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國片電影史話:跨世紀華語電影創意的先行者

國片電影史話:跨世紀華語電影創意的先行者

  • 定價:450
  • 優惠價:940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對臺灣很有貢獻,卻往往被人遺忘,被人忽視,或遭受委屈人士,例如我國第一位留美攝影師王士珍,多年來遭受委屈,有志難伸。在保守年代最勇於創新的作家導演潘壘,五○年代他替中影拍了一部描寫女人性苦悶的《颱風》,邵逸夫大大為讚賞,還有臺灣第一位留美導演陳耀圻,也受過很多委屈。被稱為新電影新導演保母的明驥,更擔當過許多不為人知的責難重任。

  在中影製作《英烈千秋》等名片的張法鶴為何默默無聞。

  當然予臺灣人驕傲的大導演李安,告訴你如何征服好萊塢、如何讓西方人接受他的東方思想的影片,同樣讓臺灣人驕傲的大導演侯孝賢,拍法語片、日語片後,正帶領臺灣電影走向國際化。

  還有唯一出身導演的電影官廖祥雄、出身美術設計的王童、最會省錢省時的劉家昌、最具創意的電影編劇吳念真、中國電影理論先驅的臺灣人劉吶鷗、追悼勞累終生的快手導演丁善璽、創造兩岸電影雙贏的領航者李行、國際大製片家徐楓、吳思遠及導演謝晉、張藝謀、陳凱歌,攝影師李屏賓、林贊庭與林良忠,皆都是為國片邁向國際化的先鋒。

本書特色

  ★從我國第一位留美攝影師王士珍、到大導演李安,介紹二十位重要電影人卓越貢獻。

  ★或被人遺忘、或被人忽略,甚至遭受委屈,本書道盡臺灣電影先趨不為人知的付出與遭遇。

作者簡介

黃仁

  本名黃定成,福建連城人,1925年生。

  於1946年來臺後,於1948年起主編《臺北晚報》影劇版兼編多種影劇雜誌,1950年《經濟時報》創刊時入社,1951年轉至《聯合報》任職長達四十三年。1964年臺中《臺灣日報》創辦初期,黃仁兼編民族晚報影劇版,再兼臺灣日報影劇版,自辦今日電影雜誌發行人兼主編十年。這期間於1976年1月起兼編美國世界日報「臺港影劇版」,在臺灣編好以人造衛星電傳美國。1985年8月21日起受聘臺灣省文獻會擔任特約撰述委員。1993年9月15日聯合報退休後,續在大成報、世界論壇報服務五年。

  曾擔任電影金馬獎評審委員、電視金鐘獎評審委員、國家文藝獎評審委員、電影輔導金評審委員、新聞局電影處影檢查委員。

  獲中國文藝協第三十七屆文藝獎電影評論獎、獲新聞局慶祝臺語片五十週年特別貢獻獎、獲四十五屆金馬獎頒發特別貢獻獎、獲中華民國編輯人協會頒發資深優秀編輯獎,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及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收藏不少黃仁著作。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24819
  • 叢書系列:新萬有文庫
  • 規格:平裝 / 480頁 / 16k菊 / 14.8 x 21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好萊塢最具影響力的華人導演
李安

9月15日出刊的最新一期《亞洲富比士》(Forbes Asia)雜誌,選出25位華裔美國人,表揚他們在創造財富及就業機會的斐然成就與貢獻,25人中有12人出生臺灣,國際大導演李安(Ang Lee)就是出生臺灣的華裔美人之一,今年54歲,是人生事業有成的得意高峰期,回想他中學時代,考兩次大學都落榜,後來進入國立藝專影劇科就讀,又熬到拍第1部電影,才敢跟家裡說想當導演。紐約大學電影研究所第1名畢業,也到37歲才以《推手》成名,果然大器晚成。2005年憑《斷背山》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成為好萊塢最具影響力的亞裔人士。

他最聰明的是,不急功近利,在他紐約大學研究所畢業後的一段失業期,有很多打工機會賺錢,他不急於工作,寧可兩袋空空,蹬在家裡做煮夫6年,而有更多時間,研究作為一個華人,怎樣才能在美國走導演之路,怎樣才能徹底貫通中西文化,奠定自己導演基礎,在美國影壇獨樹一幟。才能在世界影壇無往不利。

