道和景氣提供某種驚喜,某種迫近兇險的甜美氣味。奧罕.帕慕克流露出兒時對身所處的破敗老城的厭惡,寧可用短暫的白雪來取代一切。

奧罕.帕慕克眼中的伊斯坦堡是座黑白影像的城市,透過晦暗的歷史觀看它;古色古香的外貌,對全世界來說不再重要。即使最偉大的鄂圖曼建築亦帶有某種簡單的樸素,表明帝國終結的憂傷,痛苦地面對歐洲逐漸消失的目光,面對不治之症必須忍受的老式窮困;認命的態度滋養了伊斯坦堡的內視靈魂。

奧罕.帕慕克也對伊斯坦堡的衣物有著深沉的省思:「每個人都穿同樣黯淡的茶色衣服,避免穿著他們榮耀的祖先所穿的豔紅、翠綠和鮮橘,沉重的憂傷中帶有一絲的謙卑。黑白城市的穿著打扮是為了一個衰落一百五十年的城市的哀悼方式。」

奧罕.帕慕克藉由賞析土耳期畫家梅林的畫作「君士坦丁堡與博斯普魯斯海岸風景之旅」去抒情自己對古老大陸的觀點,他說:「首先打動我們的是他(梅林)的精確,可以從一個失去的世界審視這些景物。」奧罕.帕慕克認為土耳其是個失落的國度。
他寫道:「梅林描繪的伊斯坦堡風光幾乎看不到中心…..觀點似乎不斷在變動….伊斯坦堡沒有中心、無邊無際。」可以看得出奧罕.帕慕克的觀點,他不喜歡有所謂的中心或重點,他藉由畫作賞析提出論述:「無論歷史古蹟多麼偉大,景緻多麼壯觀,絕不讓這些東西成為首要地位,梅林的畫的風光給我們某種水平的動感,沒有任何東西躍入眼中。」
奧罕.帕慕克和多數第三世界的有識之士一樣,不認為自己國度的文明需要被某種特定事物給定格,他又說:「梅林對當時流行的西方浪漫主義運動絲毫不感興趣,不耍弄光影、雲霧,…也不刻意強調阿拉伯風格….梅林像個伊斯坦堡人看這座城市,卻又以西方人的銳利眼光畫它。」
一語道盡奧罕.帕慕克本書的中心思想,他認為當年的西化必沒有增添土耳其多大的榮光,他希望能有伊斯坦堡在地的觀點去審視自己國度,重點是他說出了「不必刻意強調阿拉伯風格」,土耳其與阿拉伯世界之間的迴異一如中國與日本,但全世界都可以清楚區隔出中國與日本,但卻往往把土耳其想成阿拉伯世界的一份子。當然這是我個人就字裡行間的解讀,或許\我的觀點不堪一擊,但是,那就是我所讀出的味道。


「只要想到這座失去的天堂還留給我這輩子熟悉的一些風光與房子,某種狂喜之情便油然而生,唯有瞭解博斯普魯斯的人才看得出來那少許\連續性。當離開這座失去的天堂,回到現實生活的時刻到來,同樣的效應也以反方向起作用。」
台灣並非是一個古老的國度,歷史上更從未強盛甚至於找不到定位,沒有定位就不會像古老帝國的子民有著那般對古老光榮的眷屬。

奧罕.帕慕克有著很深無所適從,他一方面崇尚鄂圖曼的遠古榮耀,卻一方面感嘆今日(而時當時)的頹敗,他似乎有點指責西方的意味,他說:「在這天堂中,鄂圖曼人不再把博斯普魯斯看成一串希臘漁村,而是他們聲明自己擁有的地方。當建築師受西方牽引的同時,這些風光亦反映出純正的失去。」換言之,奧罕.帕慕克從小就有很深的失落感,家道中落,家族事業破產,父母失和….一如近代土耳其的縮影。

