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大學生知道了沒?美國頂尖名校生必讀的11則入學忠告

大學生知道了沒?美國頂尖名校生必讀的11則入學忠告

Dean’s List: Eleven Habits of Highly Successful College Students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譯界人生】陳榮彬:不瞭解就要搞清楚,這才是負責任的翻譯

    文/王昀燕2015年12月11日

    危險的友誼:超譯費茲傑羅&海明威 陳榮彬自2001年入行從事書籍翻譯迄今,譯作近40本,涵蓋文學、歷史、科普等領域。今年產量尤其驚人,《了不起的圖帕伊亞》《當金龜車尬上MINI:英德交流三百年》《林中祕族》《我們的河》《深淵居民》相繼問世,其論述小說家費茲傑羅和海明威之文學情誼的著 more
 

內容簡介

  拿高分、All pass都不是重點
  看看美國頂尖名校生,怎樣念大學!

  閱「生」無數的美國頂尖名校教務長,給你成功「轉大人」的犀利箴言
  ◆ 用正確的方式犯錯,你將更了解自己與人生!
  ◆ 對父母、制度權威不滿!好老師教你用「獨立思考」突破束縛
  ◆ 書背得滾瓜爛熟有什麼用,懂得分析與運用才是王道!
  ◆ 別只顧著猛抄黑板,你該學會「脈絡式筆記術」!

  35位美國頂尖名校教務長,這樣引導哈佛、耶魯、賓州等大學新鮮人,迎向暢快青春!

  申請、推甄入學口試前,如何掌握大學生的生涯重心?
  上了大學,家長、老師不再耳提面命,生活和學習一夕間都成了自己的事!

  離家就學不只是安頓生活的考驗,更帶來親子溝通的衝擊;課後作業量銳減、自行規劃課程的自由,帶來前所未見的忐忑與徬徨,究竟該如何調適?

  畢業後,新生活重心在哪裡?還是該繼續深造?
  大學教育不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你的收穫多寡,必須由你自己開創!

  美國頂尖名校的35位教務長,點列11則大學新鮮人必讀的入學忠告。本書不只提供完備的心理建設,更說明成功者在大學期間,務必受啟蒙的卓越視野與核心價值。把握名校教務長的忠告,你才能及早打造成功體質,迎向暢快青春!

作者簡介

約翰.貝德爾(John B. Bader)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務處副處長,他在耶魯大學取得歷史學學士學位,並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取得政治學碩士與博士學位。

  截至目前為止,貝德爾已輔導過數百名美國名校的大學新鮮人,並引導當中逾百名學生獲頒知名的「羅茲」、「馬歇爾」、「杜魯門」和「富布賴特」等獎學金。

  貝德爾認為自己的大學生涯雖然充實,卻錯失了一些嘗試新事物、學習新想法的重要機會,有感於此,他執教大學後,遂積極投入新鮮人、轉學相關輔導工作,並將經驗與心得寫入本書當中。

譯者簡介

陳榮彬

  1973年生,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研究興趣為「現代主義城市文學」與「形式主義、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目前為臺灣大學臺文所兼任講師,以英文教授「An Introduction to Postwar Taiwan Fiction」(戰後臺灣小說導論)課程,並為清雲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著有《當電影遇上爵士》,譯作總計二十餘本,包括《喬伊斯:永遠的都柏林人》、小說大師費滋傑羅第一本作品《塵世樂園》、間諜小說大師勒卡雷經典力作《諜影行動》,以及《胖子的脂肪該被抽稅嗎?》、《你怎麼設計幾年後的不一樣?》、《說男人的壞話》。

 

目錄

引言:這樣唸大學,成功離你更近!
第一個忠告:你學到了什麼,比你拿幾分更重要
第二個忠告:爸媽都是為你好,但不必照單全收
第三個忠告:搞懂遊戲規則,課業、生活都很罩
第四個忠告:選修是場大冒險,敢玩才會有驚喜
第五個忠告:大學唸什麼,不等於你日後就要做什麼
第六個忠告:用對讀書方法,成績要差也難
第七個忠告:做自己!你就是研究所要的人才
第八個忠告:接受不一樣,多元世界就是你的老師
第九個忠告:錯了就去搞清楚!困境是成功的起點
第十個忠告:原諒自己!這是你超越自我的好機會
第十一個忠告:暢快青春!放膽試出你最想要的生活
致謝
 

引言
這樣唸大學,成功離你更近!