李安導演《斷背山》時,成為奧斯卡成立78屆以來,第一位獲最佳導演的華人,也是亞洲第一人,超越黑澤明,所以他的片酬高達新臺幣5千萬元左右,也是好萊塢最高薪的華人。李安不只是導演電影能力很強,而是統合各種專家、大牌的領導能力很強,尤其《臥虎藏龍》的工作團隊,像聯合國部隊,他要使每一個成員能彼此合作發揮最大的工作能量,必須在溝通上要克服許多困難,要尊重許多不同意見,包容各人情緒低落時的非理性糾纏,要與每一個團隊成員親切的合作,李安比一個臨時組織的執行長,有更強的領導能力。他知道對自己的作品要求要硬,要達到盡善盡美,對合作團隊要軟,包容各種難纏的脾氣。

李安的《胡士托》面臨惡評的挑戰
2009年李安最新作品《胡士托風波》(Woodstock)在坎城首映後,已在全美國首映,10月9日起在臺灣首映,美國康州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計大偉,在9月10日的中國時報有一篇報導兼評論,摘錄幾段如下:

這又是同志電影,具有雙重魅力:一、李安每部作品都讓人拿放大鏡去看;二、此片呈現適逢四十年周年慶的1969年美國胡士托音樂節(在臺平常譯為「烏茲塔克音樂節」)。……

我讀了美國著名音樂雜誌《滾石》給李安電影惡評之後,隱約心生感觸。《滾石》曾經盛讚《色戒》,卻表示對《胡士托》失望──影評人認為,胡士托音樂節最可貴之處就是「當時的音樂」(我讀為:音樂即歷史),可是李安版和小說版的《胡士托》卻都讓歷史/音樂缺席了,所以叫人失望。當然這樣的說法有可議之處:李安版其實飽含音樂,只不過可能無法滿足音樂雜誌的要求;這同一位影評人熱愛《色戒》而不愛《胡士托》,也可能是因為身為美國人的他看中國有距離的美感,可是一旦用美國角度來看《胡士托》,就吹毛求疵。

我無意要批評或支持這個影評人的觀點,但我卻想起,李安的電影擅長(或,習慣)呈現一個小單位(如,一個人,或一個小家庭)的掙扎,卻很少刻畫一個大時代。誠然《斷背山》和《色戒》等片都讓觀眾放進大歷史來看,可是這些李安代表作的重心畢竟是在個人/小單位,而不是大歷史。大歷史可以躲起來。《胡士托》對李安而言是一大挑戰,因為胡士托這個巨大的歷史不可能再一次躲在電影主人翁(一個男同性戀者)的背後。李安版的結尾又是典型李安式的「兩代之間的諒解」,大歷史就被搓掉了:音樂不再是高潮,音樂節也不是。


其實《胡士托風波》的風格,和過去李安作品同樣,只是借胡士托反戰風波作故事背景,他要寫的仍是以利特與父母間的親情關係,老夫妻四十年能相處,只是因為有愛,愛就是本片主題,吃迷幻藥、搖滾裸舞,都只是點到為止的襯景,作風穩健的李安,不會為此迷失,不必過於苛責。

《胡士托風波》改編自美國作家艾略特提伯的半自傳小說,他本來只是幫助父母管理汽車旅館,最後為了刺激旅館生意,在小鎮上辦胡士托音樂節,全片主軸是小鎮居民與音樂節互動。

在《胡士托風波》中,向來陽剛豪氣的李夫薛伯,扮演變裝癖男子搶了不少男主角迪米崔馬丁的丰采,扮演母親的威尼斯影后伊美黛史坦頓確是演得最好、男配角艾米爾赫許。

李安影片的幕前陣容為適合影片,幾乎每片更換,幕後的伙伴卻完全是老班底,尤其本片的編劇兼製片詹姆斯夏慕,自《推手》以來就是李安創作的支柱好幫手,是李安幕後最大的功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