奧罕.帕慕克把這些在他身上發生的一切用了一個特殊的方式去尋求慰藉與逃避,那就是「家」,那棟他祖父所蓋\的「帕慕克公寓」,那棟住滿了帕慕克大家族成員的房子,他說:「無論就消極還是積極,我不去學習正視眼前的困難,無論是父母的爭執,父親的破產,永無止境的財產紛爭或日漸減少的財富…」家是他內心世界的中心,讓自己暫時可以躲藏的神秘迷霧,在家中可以轉移注意的焦點。

土耳其語有個特殊的名詞:「呼愁」,指的是某種集體而非個人的憂傷,「呼愁」用在遮蔽現實,帶給人們安慰,柔化景色。就像冬日裡茶壺冒出蒸氣時所凝結在窗上的水珠,蒙上霧氣的窗子讓人「呼愁」,然而當起身用指尖在這霧氣的窗戶上寫字圖畫後,用手背抹去一切,望向清晰的窗外,便把心中的「呼愁」散去。
奧罕.帕慕克讓我產生了對土耳其民族更大的好奇心了!

最讓我感到好奇的是「呼愁」,這本書的第10章正是奧罕.帕慕克論述「呼愁」的專篇,讀完這章,應該對土耳其的民族性有些基本認識,我當個文抄工把奧罕.帕慕克對「呼愁」的重點作一些節錄:
「呼愁」(Hüzün)一詞是土耳其語的憂傷,最先的詞義來自於可蘭經,指得是失落及伴隨而來的心痛與悲傷,然而隨折時間的推移,有了兩種迴然不同的「呼愁」出現,這或許\正是作者提過的「歷史不連續性」使然吧!在可蘭經的教義,「呼愁」是「對現實世界利益的過度關注,導致了與真主的疏離,內心便有苦悶。」

在伊斯坦堡的「呼愁」定義。它不是某個孤獨之人的憂傷,而是數百萬人共有的陰暗情緒。數百萬計的一模一樣的公寓大門,其外觀因臟污、銹斑、煙灰、塵土而變色;霧中傳來的船笛聲;拜占庭帝國崩潰以來的城墻廢墟;傍晚空無一人的市場;棲息在生銹駁船上的海鷗,駁船船身裹覆著青苔與蛤貝,挺立在傾盆大雨下;嚴寒季節從百年別墅的單煙囪冒出的絲絲煙帶。不難理解這種雲霧一般瀰漫的憂傷。與當年奧斯曼帝國全盛時君士坦丁堡的繁華相比,如今的伊斯坦堡已大為衰落,處處難掩貧困破敗,土耳其人深知現在已無法勝過西方,無力再現昔日帝國的輝煌,自然會感到精神的壓抑,時時會體驗到一種深切的挫敗感。這正是他們這種集體「呼愁」的根源。

西方人往往不瞭解伊斯坦堡這個城市,更不瞭解「呼愁」的內函,於是加油添醋地把「神秘感」加諸在土耳其人與其文化上,西方人武斷地把它和「憂鬱」畫上等號。

可是這種「呼愁」又和李維史陀在《憂鬱的熱帶》描述的「憂鬱」(tristesse)不一樣,李維史陀書寫「憂鬱」(tristesse) 是屬於西方旁觀者的歉疚(被注視的貧困熱帶居民不見得也感覺痛苦),而伊斯坦堡的呼愁是某種集體感覺、氛圍、數百萬人共有的文化,存在於空氣之中,被伊斯坦堡人民自願承載了,奧罕.帕慕克寫道:「自豪地承擔並作為一個社群所共有的「呼愁」。感受這種「呼愁」等於觀看一幕幕景像,喚起回憶。」

伊斯坦堡到處可見輝煌的歷史和文明遺跡,無論維護得多遭糕,無論多麼因為貧窮而備受忽略或被醜陋的水泥建築包圍,清真大寺與帝國大小殘破古蹟就殘留在街頭巷尾的破磚碎瓦間,彷彿伊斯坦堡只是在偉大帝國的廢墟間繼續過活,這些古老榮光的廢墟無時不刻提醒著或如當頭棒和地對人們說著,現在貧窮雜亂的城市甭想再創作當年帝國的財富、權力和文化高峰。