  過去幾年來你焚膏繼晷,累積出驚人的學科成績,還要參加各種社區服務,或者一些讓你很忙碌又辛苦的活動。你辛苦地通過學術能力測驗(SAT),填了不知道多少份申請書與表格,焦慮地等待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寄出入學通知書。如今,你辦到了。

  然後呢?

  這句話聽來奇怪,但是很多即將入學的大學新鮮人,都沒有辦法好好回答這個問題。他們也許已經知道自己要主修什麼,或者以後想要做哪一行,但是如果一經追問,他們會坦承自己不確定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

  他們努力不懈,幾乎精疲力盡,要開始面對一連串自己不是真的很進入狀況的新體驗。

  他們知道大學教育對他們的重要性。(否則為什麼要耗費這麼多的心血與學費?)但是不清楚大學是怎麼一回事,或者要怎樣才能把大學唸好——對於那些家裡第一個上大學的人,情況特別是如此。

  這本書將會為你的種種問題提供解答,幫你在大學中達到真正而歷久不衰的成就。我在本書中所蒐集到的金玉良言,來自於全美許多最棒大學的教務長們(還把各個常春藤名校都湊齊了),也提供了我個人在觀察後的經驗談,為的就是讓你能享受到你希望擁有,並且也值得擁有的成就。

  我們一起提供了一份清單,裡面包括了十一個能讓大學生在學校中成為佼佼者的習慣,以及十一個能夠讓你未來四年一帆風順的策略。

成為大學生

  如果你在高三下的四月份讀到這一本書,也許你正在考慮要接受哪一份大學寄給你的入學通知書。如果是六月份,那麼你正抱著充滿期待的心情在慶祝高中畢業。

  如果是七月,你就已經做了決定,並且正在瀏覽學校寄來的一堆文件,在網路上填寫數不清的表格。如果是在八月,那麼你正因為離家搬到一個陌生的校園,感到一陣不安與焦慮襲上心頭。又或者是到了九月開學後,你正開始要試著去適應大學新鮮人的生活。

  不管你正處於哪一個階段,你都必須去思考一個問題:高中生的生活與大學生有何不同?特別是在學業方面。

  當然,如果你不去思考,可能也不會怎樣。大部分的新鮮人都不會。但如果你不思考,也許會錯失機會,無法用最快速度融入校園,你也許還是有辦法跳上大學生活這一班快速移動的火車,但腳步難免顯得踉踉蹌蹌。

  如果你對自己的要求遠高於「還過得去」這種標準,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兩者之間有哪些最主要的差異,還有它們對於你想要達到的成就有何重大影響——在後面的幾章裡面,我們將會更深入探討其中的一些差異。

大學沒有「老師」!

  這種說法聽來很怪,但是大學教授的確不是老師。教授不只是幫你上課,他們還要做研究,為大學服務,參加全國性的研討會等等,就算他們真的也在課堂上教書,但可能沒有把自己當成「老師」。

  教授的教學理念,比較像是把你當成一個學習過程中的夥伴。事實上,他們希望你能主宰自己的教育問題,靠自己唸書,問一些大膽的問題,然後自己去閱讀指定作業。

現在我有很多時間了,對嗎?

  並非全然如此,但是你的確會有這種感覺。我們就實際來算算看好了。高中時代你每天要上六到七小時的課程,一週五天有課。然後你一週五天晚上要再花兩個小時做功課。這加起來大概是四十二小時,其中有將近百分之七十五的時間都是在學校。

  到了大學,你一週大概要上十五個小時的課,下課後要花三十個小時唸書。所以你有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課業時間都沒有人盯著你,通常你都是待在圖書館裡。上大學後,你的學習方式幾乎可以說是剛好完全顛倒的。儘管三十個小時似乎很多,但如果你不能好好地有效利用它們,時間是會很快溜走的。

  你不只是要抗拒電視的誘惑,遠離臉書,或者把手機關掉,而是在你閱讀、寫作與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必須要學會如何思考分析,並且提出自己的洞見。你必須要做一些嘗試,才能找出自己在何時何地最有效率,並且學會獨立研讀資料。

爸媽不在我身邊了!

  對於某些學生來講,這個差別是最棒的。沒有人會催你寫作業,逼你準時上床睡覺,或者叮嚀你照顧自己的身體。但是,請你仔細想想這是怎麼一回事:你唸不唸書,是否會準備考試,還是會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沒辦法唸書,糟蹋自己的身體,全都取決於你自己。

  好處是,在教育這個問題方面,你開始有完全的自主權。最棒的是,你可以唸自己最有興趣的東西,而不用按照別人的期望去學習。

大學是個很大的地方

  儘管你的高中可能比你的大學還要大,但是你正要去就讀的學院或者大學更有可能比你的高中還要大很多。大學可能會有好幾個校區或者幾個不同的專業學院(例如法學院)、研究中心與大型圖書館。

  你難免會迷路或者害怕,所以記得要先把焦點縮小,從你的室友、講師、導師、課堂上的同學,以及你的指定作業開始。一旦你變得熟門熟路之後,就可以開始擴展自己的活動範圍了。

有成就的大學生有哪些習慣?

     透過一個個教務長們的經驗談,本書所要探究的是,有成就的大學生所共有的習慣。這十一個忠告都是能幫助你用心接受教育的方式。我的意思並非,一旦你學會並且養成了這些習慣,就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並不是符合某個忠告,你某一科的成績就會突飛猛進,因為不管是教育,或者是促進你去學習的觀念,以及學習過程,都是很複雜的。同樣的,這些習慣與終告也都很複雜,因此值得我們仔細探討。

●第一個忠告:你學到了什麼,比你拿幾分更重要

  我為什麼要唸大學?大一的時候,如果你能夠花時間深入思考這個問題,這對你的大學生涯將會帶來很大的衝擊。我們勸你,把成績當成教授評量你的一個粗淺結果。評估學業成就的更重要方式,應該是檢視自己是否學會了某些東西,是否開始重視自己現在所接受的教育,是否學到自己想學的,還有你是否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繼續往下走。

●第二個忠告:爸媽都是為你好,但不必照單全收

  過去你爸媽引導你,扮演你的監護人之角色,對你耳提面命。但如今你來到大學了,他們不在身邊,也該是與他們發展出一種新關係的時候了。如此一來,你將會擁有更大的自由度,以及肩負更多的責任。在與爸媽相處時,把自己當成一個大人,這並不容易,但卻非常重要。本書會幫你做到這一點。

●第三個忠告:搞懂遊戲規則,課業、生活都很罩

  你對你的大學可能有某種程度的了解,但你也許還不了解的是,「終身教職制」(tenure system)對你有何影響?各級教務主管能夠(或者不能夠)幫你做些什麼?校長都在做些什麼事?(先預告一下:他們是負責幫學校搞錢的。)你的大學在體制上有哪些特色?對你有何影響?其影響程度可能大到令你覺得訝異。

●第四個忠告:選修是場大冒險,敢玩才會有驚喜

  你必須把自己當成一個美食家,而大學就是你受邀去參加的一場知識饗宴——而且是自助式的。但是,如果你想從中做出一些好的選擇,正確的態度是必要的,而且,你除了需要了解你所修習的學科,探索的過程中也一定會用到一些「工具」。有了這些工具,你將會有怡然自得的感受,享受學習,並且大放異彩。

●第五個忠告:大學唸什麼,不等於你日後就要做什麼

  就學業而言,決定主修科目是你所要做的最重要選擇,但大部分學生都覺得這會對他們未來的職場生涯產生永久性的影響。事實上,主修科目與人們的職場生涯通常沒什麼關聯性,我將會解釋其中的理由。(先預告一下:主修科目所教的是如何審慎地思考,而不是一種專業訓練。)一旦你能把兩者分開,你會發現,打從一開始,大學就是一個給予你很多自由的地方。

●第六個忠告:用對讀書方法,成績要差也難

  既然你已經申請到學校,這就證明了你經歷過一番埋頭苦幹的日子。也許你知道唸書的方法,也許不知道。更糟的是,你以為自己知道,但其實不然。這一章所進行的討論,將能夠讓你變成一個懂得策略性思考的學生,你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選擇對你的學習方式、最有利的唸書技巧。

●第七個忠告:做自己!你就是研究所要的人才

  想要進入專業學院或者研究所就讀,可不只是把平均成績或筆試成績弄高,這麼簡單而已(當然,把成績弄高是有一定助益的)。在這一章裡面,我要談的是,如果你真的有在畢業後更上層樓的夢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學會用誠實的態度面對學業,找出個人特質,藉此培養出正直的態度。找出你自己的一條路是特別重要的,因為你這個人的最大賣點,就展現在你如何用獨創的方式,把你的技巧與經驗融合在一起。

●第八個忠告:接受不一樣,多元世界就是你的老師

  來到大學後,你過去的世界觀會受到種種挑戰;如果想通過挑戰,就必須去面對這個多樣化的世界。在校園裡,這意味著你必須跟那些世界觀與你有所不同的人,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如果你是在國外求學,你就必須克服異國之旅的種種障礙,才有機會融入當地的環境中。