奧罕.帕慕克透過文學的方法去自省這些落敗,這也是算一個具有良知民族的表徵,不過,據外電報導,帕慕克的書寫得罪了許\多土耳其人也得罪了當道,所以他和許\多土耳其作家一樣都必須僱用保鏢來保護其安全,若與中國比起來,他的命運還算不錯的。

既然「呼愁」是種自願且自豪地去承擔這種落寞的頹敗,莫非是「自虐」嗎?奧罕.帕慕克有著很讓人意外的正面詮釋:「「呼愁」為他們的聽天由命賦以某種尊嚴,讓伊斯坦堡人可以樂觀而驕傲地選擇擁抱失敗、猶豫、挫折與貧窮。「呼愁不僅麻痺了伊斯坦堡的居民,也讓他們不再反抗社會、樂天知命與逆來順受。」

或許\這種呼愁是阿Q式的集體治療,好像台灣陳前總統的名言:「啊不然要怎麼樣!」,有點宿命有點認命,但伊斯坦堡的認命和台灣人的認命又有所不同,他們有著幾百年的強盛,如今強盛不再只能茍活,而我們台灣人的認命卻是幾百年的不斷地被殖民後的認清事實。伊斯坦堡人的呼愁源自於對於失去的一切所感受的痛苦,台灣人的認命卻源自於無法當家作家的悲情歷史,一個是不斷的失落,一個是從未曾享有。

帕慕克在本書中透露著他的宗教傾向,他說:「我懼怕的不是神,而是信奉者的狂熱。」在這本類似自傳的許\多篇幅中隱約可以嗅得他的觀點來源,畢竟帕慕克之家族在土耳其算是個資產階級,從小就和家中的僕人們和學校的其他貧窮子弟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體驗當然會產生相異的宗教熱度,不然現在到那個暴發戶的杜拜去看看,伊斯蘭在杜拜暴發戶的心中除了成為箝制異己的政治工具以外,還有多少虔誠呢?

博斯普魯斯海峽連接歐亞大陸之間的唯一道路,是中東俄羅斯與地中海之間的要衝,這個海峽對於作者與整代的伊斯坦堡人有著難以割捨卻又複雜到難以置信的地位,海峽上的船隻對伊斯坦堡人而言,有著裝滿讓人妒嫉的中東人滿溢的財富的油輪,有著神秘帶有恐懼意味的蘇聯船隻,海峽的來往船隻代表著昔日榮光的不再,代表著西方世界力量在家門口的來回穿縮,而土耳其人有著對西方文明採取了又愛又恨的矛盾情結,她們沒有阿拉伯世界的那種絕對恨意,或許\是土耳其打敗仗的恥辱已經離今天很久遠了(土俄戰爭距今130餘年,一戰也距今近百年),伊斯坦堡人的潛意識中把博斯普魯斯海峽視為災難,但真實意識又很著迷於其景色,帕慕克在本書的第22章「通過博斯普魯斯的船隻」文中有著相當詳盡的描寫。

帕慕克亦喜歡透過外來者的眼睛觀看城市,他引用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說,外人看一座城市,感興趣的是異國情調或美景。對當地人來說,其聯繫始終摻透著回憶。從別人的眼睛(作家、遊人)重看伊斯坦堡,從中發現自己不曾留意的細節:「通過外國人的眼睛觀看伊斯坦堡,始終讓我歡喜,大半是由於他們的圖像幫助我避開狹隘的民族主義和遵循規範的壓力。」