●第九個忠告:錯了就去搞清楚!困境是成功的起點

  沒有人想要來大學當一個失敗者。但實際上,有很多人的生活因為學業成績不佳而充滿掙扎。對你來講,這可能是難以接受的,理由在於,身為一個能力很強的學生,你覺得成功才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但是,探討失敗的可能性與原因是很重要的——至少這將使你在失敗發生時,不會顯得那麼恐慌,而且比較容易去面對它。

●第十個忠告:原諒自己!這是你超越自我的好機會

  找出導致你失敗的問題後,解決問題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在這一章中,我們將列舉出一些問題,例如缺乏學習動機,時間管理績效不彰等等,然後找出它們的解決之道。但是,當你受到失敗的教訓後,最重要的一課還是「原諒的力量」。誰不會犯錯?當我們知道自己犯了錯,原諒自己,繼續往下走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從中獲得最大的力量。

●第十一個忠告:暢快青春!放膽試出你最想要的生活

  大學生活稍縱即逝。這不但令人感到悲傷,甚至有點嚇人,因為面對未來的那種不確定感,正一步步朝你逼近。甚至,你在大一時就會出現這種感覺,所以你有可能已經在規畫未來的事情。這一章討論的問題雖然都距離你數年之遙,但是值得你好好想一想——儘管你沒有必要採取任何行動。在讀書之外,為自己增加一點實務經驗是合理的,你也可以在畢業後,先去做一些短期的工作,或者參與公益服務活動。這方面最好是提早進行規劃,放慢步調,以免到時候慌慌張張。

最後的一點想法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你一些有用而刺激的想法。書裡所列出的十一個忠告雖然有一定難度,但也應該都是很務實的。當你在讀這本書時,同時也想想看:這些忠告,跟你原先對於大學的期待或了解,有相吻合之處嗎?還是兩者有所牴觸?

  至少,你該接受我們這些教務長(dean)們的一個意見:把自己當成一個大學教育的消費者,好好學些東西。你跟家人可是花了大把鈔票才把你送進去的,你該讓自己獲得物超所值的教育。

  但是在那之前,你必須停下來認真地想清楚:你為什麼要唸大學?大學教育是怎麼一回事?你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不虛此行?

  在思考的時候,你還可以從一些地方獲得靈感:去一些大學校園走一走,問大學在學生一些只有他們才知道的問題。(教授上課的情況怎樣?怎樣認識教員們?你在學業方面做過的最好抉擇是什麼?最糟的又是什麼?什麼事令你後悔?令你感到慶幸不已的又是什麼?)

  你也可以更深入地瀏覽網站上的資訊(例如,你可以看看教員們的研究,跟他們所教的課是否相符)。甚至,你可以開誠布公地與親友們聊一聊,也可以在混亂的大學入學申請過程裡,或者開學前忙碌的暑假中,抽點時間自己好好想一想。

  在這深思的時刻裡,你也可以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去檢視高等教育產業。如今,大學教育比較不像是富家子女們的成年禮,而像是中產階級的共有經驗。

  想想看,這個改變是多麼深遠而重要啊!它代表著在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各種改變,同時這對於那一個個民權運動領袖、女權運動參與者,以及克服貧困與偏見的家庭而言,也都是一大勝利。

  大學教育(或者說接觸高等教育的機會)不只是一種天賜的禮物,也是一種解放的方式。對於你的祖先而言,上大學意味著他們能夠獲得新的機會與經濟的發展潛力,藉此躋身較高的社會階層。沒有他們的努力,你不會有上大學的機會。所以,請把大學教育當成一種同時為你帶來自由與選擇機會的禮物。

  所有的學生都值得擁有上大學的機會,這種美好的經驗不但能解放他們,也可以讓他們留下值得慶幸而畢生難忘的經驗。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316548
  • 叢書系列:catch On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6 x 22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忠 告2 爸媽都是為你好,但不必照單全收
當我勾勒出本書的第二個忠告時,我等於是要帶領你去發掘,你最重要的一種人際關係:也就是親子關係。不管你在學校,或者是日後,這都是關乎你,是否能夠有所成就的重要關係。而且,想辦法搞好親子關係,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爸媽愛你,擔心你,他們希望你能「有成就」——儘管你們雙方對這三個字的定義可能有不同看法。(可別忘了「第一個忠告」裡面所討論的一切!)