沒有去過伊斯坦堡,所以我沒有凝視這個古老城市的觀點,但是,不論是透過具有自省深沉的文學家的眼睛看自己的國度,還是透過他人的眼睛來觀察自己所忽略到的土地。互相尊重與保有獨特性是闡述與延續人類文明的不二法則,每個民族每個國度每個城市都有其歷史高低起伏的座標與定位,正處於強大的或正處於掘起過程的民族一定要尊重其他國度與子民的史觀和自我感情,不要用自己狹隘的目光去批評或鄙視他人文化,更不要得天獨厚的運氣去否定那些恰好沒有走在運氣繩索上的民族。

對於自己國家的共同記憶、感情甚至於共同宿命,更要用一種如「呼愁」帶點樂觀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台灣正處於歷史經驗的裂解與再生的十字路口,對於屬於自己土地的東西,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很欣喜的,從2008年下半年的「海角七號」到2010年開春的「艋舺」兩部電影的賣座,終於看到大家開始認同與珍惜專屬於這塊土地與人民的共同記憶與史觀,台灣人不再對那段被剝奪的歲月感到不好意思,台灣人不再跟在強勢文化大國後面苦苦追逐,從這本「伊斯坦堡」書中我讀到了

一、 說自己的故事講自己的話珍惜自己的經驗
二、 總有一天我要去看一看伊斯坦堡。
展開
user-img
4.0
|
2007/08/16
2006諾貝爾文學獎宣佈後不久,我人在舊金山灣區,到兩家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以及Borders)找Pamuk(帕慕克)的書,特別是Istanbul這本。我並不驚訝地(但還是有些困惑)發現,兩家店都沒把Nobel prize當做什麼促銷的機會,只見主要展區都是耶誕禮物書或當期暢銷書。好不容易在文學區依照字母排列找到Pamuk,架上有氣無力的幾本書、但都沒有Istanbul。後來還是上網訂購了英文版。這大概又說明了諾貝爾文學獎在美國閱\讀人口中沒什麼即時促銷功\能,是不是僅單一作家規模不夠大?書商也不怎麼在意。

前些時日拿起他的“我的名字就是紅”,立刻被第一頁擺\明了本書即是個大迷宮歡迎讀者前來解謎的陣仗給嚇跑了,想想這種作品大概需要密集投入大量精力方能首尾貫通,等到有空再說吧,是以至今仍無緣一窺其小說藝術之堂奧,“伊斯坦堡”則是由許\多短小篇章購成,約略以帕慕克成長年歲排列但各章節間並無明顯邏輯關係,可以隨看隨停,非常容易親近,我才可能在這裡寫讀後心得。

原先受了某些宣傳的誤導,以為本書是帕慕克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因素,後來仔細看了瑞典學院的得獎頌詞,方知他的小說才是獲獎原因,伊斯坦堡這本書在頌詞裡作類似引言之用。這就對了,和我讀完後的感想相同:這不是諾貝爾獎級的作品。

並不是說這本書不好看,只是它的好並不極端也不特殊。伊斯坦堡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煌煌帝京、一時鼎盛,自然有許\多故實可寫。一個老北京可以很自然地寫一本精采的北京之書,帕慕克寫這本伊斯坦堡也是情理之中(伊斯坦堡上承兩千年前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彷彿北京加西安,其歷史遺緖之豐富令人讚嘆),反倒有些意料之外讀來令人彆扭處。他在其中還加了一些殖民/後殖民、自我/他者、傳統/現代、東西方相互凝視等一些時髦的話語,但其立論並無突破,說不上是成就。(最近有兩本書在這些方面很吸引我注意:陳光興教授的“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以及諾貝爾經濟獎得主Amartya Sen的“Identity and Violence”,或許\過些時候再寫寫它們的讀書報告。)

書中當然有許\多興味昂然的小段落︰想知道為何不要張著大嘴在伊斯坦堡街上漫步,請看第十六章。這些添花之處並沒有影響我對它的評價,它之所以不是諾貝爾獎級之作是因為帕慕克太過個人化的視角以及不怎麼樣的文體風格。好的作品當然多有其獨特的觀點,但帕慕克所展現的關懷重點是他自己,伊斯坦堡的歷史風土人物主要是為他的個人成長史和心理治療史作註腳,當他解釋必須依賴西歐作家藝術家的作品來塑造伊斯坦堡的形象時,他說:“因為沒幾個伊斯坦堡的作家注意過這個城市。”只這句話怕就要讓許\多老伊斯坦堡氣得跳腳,從常理推斷,帕慕克要不就是誇大其詞,要不就是以自己觀照這個城市的方式為標準、否定許\多人的努力。(讓我想起某些台灣人在引進國外事物時總要誇稱:“這東西風行某國,台灣人孤陋得竟然不知,我是第一個引進的。”他們是否自覺,“這東西”或許\本質是垃圾、之前無人引介只是剛剛好罷了。此事非關帕慕克,我借機發發牢騷。) 帕慕克介紹了四位伊斯坦堡作家,大約意味著就這四人夠格,即便如此,他們在書中也是面目漫渙,為帕慕克的到來而先行鋪路。以一座偉大的城市命名的書,這樣的寫法,我不能滿意。

再就是文體風格,不知是否英譯功\力低下,讀來頗覺平淡,找不到精奇出彩處。第十章“憂鬱”裡有一大段(英譯本94頁至99頁)文法上只是一句、羅列了大堆所謂可傳達伊斯坦堡的憂鬱的風物,但我讀不出感動:沒有色彩、沒有聲響、沒有氣味、沒有情節、沒有動作,整個單子比流水帳好不到那裡去,我傾向於相信這是翻譯過程中失掉了節奏、韻味。寫得最好的就屬第三十五章“初戀”,可以想見帕慕克面對情人時是做作的,但這是他面對讀者最不做作的一章。不再急於解釋他是如何成為大作家的,情感奔騰而出後,其中曲折也就自然顯現了。

最後值得一提,許\多段落對身處亟欲西化的國家的讀者而言,當有極大的共鳴。試看一段:“歐洲和美國快樂的人們可以過上像我剛看過的好萊塢電影裡美麗又有意義的人生;至於其他的人,包括我,天譴住在老舊、殘破、乏善可陳、亂塗一通、破敗、廉價的地方,我們注定是不重要的、二流貨色、受人忽視,我們做的東西永不會為外面世界的人注意。”(頁310)讀此心裡豈能無痛?


展開
user-img
5.0
|
2007/03/07
看了前幾章後,讓我想起之前讀過的\"鄉關何處\",也是作者的回憶錄,不禁開使比較兩位作者的異同,各有千秋.
在本書中常提及的\"呼愁\",似乎有點像台灣所謂的悲情.
展開
user-img
5.0
|
2006/10/17
你對你出生或生活的城市有什麼樣的記憶?你了解它多少?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在「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訴說了他對這個城市的依戀,及這個城市對他的影響。
很難定義這本書是小說、自傳、還是所謂因為迷戀而寫成的城市紀錄。帕慕克以他獨特的歷史感與描寫書寫著那些曾經發生的故事,關於他的童年、他的家族、他的成長,但最重要的主角,還是伊斯坦堡這座城市。

伊斯坦堡是有著輝煌歷史的帝國廢墟遺址,是多元文化的匯集之地。在這個曾經為東西文明、不同宗教交相傾輒的戰場,那千年來糾葛不清的曖昧,早已讓伊斯坦堡失去了自明的身分。而生長於此的帕慕克,更是難以確立自己觀看這座城市立足點的恍惚,與情緒複雜性。他在書中寫著:「就像一之眼睛始終盯著西方的每一個伊斯坦堡作家,我有時因不知所措而感到痛苦。」

或許你可以簡單地來看這本書,一個小男孩的成長故事;一個家族興衰落沒;一個城市的凋零變遷;與一個千年帝國的瓦解。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奇幻推理】蓋亞奇幻無境書展|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