許多在大學工作的人都覺得家長管太多,總是在學生身邊盤旋著,所以才幫他們取了一個「直升機家長」的外號——這也許不只是戲謔,而是反映實情。

我們知道,家長對你而言有多麼重要,而且長久以來,任何決定都是你們一起做的。我的中肯建議是:你必須與爸媽建立一種更適合大學生活的新關係。所以,第二個忠告就是:以「成年人」的姿態與父母相處。

常常連絡
你可能會覺得很訝異,沒多久之前,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大學生活往往不理不睬,要他獨當一面——如果你爸媽唸過大學,他們可能也是這樣對待你。大部分家長可能都是過了幾週後,才打電話到學校去,而且也沒有書信往返這回事。大學生很少跟爸媽談自己修了哪些課。大學生很少要別人給他們建議,也沒有什麼人會給。爸媽不曾接到成績單,他們也不會說想要看。沒有人有行動電話,或者是電子郵件(當年我們沒有電腦可以用),所以一般而言,學生與家長們是住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

如果聽了爸媽的建議,當年還在唸大學的我們(包括你爸媽),是否可能避免犯下很多錯誤?有可能。但不管是要批評或者稱讚任何抉擇,抉擇都是我們自己做的,因為我們正邁向成長之路。我們必須面對廣大世界的種種不確定,做出抉擇,承擔後果。當結果證明抉擇是錯的,我們就必須修正,改變方向。

但是,現在的家長會為了孩子的成績問題,而從世界的另一頭搭機返國,只為了與大學的教務長們面談二十分鐘。對此,你可能不會感到意外。但是,會做這種事情的人,如果當年碰到他們的家長(也就是你的祖父母)這樣對待自己,很可能會感到震驚而尷尬。

現在的學生可能覺得,每天與爸爸或媽媽(或者兩者)聯絡個幾次可能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管是用簡訊、電子郵件、即時通訊,或者推特等各種聯絡方式。曾經有好幾次,我跟一群學生搭電梯,裡面就有男同學或女同學用手機在跟母親通話。

你爸媽可能曾從大學寫信回家,但是當年他們沒辦法想像,會有一種科技讓自己的爸媽,能掌握自己的行蹤。

現在的學生們做大部分決定時,不管是選課或者暑假要找什麼實習工作,通常會與爸媽商量。甚至,有些人如果沒有跟爸媽商量,就不會做任何決定。而且,一般而言,他們似乎覺得這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如果是你爸媽,面對家長的干涉時,就會有害怕或討厭的反應,這實在是又諷刺又令人感到驚訝。

儘管如此,今天的大學家長們並不管這有多諷刺,他們大膽地參與孩子們的各種決定。例如,當我跟家長們討論選課事宜時,他們總是把「我們」這個第一人稱複數名詞掛在嘴邊:「我們一直在看課表,而我們覺得最好是這個學期就修有機化學實驗的課,而不是下學期。既然蘿貝妲未來要當醫生,這是很重要的。你覺得呢?」

我很想說,你為什麼要跟我談?為什麼要打這通電話?為什麼你要做這些有關選課的決定?為什麼你說做決定的是「我們」?在新生入學前的夏天,我常常接到許多爸媽打的電話,可是我連他們的兒女都還沒見過。他們直接就僭越本分,決定問我說,他們的小孩在秋天開學後應該修什麼課比較好?「我們一直在研究醫學院預科的必修學分,我們覺得這學期應該修微積分。你覺得修物理學怎麼樣?」對於這種問題,我通常只是很客氣地說,請他們的小孩自己來聽電話,不要由他們打電話。但我心裡已經在想:你以為到時候要修課的是誰?難道你每個禮拜一、三、五能夠從霍伯肯市(Hoboken)或者芝加哥搭飛機過來上課嗎?

選完課之後,爸媽也想知道孩子們上課上得怎樣。假設週二就要考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的期中考了,他們總是會問:你準備好了嗎?到了下禮拜,他們又會打電話問:考得怎樣?你拿到什麼成績?你的成績是中等,還是不到中等,或者中等以下?這對你的期末成績有何影響?

如果你覺得你爸媽就該這麼做,你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你不該懷疑他們對你的愛與關懷,但你可以質疑他們表達愛與關懷的方式。他們真的有必要問那些問題嗎?你有必要回答嗎?如果真的要討論大學的事,難道沒有別的方式嗎?如果爸媽積極參與你的學習過程,有何好處與缺點?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高效率掌握法條,試題重點整理、考前複習強化記憶✰4/26~7/9 司法考試書展7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